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滨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冬枣果实品质的土壤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154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冬枣果实品质的土壤管理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制定冬枣幼果期营养诊断标准用于指导果实膨大期追肥方法,秋季深翻施肥以及土壤上下层置换、果园生草、产量控制等综合土壤管理方法来提高冬枣果实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冬枣的果实品质,进而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

Soil management method for improving winter jujube fruit qual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nagement method to improve soil quality of winter jujube fruits, this method i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to guide the nutrition diagnosis of jujube fruit period of fruit enlargement period of dressing method, fall shenfan fertilization and soil replacement, orchard grass, yield control of the integrated soil manageme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inter jujube fruits. The inven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fruit quality of winter jujube,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冬枣果实品质的土壤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冬枣(Ziziphusjujubacv.Dongzao)果实品质的土壤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冬枣(Ziziphusjujubacv.Dongzao)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分布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冬枣含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VC含量是梨的140倍,苹果的70倍,被誉为“百果之王”。如,沾化冬枣是华东地区的优良冬枣品种,目前山东滨州市沾化区栽培的冬枣品种以“沾冬1号”和“沾冬2号”为典型代表,因其口感酥脆,皮薄多汁,甜度高而备受消费者喜欢。山东滨州沾化区作为冬枣的发源地,目前仍是冬枣栽培面积最大的县区;全国冬枣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按统一口径计算),其中,沾化地区种植面积实际占地达24万亩,被誉为“中国冬枣之乡”。沾化全区30万人从事冬枣产业生产经营,20万人赖以生存,冬枣产业已经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沾化地区冬枣栽培时间最长的已经达到20多年,然而,随着冬枣栽培时间的延长,过度追求产量及不合理的土壤施肥管理措施,导致很多枣园土壤开始出现明显的地力退化现象,进而使得冬枣产量和品质均出现明显下降,不同枣园的单位面积经济收益的差距可达3-8倍。其中,粗放的施肥方式是枣园土壤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没有对枣树进行营养诊断的前提下,施肥种类和数量的确定均缺少针对性,因而土壤肥力的长期维持成为冬枣园经营管理中的技术难题。