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齿间清洁器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610695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齿间清洁器的方法,所述齿间清洁器具有由塑料制成的棒状支架,在所述支架中嵌有侧向突出的刷件。在此,由大量纤丝束组成的纤丝区装入固持格中并且借助固持设备沿预定的定向固定在固持格中。随后将固持格装入注塑设备中,并且在构成多个间隔并排布置的棒状支架的情况下用塑料压力注塑包封处于注塑设备中的纤丝区。最后,至少在位于相邻的棒状支架之间的区段中切断构成纤丝区的纤丝束。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齿间清洁器的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齿间清洁器的方法,所述齿间清洁器具有由塑料制成的棒状支架,在所述支架中嵌有侧向突出的刷件。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相应的齿间清洁器的设备。相应的齿间清洁器通常也被称为牙签,并且例如在EP0932371B1中已知。该处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具有由形状稳定的塑料制成的棒状支架,所述支架在其一个端部上具有手柄件,并且在其轴向对置的端部上具有呈支架的覆盖物形式的清洁装置。覆盖物由软质弹性塑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并且注塑在支架上。覆盖物在其外侧上具有呈凸起或径向向外延伸的销的形式的构造。为了清洁齿间隙,使用者抓握齿间清洁器的手柄件并且使棒状支架以具有覆盖物的端部伸入齿间隙,并且使齿间清洁器沿轴向来回运动,由此清洁齿间隙并且使可能存在的碎屑脱落。事实已表明,利用所述结构的齿间清洁器可以实现对齿间隙良好的清洁,然而困难的是,将污垢或沉积物从牙列的非常狭窄、细小的牙龈中清除。因此在DE102012015663A1中建议了一种齿间清洁器,该齿间清洁器的清洁装置具有毛刷覆盖部,其带有多个以径向分量从覆盖物突出的刷束和/或单刷。在此,清洁装置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制造齿间清洁器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齿间清洁器(11)的方法,所述齿间清洁器具有由塑料制成的棒状支架(12),在所述支架中嵌有侧向突出的刷件(15),其中,由大量纤丝束(32)组成的纤丝区(25)装入固持格(20)中并且借助至少一个固持设备(24)沿预定的定向固定在固持格(20)中,随后将固持格(20)装入注塑设备(39)中,并且在构成多个间隔并排布置的棒状支架(12)的情况下用塑料压力注塑包封处于注塑设备(39)中的纤丝区(25),并且,至少在位于相邻的棒状支架(12)之间的区段中切断构成纤丝区(25)的纤丝束(3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24 DE 102014017257.01.一种用于制造齿间清洁器(11)的方法,所述齿间清洁器具有由塑料制成的棒状支架(12),在所述支架中嵌有侧向突出的刷件(15),其中,由大量纤丝束(32)组成的纤丝区(25)装入固持格(20)中并且借助至少一个固持设备(24)沿预定的定向固定在固持格(20)中,随后将固持格(20)装入注塑设备(39)中,并且在构成多个间隔并排布置的棒状支架(12)的情况下用塑料压力注塑包封处于注塑设备(39)中的纤丝区(25),并且,至少在位于相邻的棒状支架(12)之间的区段中切断构成纤丝区(25)的纤丝束(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丝束(32)平行地且间隔地并排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纤丝束(32)在其轴向长度的至少两个间隔的区域中分别装入导引件(26)中并且固定成,使纤丝束在导引件(26)之间自由张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引件(26)具有多个导引狭缝(27),其中,每个纤丝束(32)装入其中一个导引狭缝(27)中。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纤丝束(32)由单丝或单丝束或者多丝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丝束(32)的纤丝直线且相互平行地延伸和/或旋转和扭转地和/或有织纹地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丝区(25)的每个纤丝束(32)在固持格(20)装入注塑设备(39)时装入多个相互间隔的、构成在注塑设备(39)上的第一定位件(43)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定位件(43)具有多个第一定位狭缝(44),其中,每个纤丝束(32)装入第一定位件(43)的其中一个第一定位狭缝(44)中。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棒状支架(12)在其与刷件(15)背离的端部上具有手柄区段(13),并且相邻的棒状支架(12)在其手柄区段(13)上一件式地相互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棒状支架(12)在其手柄区段(13)上通过可断裂的连接条(18)相互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持格(20)连同具有棒状支架(12)的纤丝区(25)在所述注塑设备(39)中调换位置或装入另外的注塑设备(47)中,并且棒状支架(12)在所述另外的注塑设备中在纤丝区(25)的区域中至少局部地用软质弹性塑料、尤其热塑性弹性体或硅胶压力注塑包封,以便构成覆盖物(16)。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丝区(25)的每个纤丝束(32)在固持格(20)调换位置或安装时装入多个相互间隔的、构成在所述注塑设备(39)或所述另外的注塑设备(47)设备中的第二定位件(48)中。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定位件(48)都具有多个第二定位狭缝(49),其中,每个纤丝束(32)装入第二定位件(48)的第二定位狭缝(49)中。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丝束(32)的切断在固持格(20)中完成。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棒状支架(12)的纤丝区(25)在纤丝束(32)切断之前就已经从固持格(20)中取出。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棒状支架(12)通过两个切口(S1、S2)从纤丝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巴茨
申请(专利权)人:盛势达瑞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