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恒定数据速率服务的非连续接收操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659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恒定数据速率服务的非连续接收操作。公开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网络和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在传输时间间隔期间接收信道,以及,在接收到信道之后,确定在与该信道相关的预定量的传输时间间隔内,不从网络接收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恒定数据速率服务的非连续接收操作本申请是2009年9月21日提交的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3月19日、申请号为200880009117.9(PCT/KR2008/001550)的,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恒定数据速率服务的非连续接收操作”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网络和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更确切地说,涉及用于恒定数据速率服务的非连续接收操作。
技术介绍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欧洲型第三代IMT-2000移动通信系统,其从被称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欧洲标准演进而来。UMTS用于提供基于GSM核心网络和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无线连接技术的改善的移动通信服务。在1998年12月,由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TTC、美国的TI以及韩国的TTA构成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3GPP制定了UMTS技术的具体规范。为了实现UMTS的快速和有效技术开发,在3GPP内建立了五个技术规范组(TSG),用于通过考虑网络元件和它们的操作的独立本质,将UMTS标准化。每个TSG在相关领域内开发、批准并管理标准规范。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组(TSG-RAN)开发用于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的功能、需求和接口的标准,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是用于在UMTS中支持W-CDMA接入技术的新无线电接入网络。图1提供了UMTS网络的概览。UMTS网络包括移动终端或用户设备(UE)1、UTRAN2和核心网络(CN)3。UTRAN2包括经由Iub接口连接的若干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4和节点B5。每个RNC4控制若干节点B5。每个节点B5控制一个或若干小区,其中,小区覆盖在给定频率上的给定地理区域。每个RNC4经由Iu接口连接至CN3或至CN的移动交换中心(MSC)6实体,和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7实体。RNC4可以经由Iur接口连接至其他RNC。RNC4处理无线电资源的指配和管理,并且作为关于CN3的接入点操作。节点B5经由上行链路接收由UE1的物理层发送的信息,并且经由下行链路将数据传输至UE1。节点B5作为用于UE1的UTRAN2的接入点操作。SGSN7经由Gf接口连接至设备标识寄存器(EIR)8,经由GS接口连接至MSC6,经由GN接口连接至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9,并且经由GR接口连接至归属订户服务器(HSS)。EIR8保存(host)被允许在网络上使用的UE1列表。EIR8也保存不允许在该网络上使用的UE1的列表。MSC6控制用于电路交换(CS)服务的连接,其经由NB接口连接至媒体网关(MGW)11,经由F接口连接至EIR8,并且经由D接口连接至HSS10。MGW11经由C接口连接至HSS10,并且也连接至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MGW11也允许编解码器在PSTN和连接的RAN之间适配。GGSN9经由GC接口连接至HSS10,并且经由GI接口连接至互联网。GGSN9负责将数据流路由、装入和分离至不同无线电接入承载(RAB)。HSS10处理用户的预订数据。UTRAN2构建并维护RAB,用于在UE1和CN3之间的通信。CN3从RAB请求端对端服务质量(QoS)需求,并且RAB支持由CN3设置的QoS需求。相应地,UTRAN2可以通过构建和维护RAB满足端对端QoS需求。提供至特定UE1的服务大概被分成CS服务和分组交换(PS)服务。例如,一般语音会话服务是CS服务,并且经由互联网连接的Web浏览服务被分类为PS服务。RNC4被连接至CN3的MSC6并且MSC被连接至管理与其他网络的连接的网关MSC(GMSC),以支持CS服务。RNC4被连接至CN3的SGSN7和网关GGSN9,以支持PS服务。SGSN7支持与RNC的分组通信。GGSN9管理与诸如互联网的其他分组交换网络的连接。图2示出了根据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标准的在UE1和UTRAN2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结构。如在图2中所示的,无线电接口协议具有水平层并且具有垂直平面,该水平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该垂直平面包括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用户平面(U-plane)和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平面(C-plane)。U-plane是处理与用户的业务信息的区域,所述业务信息诸如语音或因特网协议(IP)分组。C-plane是处理用于与网络接口的控制信息以及呼叫的维护和管理的区域。基于开放系统互连(OSI)标准模型的三个较低层,可以将协议层分成第一层(L1)、第二层(L2)以及第三层(L3)。第一层(L1)或物理层通过使用各种无线电传输技术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递服务。物理层经由传输信道连接至上层,或介质接入控制(MAC)层。MAC层和物理层经由传输信道交换数据。第二层(L2)包括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广播/多播控制(BM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MAC层处理在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并且提供用于无线电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的MAC参数的分配。