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声音输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45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从声学输出设备输出的声音以及外部声音的良好的识别性能,并且减少在佩戴声学输出设备的同时不适感的发生。声学输出设备设置了:壳体,在其中设置扬声器;以及声音引导钩,其中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被形成为通过其引导从扬声器输出的声音的声音引导空间,并且具有连接到壳体一个端部,另一个端部具有开口,并且通过声音引导空间引导的声音通过该开口被发射。声音引导钩被佩戴在耳廓的根部上,并且声音引导钩的另一个端部处于不与耳朵接触的状态。由此,从扬声器输出的声音经由声音引导钩被发送到用户,并且在具有通过其发射音频的开口的另一个端部在不与耳朵接触的状态下被佩戴。因此,能够确保从声学输出设备输出的声音以及外部声音的良好的识别性能,并且可以减少在佩戴声学输出设备的同时不适感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声音输出设备
本技术涉及关于扬声器布置在其中并且安装在耳朵上以被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备的
引文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208220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4-96739
技术介绍
存在安装在头部以被用作头戴式耳机(headphone)或耳机(earphone),并且从扬声器输出音频的声音输出设备。近年来,不仅在室内而且在室外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声音输出设备。当在室外使用声音输出设备的情况下,不仅考虑到用户的安全而且考虑到在用户附近存在的行人、司机等的安全,期望用户既可以听到从声音输出设备输出的音频,又可以听到外部声音。作为既可以听到从声音输出设备输出的音频又可以听到外部声音的声音输出设备,已经开发了各种声音输出设备(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声音输出设备中,振动元件被布置在壳体中,作为用于输出音频的驱动器,并且声音输出设备被配置为以以下方式识别音频:在振动元件中生成的振动被发送到在外耳道的外周上存在的耳骨,并且通过颅骨等从耳骨发送到大脑。在这种声音输出设备中设置了穿透壳体的通孔以及振动器,并且外部声音在不阻挡振动器的振动的情况下通过通孔被发送到用户。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声音输出设备使得:壳体由插入单元和传输构件组成;电声换能器元件和振动器被布置在传输构件中,作为用于输出音频的驱动器;并且提供了在可移动插入单元的内部和外部的插头。在插入单元中,提供了允许听到外部声音的通孔。这种声音输出设备在插入单元的一部分插入到外耳道中,并且传输构件与插入单元前方的耳屏和对耳屏接触的状态下安装在耳朵上。以以下方式识别音频:在电声换能器元件中生成的振动从振动器发送到传输构件,并且所发送的振动通过颅骨等从耳骨发送到大脑。外部声音振动到插头和鼓膜之间的空间中,以发送到用户,并且能够通过在这个时候移动插头来使得外部声音被不同地听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声音输出设备中,采用所谓的骨传导方法,在骨传导方法中振动被发送到耳骨来由此识别音频。但是,在骨传导方法的声音输出设备中,音频区域中较低频带的再现性低,因此难以听到低音调声音。为了提高较低频带的再现性,考虑使用动态驱动器作为用于输出音频的驱动器。但是,当这种驱动器位于耳廓的前方时,由于头部相关的传递函数(transferfunction)的变化而听到不同的外部声音。因此,可能难以准确地识别外部声音的生成方向或生成位置。另外,在其中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外耳道中以被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备中,低音调声音的再现性降低,并且由于外耳道被阻挡而改变了头部相关的传递函数,使得可能难以准确地识别外部声音。此外,在声音输出设备中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外耳道或声音输出设备中的一部分与耳屏等接触的情况下,在一些情况下,在安装声音输出设备的状态下感觉到不适。鉴于此,本技术的声音输出设备已经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并且其目的是确保从声音输出设备输出的音频和外部声音的有利的可识别性和/或减少在安装状态下引起的不适。对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根据本技术的声音输出设备包括:壳体,其中布置了扬声器;以及声音引入钩,其中设置了作为用于引入从扬声器输出的音频的声音引入空间的内部空间,一个端部连接到壳体,并且通过声音引入空间引入的音频通过另一个端部的开口发射,其中声音引入钩安装在耳廓的根部上,以及声音引入钩的另一个端部不与耳朵接触。由此,从扬声器输出的音频经由声音引入钩被发送到用户,并且在具有通过其发射音频的开口的另一个端部不与耳朵接触的状态下安装声音引入钩。第二,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开口位于耳廓的内部空间中。由此,开口位于外耳道附近。第三,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开口位于耳甲腔处。由此,开口位于外耳道附近。第四,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开口位于外耳道处。由此,开口位于鼓膜附近。第五,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在壳体与头部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壳体位于耳廓的后侧。由此,在声音引入钩和壳体与头部接触的状态下将声音输出设备安装在耳朵上。第六,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一个端部位于耳廓的后侧,并且所述另一个端部位于所述一个端部的前侧。由此,壳体位于耳廓后方。