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16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5:01
室外机包括机壳、室外热交换器、通信单元。机壳具有通气口,并且收容有室外热交换器。通信单元在机壳内配置于与所述通气口相对的位置,与靠近的信息终端进行非接触的数据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室外机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例如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设定、诊断系统,该设定、诊断系统将具有短距离无线通信也就是所谓的NFC(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功能的收发部配置于例如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利用上述收发部与信息终端之间的非接触的数据通信,来设定室外机运转所需的各种数据以及诊断室外机的状态。上述收发部利用接收从信息终端传送的电波时的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力来动作。由于上述室外机的机壳是由磁性体的金属板形成的,所以为了防止上述金属板对数据通信的阻碍,在室外机的机壳上形成开口,并在上述开口内侧配置收发部。此外,为了防止收发部受到风吹日晒,利用开闭自由的门将上述开口堵塞。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51975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操作员接近室外机进行上述数据设定、诊断时,需要进行将上述开口的门打开的作业。上述开闭作业对操作员来说很麻烦,也会导致作业迟缓。特别是,对许多台室外机反复进行数据设定、诊断的情况下,操作员的负担会增大,作业会更迟缓。另外,降雨、降雪时,若将上述开口的门打开,雨、雪会侵入室外机的内部,所以,作业无法进行。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对门进行开闭作业,能容易且可靠地进行与信息终端的数据通信的室外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案1的室外机包括机壳、室外热交换器、通信单元。机壳具有通气口,并且收容有室外热交换器。通信单元配置于机壳内的与上述通气口相对的位置,与靠近的信息终端进行非接触的数据通信。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的安装步骤的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安装于室外热交换器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室外机1通过立方体形的机壳2形成外观。机壳2包括有前面板3、4、右侧面板5、上面板6、7、左侧面板、背面板、底面板。除上面板6、7以外,前面板3、4、右侧面板5、左侧面板、背面板、底面板均是金属制的。前面板3在上下方向上分割为上侧前面板3A和下侧前面板3B。上述上侧前面板3A及下侧前面板3B各自装拆自由。上方的上侧前面板3A具有横竖排列的许多个矩形状通气口(吸气口)3a。前面板4与前面板3相同,在上下方向上分割为上侧前面板4A和下侧前面板4B。上述上侧前面板4A及下侧前面板4B各自装拆自由。上侧前面板4A具有上下方向排列的许多个矩形状通气口(吸气口)4a。右侧面板5具有横竖排列的许多个矩形状通气口(吸气口)5a。左侧面板与右侧面板5相同,具有横竖排列的许多个通气口(吸气口)。上面板6、7分别具有圆形的排气口。以将上述上面板6、7各自的排气口覆盖的方式,形成有圆筒状的风扇外壳8、9。机壳2的内部被中间隔板2x划分成上侧的热交换室2A和下侧的机械室2B。热交换室2A被上侧前面板3A及上侧前面板4A堵塞。机械室2B被下侧前面板3B及下侧前面板4B堵塞。在热交换室2A内,收容有室外热交换器10及室外风扇11、12。室外热交换器10俯视形状呈U字形,以沿着机壳2的左侧面板、上侧前面板3A、4A、右侧面板5且靠近上述面板的方式,载置于中间隔板2x。室外热交换器10的内侧空间通过上面板6、7各自的排气口与风扇外壳8、9连通,在与上述风扇外壳8、9对应的位置上配置有室外风扇11、12。在机械室2B中,收容有制冷循环结构部件40、电气部件箱50。制冷循环结构部件40是压缩机、四通阀、储罐箱、储罐等的总称。在电气部件箱50中,收容有驱动上述压缩机、上述室外风扇11、12等的多个驱动电路,并收容有主控制部(电路基板)60。主控制部60对制冷循环结构部件40及上述各驱动电路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根据后述的通信单元20及信息终端100相互间的数据通信,设定该室外机1运转所需的数据,并诊断该室外机1的状态。通过拆除下侧前面板3B、4B,从而进行机械室2B内的零件的更换、修理等操作。当室外风扇11、12旋转时,外部气体通过左侧面板的各通气口、上侧前面板3B、4B的各通气口3a、4a、右侧面板5的各通气口5a被吸入热交换室2A。被吸入的外部气体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0,再通过室外风扇11、12及风扇外壳8、9排出至机壳2外部。