MAC层经由逻辑信道连接至上层或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根据传输的信息类型,提供各种逻辑信道。控制信道通常被用于传输C-plane的信息,并且业务信道被用于传输U-plane的信息。逻辑信道可以是公共信道或专用信道,这取决于该逻辑信道是否被共享。逻辑信道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专用控制信道(DCCH)、公共业务信道(CT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广播控制信道(BCCH)以及寻呼控制信道(PCCH)或共享信道控制信道。BCCH提供信息,该信息包括终端用于接入系统的信息。PCCH被UTRAN用于接入终端。为了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的目的,另外的业务和控制信道被引入MBMS标准。MCCH(MBMS点对多点控制信道)被用于MBMS控制信息的传输。MTCH(MBMS点对多点业务信道)被用于传输MBMS服务数据。MSCH(MBMS调度信道)被用于传输调度信息。在图3中列出了存在的不同逻辑信道。MAC层通过传输信道被连接至物理层,并且根据被管理的传输信道的类型,可以被分成MAC-b子层、MAC-d子层、MAC-c/sh子层、MAC-hs子层和MAC-m子层。MAC-b子层管理BCH(广播信道),其是处理系统信息的广播的传输信道。MAC-c/sh子层管理公共传输信道,诸如前向接入信道(FACH)或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SCH),其由多个终端共享,或在上行链路无线电接入信道(RACH)中。MAC-m子层可以处理MBMS数据。在图4中给出了从UE角度的在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可能映射。在图5中给出了从UTRAN角度的在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可能映射。MAC-d子层管理专用信道(DCH),其是用于特定终端的专用传输信道。MAC-d子层位于管理相应终端的服务RNC(SRNC)内。每个终端中也存在一个MAC-d子层。取决于RLC操作模式,RLC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对从上层递送的多个RLC服务数据单元(SDU)执行分割和级联。当RLC层从上层接收RLCSDU时,RLC层基于处理能力以适当方式调整每个RLCSDU的大小,然后,通过对其添加报头信息,生成数据单元。这些数据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恒定数据速率服务的非连续接收操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网络和移动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从所述网络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数据是相关数据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在所述S‑CCPCH上在最小的时间段中止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所述最小的时间段是由调制方案的配置参数、扩展因子(SF)和在所述S‑CCPCH内用于前向接入信道(FACH)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确定的;以及在最小的时间段之后,在所述S‑CCPCH上从所述网络进一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其中,所述最小的时间段是在其中发送所述S‑CCPCH的第一传输时间间隔的开始与其中发送所述S‑CCPCH的下一传输时间间隔的开始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的数目。

【技术特征摘要】
2007.03.19 US 60/895,702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网络和移动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从所述网络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数据是相关数据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在所述S-CCPCH上在最小的时间段中止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所述最小的时间段是由调制方案的配置参数、扩展因子(SF)和在所述S-CCPCH内用于前向接入信道(FACH)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确定的;以及在最小的时间段之后,在所述S-CCPCH上从所述网络进一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其中,所述最小的时间段是在其中发送所述S-CCPCH的第一传输时间间隔的开始与其中发送所述S-CCPCH的下一传输时间间隔的开始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的数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CCPCH是传输信道被映射于其上的物理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小的时间段是在所述S-CCPCH上的第一传输和在所述S-CCPCH上的下一传输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的数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参数与所述S-CCPCH有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TTI的量由所述网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用的TTI的量是经由下列至少一个从所述网络接收的:点对多点控制信道;以及专用信号。7.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网络和移动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传输时间间隔期间,从所述网络接收指示要被接收的传输信道的指示符;在所述传输信道上从所述网络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所述传输信道被映射在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数据是相关数据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特里克·菲舍尔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