在保证冬枣园一定产量的条件下,提高冬枣在营养、口感、果型、颜色等方面的品质指标是今后沾化冬枣园土壤管理的主要目标,除了修枝、环剥、病虫害管理等日常管理措施外,如何改进沾化地区冬枣园的土壤管理方法就成为提高冬枣品质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冬枣(Ziziphusjujubacv.Dongzao)果实品质的土壤管理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黄河三角洲轻度盐碱化地区,并能够显著提高冬枣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显著提高冬枣果实品质的土壤管理方法,所述土壤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冬枣营养诊断标准的制定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选择产量稳定,冬枣各项品质指标(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总糖、可滴定酸度等)均比较优良的冬枣园两个,作为营养诊断标准值制定的取样对象,冬枣树龄均为13年生。在每年冬枣幼果期的7月下旬至8月初进行冬枣营养枝叶的取样,共计取样两年,综合两年的取样测定数据用于制定冬枣幼果期的营养诊断标准。幼果期营养诊断标准用于指导确定果实膨大期冬枣园的土壤管理和施肥方法。每年在每个冬枣园内选择长势良好的枣树20株,每株取成熟且生长正常的营养枝叶片,在树冠中上部东南西北4个方向分别取样,每株所有的取样叶片各自混合后作为一个样品。测定指标包括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其中,叶片全磷与全钾采用硝酸-高氯酸消煮后,分别应用钼锑抗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法测定,叶片全氮采用元素分析仪法测定。所制定的营养诊断标准如下表1所示。根据X±2/3S.D.和X±4/3S.D.(X为元素含量的平均值;S.D.标准差)分别作为养分的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范围。表1冬枣幼果期营养枝叶片元素含量诊断标准值(g/kg)元素(单位)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氮(g/kg)<29.7329.73-32.1032.10-36.9036.90-39.30>39.3磷(g/kg)<1.231.23-1.461.46-1.931.93-2.16>2.16钾(g/kg)<22.0822.08-24.6224.62-29.6829.68-33.28>33.28(2)秋季土壤深翻及秋施基肥选择秋季果实采摘后至落叶前时间段内,进行冬枣园的土壤深翻及秋施基肥。在冬枣园行间或株间,选择距离果树距离55-75cm处开沟深翻,并根据根系分布适当调整这一距离;沟的宽度为45cm-80cm,深度为35cm-60cm,进行土壤深翻;根据开沟深度将土壤平均分为上下两层,每层作为一部分分别放置在沟的两侧;上层土与秋施基肥混合均匀后先回填到施肥沟底部,下层土最后再回填。秋施基肥包括有机肥、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以及微生物菌肥等,有机肥施肥用量为1.4吨/亩-3.5吨/亩,其中有机肥为腐熟粪肥或成品有机肥,如为腐熟粪肥,其施用量为2.0吨/亩-3.5吨/亩,如为成品有机肥则施用量为1.4吨/亩-2.5吨/亩;秋施基肥还包括氮磷钾复合肥(含氮、磷、钾分别为15%,15%,15%),其施用量为40kg/亩-60kg/亩,或者为折合等量元素含量的氮、磷、钾单元素肥料分别施用;秋施基肥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为30kg/亩-50kg/亩,中微量元素肥包含钙、镁、铁、锌、硼、铜、钼等微量元素;秋施基肥中的微生物菌肥施用量为200kg/亩-300kg/亩。秋施基肥以行间施肥为主,行间施肥2-3年后,在株间根据开沟的宽度和长度参考上述行间施肥量选择一种或多种肥料进行秋施基肥,以保证树体根系在各个方向的均衡生长。(3)幼果期追肥生长季的6月底至8月初,进行1次追肥,追肥包括叶面喷施和根部冲施两种方法,幼果期追肥主要包括大量元素肥料的土壤施肥、根部冲施肥或叶面喷施肥。按每株冬枣树计算的施肥量包括:尿素0.1kg/株-0.2kg/株,磷酸二铵0.1kg/株-0.2kg/株,硫酸钾0.1kg/株-0.2kg/株,采用多点穴施法施肥。或者是换算的各元素相当用量的全元素冲施肥。结合上述土壤施肥,幼果期叶面喷施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2-3次。(4)幼果期叶片营养诊断在冬枣幼果期的7月下旬至8月初进行营养枝叶片的取样测定,在冬枣园内选择长势良好的枣树20株,每株取成熟且生长正常的营养枝叶片,在树冠中上部东南西北4个方向分别取样,每株所有的取样叶片混合后作为一个样品。测定各个样品的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与表1中的营养诊断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树体是否存在养分缺乏的状况,并用于指导当年生长季冬枣果实膨大期的追肥种类和用量。(5)基于幼果期营养诊断结果的果实膨大期追肥8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果实膨大期进行1次追肥,追肥量根据幼果期叶片营养诊断结果确定。果实膨大期追肥主要为大量元素肥料的土壤施肥、根部冲施或叶面喷施。