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0的外部气体与在室外热交换器10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如图2中放大所示,在机壳2的上侧前面板4A与室外热交换器10之间,且在与上侧前面板4A的各通气口4a中例如从上方起第二层的通气口4a对应的位置上配置有通信单元20。从上方起第二层的通气口4a的高度位置是站在机壳2旁的操作员的大致眼睛的高度。如图3所示,通信单元20通过基台部21和开闭自由地枢轴支承于基台部21的上缘部的盖部22形成外周。基台部21由例如塑料的非磁性构件形成矩形状。盖部22同样由例如塑料的非磁性构件形成矩形状。基台部21具有在上部区域至中部区域形成的矩形状的基板保持部(第一保持部)21x、在下部区域形成的凹状的传感器保持部(第二保持部)21y、和沿着基板保持部21x的周缘形成的框状体21z。矩形板状的数据通信部(电路基板)31以嵌入状态保持于基板保持部21x。传感器保持部21y上沿左右方向排列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切入的形状的许多个通气口(第一通气口)21a。上述传感器保持部21y上横向配置有筒状的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32,上述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32以被一对弹性挂钩21b夹持的状态保持。框状体21z能阻止雨水浸入基板保持部21x。数据通信部31是通过将天线31a、收发部31b、CPU31c、存储器31d、通信电路31e等配置于一个基板而形成的,在信息终端100靠近至例如1cm~10cm左右的极短距离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利用接收从上述信息终端100传送的电波时的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力来动作,与信息终端100之间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也就是所谓的NFC(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技术来进行非接触的数据通信。天线31a与靠近的信息终端100之间进行电波收发。收发部31b通过天线31a收发信号,并且将通过天线31a接收到的电波作为该数据通信部31的动作电力。CPU31c执行用于数据通信的各种处理。存储器31d存储控制CPU31c所需的程序,并且临时存储接收数据、发送数据。通信电路31e经由收发部31b和主控制部60之间的信号线31f来进行数据通信。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32对外部气体温度进行检测。上述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32的信号线32a和数据通信部31的信号线31f一起,通过形成于基台部21的右侧缘的槽部21c伸出到基台部21外。从槽部21c伸出的信号线31f、32a沿着连接热交换室2A内的室外热交换器10和机械室2B内的制冷循环结构部件40的制冷剂配管被引导至机械室2B,与机械室2B内的主控制部60连接。由于能将信号线31f、32a并在一起并拉引至主控制部60,因此,能使配线作业变得容易。另外,通信单元20具有从基台部21的右侧缘向侧边延伸的板状部23、及从上述板状部23沿上下方向呈板状延伸的安装用部24。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室外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通气口的机壳;收容于所述机壳内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在所述机壳内配置于与所述通气口相对的位置,与靠近的信息终端进行非接触的数据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8 JP 2014-233836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通气口的机壳;收容于所述机壳内的室外热交换器;以及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在所述机壳内配置于与所述通气口相对的位置,与靠近的信息终端进行非接触的数据通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主控制部,该主控制部根据经由所述通信单元的与所述信息终端的数据通信,设定该室外机运转所需的数据,并诊断该室外机的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以能自由装拆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与所述通气口相对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包括:数据通信部,该数据通信部利用接收从所述信息终端传送的电波时的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力来动作,与所述信息终端之间进行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非接触的数据通信;非磁性的基台部,该基台部对所述数据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田裕治前泽光宣向井贵彦石川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