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自适应和非自适应模式切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498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8:20
一种用于操作收发器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以自适应模式操作,其中来自收发器的传输在检测到干扰之后被中止;执行畅通信道评估(CCA);作为CCA的结果,检测到来自干扰源的能量高于预定阈值;以及将操作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其中收发器被配置成根据占空比来交替传输时段和空闲时段。然后,该方法可包括执行能量检测,作为能量检测的结果,后续检测到来自干扰源的能量低于预定阈值,并且将操作切换到自适应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动态自适应和非自适应模式切换背景数据可在配备有无线收发器的计算设备之间使用各种无线传输协议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无线地传送。各种因素影响在数据传输中使用的频谱的可用性,包括从其他电子设备发射的传输和噪声。当发送方计算设备尝试使用由其他设备的这样的噪声或数据传输占用的频率向接收方计算设备传送数据时,可能导致干扰,这可能使得接收方设备难以或不可能正确地接收该传输。概述提供了操作收发器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以自适应模式操作,其中来自收发器的传输在检测到干扰之后被中止;执行畅通信道评估(CCA);作为CCA的结果,检测到来自干扰源的能量高于预定阈值;以及响应于该检测,将操作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其中收发器被配置成根据占空比来交替传输时段和空闲时段。然后,该方法可包括执行能量检测,作为能量检测的结果,后续检测到来自干扰源的能量低于预定阈值,并且响应于该后续检测,将操作切换到自适应模式。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以下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概述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本公开的任一部分中所提及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实现。附图简述图1示出了无线系统中的启用WLAN的设备的实施例的简化示意图。图2是例示出图1的无线系统的自适应模式中随时间的分组传输的图。图3是例示出图1的无线系统的非自适应模式中的随时间的分组传输以及滑动和间歇性媒介利用窗口的图。图4是例示出在图1的无线系统中在自适应和非自适应模式之间动态切换的随时间的分组传输的图。图5是例示出在图1的无线系统中根据占空比切换的分组传输的图。图6是在启用WLAN的设备内操作收发器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图7示出了可在图1的无线系统中使用的示例计算系统的简化示意图。详细描述使用2.4GHz无线电频带的无线电设备可包括自适应性机制以确保频带的公平使用。当这种设备检测到另一设备的传输正占用该频带时,该自适应性机制允许第一设备在该频带被占用时暂停传输。为某些管辖区域中的某些设备对2.4GHz频带的公平使用进行调节。在这些管辖区域中,在拥挤的信道上协同传输的一种技术供设备用于检测该信道上的噪声,并在正占用该信道的设备继续传送时停止传输并观察长空闲时段。如果传送方设备遵循规章所确立的信道共享制度,则该设备最终将停止传送并将频谱让给其他设备。然而,某些设备在不遵守规章的公平使用制度的情况下在该频带中生成噪声。如果遵从规则的设备停止传送并将频谱让给此类不遵从规则的设备,则该不遵从规则的设备可能不公平地占用该信道达过长的时间段,从而导致遵从规则的设备由于该信道上的噪声而不公平地被强制不能传送达过长的时间段的不期望的结果。这可导致在无线链路级和更高协议级(诸如TCP等)两者处的断开连接,这使设备的整体用户体验降级。图1示出了无线系统10中的启用无线局域网(WLAN)的设备12的简化示意图。启用WLAN的设备12可包括存储器14和处理子系统16。处理子系统16可包括无线通信芯片18和被配置成执行芯片驱动程序22的处理器20。无线通信芯片18可包括收发器24和固件26。收发器24可被配置成在接入点28处发送和接收2.4GHz无线电频带内的传输,以连接到调制解调器30。通过调制解调器30,收发器24可连接到广域网(WAN)32。同样连接到该WAN32的可以是服务器34。处理子系统16可被配置成以自适应模式操作收发器24,其中传输在检测到干扰之后被中止。图2是例示出在自适应模式中随时间的分组传输的图,其中垂直轴表示分组的传输而水平轴表示时间。图2示出了来自启用WLAN的设备12的两个传输Tx。然而,该频带可被多个设备所共享。处理子系统16可被配置成执行畅通信道评估(CCA),其中处理子系统16检查2.4GHz频带的当前能级。作为CCA的结果,处理子系统16可被配置成检测到来自干扰源的能量高于预定阈值。在图2中,来自干扰源的能量被表示为“INTERFERENCE(干扰)”。一旦检测到干扰,启用WLAN的设备就有特定时间量来腾空信道(即,停止传输)。启用WLAN的设备可保持静默,直到能级降低到预定阈值以下。在此时间段期间,仍可适当地发送确收和短控制分组。如先前所提到的,保持在自适应模式中并等待干扰源停止传输或将传输降低到预定阈值以下可能导致启用WLAN的设备12到WAN32或其他设备的连接(例如,在更高级别的协议中)由于超时而失败。