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灯、灯用波长辨别罩、照明装置以及灯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灯用波长辨别罩、照明装置以及灯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减轻对环境的负荷为目的,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以下还称为“LED”)元件作为光源元件的照明装置正在加速普及,以代替白炽灯或者荧光灯。作为被用作光源元件的LED元件,例如已知一种将使用氮化镓(GaN)制作出的蓝色LED芯片与YAG系的黄色荧光体组合、封装而得到的元件。在该LED元件中,从蓝色LED芯片射出蓝色光,从由该蓝色光激发了的黄色荧光体射出黄色光。通过将蓝色光与黄色光混合,能够模拟地获得白色光。一般来说,对于照明装置,期待光所照射到的物体看起来是自然的颜色,即期待高的演色性。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有用于提高照明装置的演色性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照明装置中,通过将包含氧化钕的滤光片附加于LED光源来提高演色性的评价值。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35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另一方面,照明装置要求与用途对应的光学特性的情况也较多。例如,以半导体工厂为对象的照明装置要求使500nm以下的波段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备:光源单元,具有光源元件;罩,覆盖所述光源元件;以及波长辨别层,设置于所述罩,所述波长辨别层具备:第1波长辨别层,具有第1波长辨别特性;以及第2波长辨别层,具有第2波长辨别特性,该第2波长辨别特性的光谱辐射强度特性与所述第1波长辨别特性的光谱辐射强度特性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18 JP 2014-2562261.一种灯,具备:光源单元,具有光源元件;罩,覆盖所述光源元件;以及波长辨别层,设置于所述罩,所述波长辨别层具备:第1波长辨别层,具有第1波长辨别特性;以及第2波长辨别层,具有第2波长辨别特性,该第2波长辨别特性的光谱辐射强度特性与所述第1波长辨别特性的光谱辐射强度特性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第2波长辨别特性的最大衰减波长与所述第1波长辨别特性的最大衰减波长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第2波长辨别特性的相对于最大衰减波长的半幅宽度与所述第1波长辨别特性的相对于最大衰减波长的半幅宽度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第1波长辨别层的厚度与所述第2波长辨别层的厚度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第1波长辨别层以及所述第2波长辨别层具有用于使特定波长的光衰减的光色调整材料,所述第1波长辨别层的光色调整材料的含有率与所述第2波长辨别层的光色调整材料的含有率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第1波长辨别层或者所述第2波长辨别层包含树脂、有机颜料或者染料中的任意材料作为用于使特定波长的光衰减的光色调整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罩具备:第1表面,入射来自所述光源元件的光;以及第2表面,射出来自所述光源元件的光,所述第1波长辨别层以及所述第2波长辨别层重叠设置于所述第1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罩具备:第1表面,入射来自所述光源元件的光;以及第2表面,射出来自所述光源元件的光,将所述第1波长辨别层设置于所述第1表面,将所述第2波长辨别层设置于所述第2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罩具备:第1表面,入射来自所述光源元件的光;以及第2表面,射出来自所述光源元件的光,所述第1波长辨别层以及所述第2波长辨别层重叠设置于所述第2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灯还具备供电灯口,该供电灯口具有与所述光源单元电连接的供电端子,所述罩是具有开口的中空的罩,将所述光源单元配置于所述罩的内部,所述供电灯口堵塞所述开口,所述波长辨别层中的设置于所述罩的所述第2表面侧的层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罩与所述供电灯口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川靖仁,西冈恒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照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