根据当年幼果期叶片养分含量测定结果对比表1中的营养诊断标准值调整上述果实膨大期追肥的具体施用量,氮、磷、钾元素处于“缺乏”或“低值”范围内时,分别对应调整尿素、磷酸二铵及硫酸钾的用量,具体调整用量如表2所示,即当年叶片氮元素含量处于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时,分别施用对应量的尿素;根据叶片磷元素含量及钾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则分别选择表2中对应的磷酸二铵及硫酸钾的用量。通过追肥实验研究表明,按表2所示的推荐施肥量,可以在保证冬枣产量的基础上,明显提高冬枣的品质。当幼果期叶片氮含量处于缺乏状态时,在果实膨大期调整尿素施用量为0.3kg/株;当幼果期叶片氮处于低值范围内时,推荐本阶段尿素施用量为0.20kg/株-0.30kg/株;当幼果期叶片氮处于标准值范围内时,推荐本阶段尿素施用量为0.20kg/株。同样,果实膨大期磷素或钾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冬枣果实品质的土壤管理方法,所述土壤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定用于指导施肥的冬枣幼果期营养诊断标准选择果实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11年生以上的成龄树枣园,连续两年在7月下旬至8月初采集营养枝叶片制定营养诊断标准,根据取样测定制定的诊断标准为:N元素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9.73g/kg、29.73g/kg‑32.10g/kg、32.10g/kg‑36.90g/kg、36.90g/kg‑39.30g/kg、>39.3g/kg;P元素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23g/kg、1.23‑1.46g/kg、1.46g/kg‑1.93g/kg、1.93g/kg‑2.16g/kg、>2.16g/kg;K元素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2.08g/kg、22.08g/kg‑24.62g/kg、24.62g/kg‑29.68g/kg、29.68g/kg‑33.28g/kg、>33.28g/kg;上述冬枣幼果期营养诊断标准用于指导确定冬枣果实膨大期的追肥方法;2)秋季土壤深翻及秋施基肥选择秋季冬枣采摘后至落叶前时间段内,在冬枣园行间或株间,选择距离果树55cm‑75cm处开沟深翻;沟的宽度为45cm‑80cm,深度为35cm‑60cm,进行土壤深翻;根据开沟深度将土壤平均分为上下两层,分别放置沟的两侧;上层土与秋施基肥混合均匀后先回填到施肥沟底部,下层土最后再回填;秋施基肥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和微生物菌肥;其中,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4吨/亩‑3.5吨/亩,有机肥为腐熟粪肥或成品有机肥,如为腐熟粪肥,其施用量为2.0吨/亩‑3.5吨/亩;如为成品有机肥,则施用量为1.4吨/亩‑2.5吨/亩;含氮、磷、钾分别为15%的氮磷钾复合肥施用量为40kg/亩‑60kg/亩;包含钙、镁、铁、锌、硼、铜、钼微量元素的中微量元素肥30kg/亩‑50kg/亩;微生物菌肥施用量为200kg/亩‑300kg/亩;秋季施肥以行间施肥为主,行间施肥2‑3年后,在株间根据开沟的宽度和长度按照上述施肥量选择一种或多种肥料进行秋施基肥,以保证树体根系在各个方向的均衡生长;3)幼果期追肥生长季的6月底至8月初,进行1次追肥,追肥包括叶面喷施和根部施肥两种方法;按每株冬枣树计算的施肥量包括:尿素0.1kg/株‑0.2kg/株,磷酸二铵0.1kg/株‑0.2kg/株,硫酸钾0.1kg/株‑0.2kg/株,采用多点穴施法进行根部土壤施肥;或者是应用换算的各元素相当用量的全元素冲施肥进行根部冲施;4)基于幼果期营养诊断的果实膨大期追肥在冬枣幼果期7月下旬至8月初在冬枣园内进行营养枝叶的随机取样测定,测定结果与步骤1)中的的营养诊断标准进行对比,用于指导确定当年生长季果实膨大期的追肥用量和方法;8月初至9月中旬的果实膨大期进行1次追肥,追肥量根据冬枣幼果期的叶片营养诊断结果确定,施肥采用多点穴施法进行根部追肥,或者是换算的各元素相当用量的全元素冲施肥;当幼果期营养诊断叶片N含量处于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时,对应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根部施用尿素0.30kg/株、0.20kg/株‑0.30kg/株、0.20kg/株、0kg/株、0kg/株;当幼果期营养诊断叶片P含量处于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时,对应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