相反,处理子系统16可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将操作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其中收发器24被配置成根据占空比来交替传输时段和空闲时段。通常,传输时段包括一个传输或一个传输序列,而空闲时段不包含传输。处理子系统16可被配置成将多个传输遍组成传输时段,以便最小化由ETSI所提供的空闲时段。无线通信芯片18、固件26或芯片驱动程序22上的硬编码指令的任何组合可执行对频带能级的监视和对收发器的切换。图3是例示出了在非自适应模式中随时间的分组传输以及滑动和间歇性媒介利用(MU)窗口的图。在非自适应模式中,即使在检测到干扰时,传输Tx也与被标记为“IDLE(空闲)”的空闲时段交替。MU窗口可以是预定时长,其中启用WLAN的设备12不可超过指定的传输量(其可以是总时间和/或功率量),以便实施对2.4GHz频带的公平使用。如果间歇性MU窗口被使用,则每个窗口在先前窗口结束后开始。如果滑动MU窗口被使用,则新MU窗口可在先前窗口结束前开始,以便达到比该间歇性MU窗口更大的吞吐量。以此方式,在能级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传输可能仍保持低于任何适用规章中的最大允许吞吐量,并在能级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低于任何其他适用规章(诸如802.11规范)的更高的最大允许吞吐量。图4是例示出在自适应和非自适应模式之间动态切换的随时间的分组传输的图。处理子系统16可被配置成执行能量检测。作为能量检测的结果,处理子系统16可被配置成后续检测到来自干扰源的能量低于预定阈值。处理子系统16可被配置成响应于该后续检测,将收发器的操作切换回自适应模式。每当在自适应模式中检测到干扰时,收发器24可被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直到干扰已被充分减小。选择在给定的情况下在给定时间内允许最多传输的模式,可提高收发器24的效率。图5是例示出使用占空比切换的分组传输的图。占空比可被定义为在观察时段内传输所花费的总时间的比率(百分比),根据ETSI规章观察时段可以是一秒。ETSI还可取决于传送功率和与传送功率无关的绝对最大值来设置最大占空比,该最大占空比可以是50%。在启用WLAN的设备12的一个实现中,可根据以下等式来计算占空比:其中DC是小数制的占空比,而dBm是以毫瓦分贝为单位的传送功率。因此,13dBm的传送功率可对应于50%的占空比(ETSI规章所允许的最大值),20dBm的传送功率可对应于10%的占空比。换言之,当以20dBm传送时,收发器24可在10%的时间内传输并在90%的时间内空闲。ETSI可通过以下等式来限制MU因子(MU):其中MU是量化非自适应装备所使用的资源(功率和时间)量的度量、P是以毫瓦为单位的输出功率、而DC再次是占空比。选择最大允许MU因子0.1、将功率转换为以毫瓦分贝为单位、然后求解DC可给出上述等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态自适应和非自适应模式切换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收发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自适应模式操作,其中来自所述收发器的传输在检测到干扰之后被中止;执行畅通信道评估(CCA);作为所述CCA的结果,检测到来自干扰源的能量高于预定阈值;以及响应于所述检测,将操作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根据占空比来交替传输时段和空闲时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31 US 62/099,031;2015.04.21 US 14/692,2211.一种操作收发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自适应模式操作,其中来自所述收发器的传输在检测到干扰之后被中止;执行畅通信道评估(CCA);作为所述CCA的结果,检测到来自干扰源的能量高于预定阈值;以及响应于所述检测,将操作切换到非自适应模式,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根据占空比来交替传输时段和空闲时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执行能量检测;作为能量检测的结果,后续检测到来自所述干扰源的所述能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以及响应于所述后续检测,将操作切换到所述自适应模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空比至少基于以下等式来被确定:其中DC是小数制的占空比,而dBm是以毫瓦分贝为单位的传送功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空比为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空比的每个周期低于50毫秒。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源是通用串行总线(USB)3.0设备、深度相机、或启用WLAN的设备中的一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是启用WLAN的设备的一部分。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用WLAN的设备是控制台计算设备、移动计算设备、移动通信设备、或个人计算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纳卡哈拉S·W·阿德曼
申请(专利权)人: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