第七,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声音引入钩可以相对于壳体、围绕壳体的轴线旋转。由此,当声音引入钩安装在耳朵上时,可以取决于耳朵的形状或尺寸来调节声音引入钩的位置。第八,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声音引入钩是可弯曲的。由此,当声音引入钩安装在耳朵上时,可以根据耳朵的形状或尺寸来改变声音引入钩的形状。第九,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声音引入钩在所述另一个端部比其它部分更靠近外耳道的方向上弯曲。由此,当声音引入钩安装在耳朵上时,在外耳道附近存在自发地发射音频的位置。第十,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声音引入钩相对于壳体向靠近颞区侧倾斜。由此,当声音引入钩安装在耳朵上时,声音引入钩与颞区接触。第十一,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设置一对壳体和一对声音引入钩,以及在一对壳体中的每一个中布置扬声器。由此,声音输出设备被用作立体声型,并且在一对壳体之间确保有利的重量的平衡。第十二,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在其中一个壳体中布置电路板,以及在另一个壳体中布置电池。由此,减小了安装在耳朵上的声音输出设备的两个部分的重量之间的差异,并且确保有利的重量的平衡。第十三,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电缆连接在所述一对壳体之间。由此,可以通过电缆执行向两个扬声器的音频信号的传输和电流供应。第十四,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提供单个壳体和单个声音引入钩,并且电池布置在壳体中。由此,能够将声音引入钩安装在一只耳朵上来使用声音输出设备。第十五,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在声音输出设备被安装在用户身上的情况下,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耳廓的后侧位于耳垂侧。由此,壳体在耳廓后方位于耳朵的下端侧。第十六,在声音输出设备中,期望在声音输出设备被安装在用户身上的情况下,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耳廓后侧位于耳垂下端的下侧。由此,壳体在耳廓后方位于耳朵的下端侧。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从扬声器输出的音频经由声音引入钩被发送到用户,并且在具有发射音频的开口的另一个端部不接触耳朵的状态下安装声音引入钩。因此,能够确保从声音输出设备输出的音频和外部声音的有利的可识别性,并减少在安装状态下引起的不适。应当注意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示例并且不是限制,并且可以发挥其它效果。附图说明图1,连同图2至图10示出了本技术的声音输出设备的实施例,并且图1是安装有声音输出设备的耳朵的前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声音输出设备的透视图。图4是声音输出设备的前视图,其中一部分被示为横截面视图。图5是示出声音输出设备安装在耳朵上的状态的后视图。图6是示出声音输出设备安装在耳朵上并且声音导入钩的开口位于外耳道处的状态的正视图,该状态的一部分被示为横截面视图。图7是示出其中声音导入钩的开口位于外耳道处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8是示出其中声音输出设备安装在耳朵上并且声音导入钩的开口位于耳甲腔处的状态的正视图,该状态的一部分被示为横截面视图。图9是示出其中声音输出设备安装在耳朵上并且声音导入钩的开口位于远离外耳道和耳甲腔的位置的耳廓的内部空间中状态的正视图,该状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声音输出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音输出设备,包括:壳体,其中布置了扬声器;以及声音引入钩,其中设置了作为用于引入从扬声器输出的音频的声音引入空间的内部空间,一个端部连接到壳体,并且通过声音引入空间引入的音频通过另一个端部的开口发射,其中声音引入钩安装在耳廓的根部上,以及声音引入钩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不与耳朵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30 JP 2014-2213861.一种声音输出设备,包括:壳体,其中布置了扬声器;以及声音引入钩,其中设置了作为用于引入从扬声器输出的音频的声音引入空间的内部空间,一个端部连接到壳体,并且通过声音引入空间引入的音频通过另一个端部的开口发射,其中声音引入钩安装在耳廓的根部上,以及声音引入钩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不与耳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设备,其中所述开口位于耳廓的内部空间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设备,其中所述开口位于耳甲腔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设备,其中所述开口位于外耳道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设备,其中在壳体与头部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壳体位于耳廓的后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输出设备,其中所述一个端部位于耳廓的后侧,并且所述另一个端部位于所述一个端部的前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输出设备,其中声音引入钩能够相对于壳体、围绕壳体的轴线旋转。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原良太吉野将治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