根部施用磷酸二铵0.20kg/株、0.15kg/株‑0.20kg/株、0.15kg/株、0.10kg/株‑0.15kg/株、0.10kg/株;当幼果期营养诊断叶片K含量处于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时,对应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根部施用硫酸钾0.30kg/株、0.25kg/株‑0.30kg/株、0.25kg/株、0.20kg/株‑0.25kg/株、0.20kg/株;另外,还需要进行对应的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的叶面施肥;根据幼果期诊断叶片N含量处于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时,对应的0.3%尿素的叶面施肥次数分别为2‑3次、1‑2次、1次、0次、0次;根据幼果期叶片营养诊断结果,当P或K含量之一为缺乏时,对应的进行0.3%磷酸二氢钾叶面施肥2‑3次;而当P或K含量之一为低值时,对应的进行0.3%磷酸二氢钾叶面施肥1‑2次;而当P或K含量均为标准值或更高时,对应的进行0.3%磷酸二氢钾叶面施肥1次;5)产量控制为保证沾化冬枣的果实品质,通过疏花疏果技术控制枣园的单位面积产量不超过900kg/亩,以免影响果实品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冬枣果实品质的土壤管理方法,所述土壤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定用于指导施肥的冬枣幼果期营养诊断标准选择果实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11年生以上的成龄树枣园,连续两年在7月下旬至8月初采集营养枝叶片制定营养诊断标准,根据取样测定制定的诊断标准为:N元素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9.73g/kg、29.73g/kg-32.10g/kg、32.10g/kg-36.90g/kg、36.90g/kg-39.30g/kg、>39.3g/kg;P元素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23g/kg、1.23-1.46g/kg、1.46g/kg-1.93g/kg、1.93g/kg-2.16g/kg、>2.16g/kg;K元素缺乏、低值、标准值、高值、过量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2.08g/kg、22.08g/kg-24.62g/kg、24.62g/kg-29.68g/kg、29.68g/kg-33.28g/kg、>33.28g/kg;上述冬枣幼果期营养诊断标准用于指导确定冬枣果实膨大期的追肥方法;2)秋季土壤深翻及秋施基肥选择秋季冬枣采摘后至落叶前时间段内,在冬枣园行间或株间,选择距离果树55cm-75cm处开沟深翻;沟的宽度为45cm-80cm,深度为35cm-60cm,进行土壤深翻;根据开沟深度将土壤平均分为上下两层,分别放置沟的两侧;上层土与秋施基肥混合均匀后先回填到施肥沟底部,下层土最后再回填;秋施基肥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和微生物菌肥;其中,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4吨/亩-3.5吨/亩,有机肥为腐熟粪肥或成品有机肥,如为腐熟粪肥,其施用量为2.0吨/亩-3.5吨/亩;如为成品有机肥,则施用量为1.4吨/亩-2.5吨/亩;含氮、磷、钾分别为15%的氮磷钾复合肥施用量为40kg/亩-60kg/亩;包含钙、镁、铁、锌、硼、铜、钼微量元素的中微量元素肥30kg/亩-50kg/亩;微生物菌肥施用量为200kg/亩-300kg/亩;秋季施肥以行间施肥为主,行间施肥2-3年后,在株间根据开沟的宽度和长度按照上述施肥量选择一种或多种肥料进行秋施基肥,以保证树体根系在各个方向的均衡生长;3)幼果期追肥生长季的6月底至8月初,进行1次追肥,追肥包括叶面喷施和根部施肥两种方法;按每株冬枣树计算的施肥量包括:尿素0.1kg/株-0.2kg/株,磷酸二铵0.1kg/株-0.2kg/株,硫酸钾0.1kg/株-0.2kg/株,采用多点穴施法进行根部土壤施肥;或者是应用换算的各元素相当用量的全元素冲施肥进行根部冲施;4)基于幼果期营养诊断的果实膨大期追肥在冬枣幼果期7月下旬至8月初在冬枣园内进行营养枝叶的随机取样测定,测定结果与步骤1)中的的营养诊断标准进行对比,用于指导确定当年生长季果实膨大期的追肥用量和方法;8月初至9月中旬的果实膨大期进行1次追肥,追肥量根据冬枣幼果期的叶片营养诊断结果确定,施肥采用多点穴施法进行根部追肥,或者是换算的各元素相当用量的全元素冲施肥;当幼果期营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爱云董林水刘京涛杨红军赵西梅陈印平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