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方法、成像装置和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方法、成像装置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使用16M-4M结构的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在暗光条件下,通过4M模式输出图像,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噪声表现。但是,在暗光条件下,4M模式对焦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图像传感器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单元阵列、设置在感光单元阵列上的滤光单元阵列和位于滤光单元阵列之上的微透镜阵列,其中,感光单元阵列包括对焦感光单元和非对焦感光单元,图像传感器具有第一输出模式和第二输出模式,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当前环境光强度;当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控制图像传感器进入第一输出模式;在第一输出模式下,控制感光单元阵列进入对焦模式;读取对焦感光单元中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一输出值;读取对焦感光单元中另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二输出值;根据第一输出值和第二输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传感器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感光单元阵列上的滤光单元阵列和位于所述滤光单元阵列之上的微透镜阵列,其中,所述感光单元阵列包括对焦感光单元和非对焦感光单元,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第一输出模式和第二输出模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当前环境光强度;当所述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进入第一输出模式;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入对焦模式;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一输出值;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另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二输出值;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值和第二输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传感器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感光单元阵列上的滤光单元阵列和位于所述滤光单元阵列之上的微透镜阵列,其中,所述感光单元阵列包括对焦感光单元和非对焦感光单元,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第一输出模式和第二输出模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当前环境光强度;当所述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进入第一输出模式;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入对焦模式;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一输出值;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另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二输出值;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值和第二输出值进行对焦控制;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入成像模式;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行曝光,以生成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值和第二输出值进行对焦控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值生成第一相位值;根据所述第二输出值生成第二相位值;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值和第二相位值进行对焦控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一个所述第一微透镜覆盖一个对焦感光单元,N*N个第二微透镜覆盖一个非对焦感光单元,其中,N为正整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水平中心线和竖直中心线,所述第一微透镜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微透镜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中心线的第一组第一微透镜;和设置在所述竖直中心线的第二组第一微透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四个边线,所述多个第一微透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四个边线的第三组第一微透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第一微透镜和所述第二组第一微透镜的透镜密度大于所述第三组第一微透镜的透镜密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感光单元和所述非对焦感光单元包括M*M个感光像素,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行曝光,以生成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图像,包括:控制所述对焦感光单元和所述非对焦感光单元进行曝光,并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和所述非对焦感光单元的输出值;将同一所述对焦感光单元的M*M个感光像素或同一所述非对焦感光单元的M*M个感光像素的输出值相加以得到所述对焦感光单元和所述非对焦感光单元的像素值从而生成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图像,其中,M为正整数。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当前环境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强度时,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进入第二输出模式;在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下,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入对焦模式;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三输出值;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另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四输出值;根据所述第三输出值和第四输出值进行对焦控制;在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下,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入成像模式;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行曝光,以生成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下的图像。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行曝光,以生成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下的图像,包括: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行曝光,并读取所述感光单元阵列的输出值,以得到所述感光单元阵列的像素值从而生成图像,其中,所述感光单元阵列的像素值通过插值还原算法获得。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值还原算法获得所述感光单元阵列的像素值,包括:判断所述当前像素的颜色与所述关联像素的颜色是否相同;在所述当前像素的颜色与所述关联像素的颜色相同时,将所述关联像素的像素值作为所述当前像素的像素值;和在所述当前像素的颜色与所述关联像素的颜色不同时,根据关联像素单元的像素值通过插值方式计算所述当前像素的像素值,图像像素单元的阵列包括所述关联像素单元,所述关联像素单元的颜色与所述当前像素颜色相同且与所述当前像素相邻。11.一种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感光单元阵列上的滤光单元阵列;位于所述滤光单元阵列之上的微透镜阵列;其中,所述感光单元阵列包括对焦感光单元和非对焦感光单元,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第一输出模式和第二输出模式。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一个所述第一微透镜覆盖一个对焦感光单元,N*N个第二微透镜覆盖一个非对焦感光单元,其中,N为正整数。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水平中心线和竖直中心线,所述第一微透镜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微透镜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中心线的第一组第一微透镜;和设置在所述竖直中心线的第二组第一微透镜。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四个边线,所述多个第一微透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四个边线的第三组第一微透镜。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第一微透镜和所述第二组第一微透镜的透镜密度大于所述第三组第一微透镜的透镜密度。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感光单元和所述非对焦感光单元包括M*M个感光像素,其中,M为正整数。17.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图像传感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环境光强度;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环境光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进入第一输出模式;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单元阵列进入对焦模式;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一输出值;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另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二输出值;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值和第二输出值进行对焦控制;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入成像模式;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行曝光,以生成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图像。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值生成第一相位值;根据所述第二输出值生成第二相位值;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值和第二相位值进行对焦控制。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对焦感光单元和非对焦感光单元进行曝光,并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和所述非对焦感光单元的输出值;将同一所述对焦感光单元的M*M个感光像素或同一所述非对焦感光单元的M*M个感光像素的输出值相加以得到所述对焦感光单元和所述非对焦感光单元的像素值从而生成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图像,其中,M为正整数。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当前环境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强度时,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进入第二输出模式;在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下,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入对焦模式;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三输出值;读取所述对焦感光单元中另一部分感光像素的输出值并作为第四输出值;根据所述第三输出值和第四输出值进行对焦控制;在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下,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入成像模式;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行曝光,以生成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下的图像。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感光单元阵列进行曝光,并读取所述感光单元阵列的输出值,以得到所述感光单元阵列的像素值从而生成图像,其中,所述感光单元阵列的像素值通过插值还原算法获得。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像素的颜色与所述关联像素的颜色是否相同;在所述当前像素的颜色与所述关联像素的颜色相同时,将所述关联像素的像素值作为所述当前像素的像素值;和在所述当前像素的颜色与所述关联像素的颜色不同时,根据关联像素单元的像素值通过插值方式计算所述当前像素的像素值,所述图像像素单元的阵列包括所述关联像素单元,所述关联像素单元的颜色与所述当前像素颜色相同且与所述当前像素相邻。23.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奇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