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管状形状的照明双轨道以及包括该轨道的三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伸织物的领域。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产生拉伸织物结构的双轨道。本专利技术具体地但不排它地旨在用于生产三维拉伸织物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上,双轨道是将拉伸织物保持在其两侧上的分离元件。这种类型的轨道用于制造假墙(假天花板和假墙面),但是也用于生产三维结构。因而,它们使得可以获得各种形状,当这种轨道的构造使得它们能够弯曲,甚至能够进一步改变这些形状。然而,这种双轨道即使当其作为所谓的可见轨道时也具有当织物安装在轨道上时在相邻织物之间具有空间的缺点。由于所产生的阴影而可见的空间给所实现的结构带来了难看的外观。在尝试克服该缺陷时,已知通过增加装饰罩将该空间密封。这种罩并没有完全弥补所讨论的轨道的美学缺陷,因为后者仍然是可见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双轨道来修补由现有技术的双轨道带来的问题,该双轨道具有有限投射阴影并且允许弯曲操作以产生所有形状的三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限制投射阴影或阴影区域的无炫光照明轨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该轨道使得能够容易地安装拉伸织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产生拉伸织物结构的双轨道(1),该双轨道(1)具有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包括:供拉伸织物通过的纵向通道开口(3);朝向彼此会聚的两个内部凸缘(4,5);和内壁(6),所述内部凸缘(4,5)与该内壁(6)一起限定了朝向所述通道开口(3)敞开的空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道(1)包括容纳在所述空腔(7)中的照明装置(8),并且每个内部凸缘(4,5)被布置为分别形成用于钩住拉伸织物的支撑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5 FR 14619801.一种用于产生拉伸织物结构的双轨道(1),该双轨道(1)具有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包括:供拉伸织物通过的纵向通道开口(3);朝向彼此会聚的两个内部凸缘(4,5);和内壁(6),所述内部凸缘(4,5)与该内壁(6)一起限定了朝向所述通道开口(3)敞开的空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道(1)包括容纳在所述空腔(7)中的照明装置(8),并且每个内部凸缘(4,5)被布置为分别形成用于钩住拉伸织物的支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双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凸缘(4,5)被确定尺寸以限定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管状本体的通道开口(3)的宽度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双轨道(1),其特征在于,每个内部凸缘(4,5)朝向相邻的外周壁部会聚。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双轨道(1),其特征在于,每个内部凸缘被布置成与所述本体(2)的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