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线管电磁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41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螺线管电磁铁,包括静铁芯、动铁芯、弹簧、漆包线圈和导磁外壳;静铁芯呈圆盘状,中心向上形成有圆柱状的凸台;弹簧套在静铁芯的凸台上;动铁芯由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依次连接形成,其中第二圆柱体的直径最大,大于弹簧的外径;动铁芯卡在弹簧上方,动铁芯的第三圆柱体插入弹簧内部,其下端面与静铁芯的凸台的上端面不接触;漆包线圈设置在弹簧外侧,导磁外壳的顶板上设孔,动铁芯的第一圆柱体从中穿过。该螺线管电磁铁,满足拉力大、输入电压范围宽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线管电磁铁
本技术属于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螺线管电磁铁。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开关电器设备需要进行操作运行时,往往需要一个机械装置来提供一定的拉力,一般来说,气动阀门体积过大,往往使用在中、高压设备中;低压设备由于体积的限制,一般采用电磁铁作为动力源。常规电磁铁往往在220V或者380V电压下工作,而在低压配电设备中往往需要在一个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工作。这是普通电磁铁设备无法满足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螺线管电磁铁,满足拉力大、输入电压范围宽的需求。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线管电磁铁,包括静铁芯、动铁芯、弹簧、漆包线圈和导磁外壳;所述静铁芯呈圆盘状,中心向上形成有圆柱状的凸台;所述弹簧套在所述静铁芯的凸台上;所述动铁芯由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依次连接形成,其中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最大,大于所述弹簧的外径;所述动铁芯卡在弹簧上方,所述动铁芯的第三圆柱体插入弹簧内部,其下端面与所述静铁芯的凸台的上端面不接触;所述漆包线圈设置在弹簧外侧,所述导磁外壳的顶板上设孔,动铁芯的第一圆柱体从中穿过。优选,所述导磁外壳由顶板和两块侧板依次连接构成,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垂直,所述侧板底部垂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静铁芯相连接。更优选,所述静铁芯上设有通孔或卡槽,所述导磁外壳的侧板底部对应设置有凸起,凸起插入通孔或卡槽,固定导磁外壳相对于静铁芯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螺线管电磁铁能取得以下效果:1)工作在直流模式,具有较好的拉力效果。2)具备宽输入电压范围,能够满足相应的机械结构的拉力需求。3)结构简单、能量利用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螺线管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动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静铁芯的剖面图;图4为导磁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螺线管电磁铁,包括静铁芯5、动铁芯1、弹簧4、漆包线圈3和导磁外壳2;静铁芯5呈圆盘状,中心向上形成有圆柱状的凸台51;弹簧4套在静铁芯5的凸台51上;动铁芯1由第一圆柱体11、第二圆柱体12和第三圆柱体13依次连接形成,其中第二圆柱体12的直径最大,大于弹簧4的外径;动铁芯1卡在弹簧4上方,动铁芯1的第三圆柱体13插入弹簧4内部,其下端面与静铁芯5的凸台51的上端面不接触;漆包线圈3设置在弹簧4外侧,导磁外壳2的顶板21上设孔23,动铁芯1的第一圆柱体11从中穿过。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导磁外壳2由顶板21和两块侧板22依次连接构成,侧板22与顶板21垂直,侧板22底部垂直设有连接部24,连接部24与静铁芯5相连接。优选,静铁芯5上设有通孔或卡槽,导磁外壳2的侧板22底部对应设置有凸起25,凸起25插入通孔或卡槽,固定导磁外壳2相对于静铁芯5的位置。工作的时候,利用导磁外壳2形成磁通路径,来降低磁场的磁阻,提高电磁铁的能量利用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螺线管电磁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线管电磁铁,包括静铁芯(5)、动铁芯(1)、弹簧(4)、漆包线圈(3)和导磁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5)呈圆盘状,中心向上形成有圆柱状的凸台(51);所述弹簧(4)套在所述静铁芯(5)的凸台(51)上;所述动铁芯(1)由第一圆柱体(11)、第二圆柱体(12)和第三圆柱体(13)依次连接形成,其中所述第二圆柱体(12)的直径最大,大于所述弹簧(4)的外径;所述动铁芯(1)卡在弹簧(4)上方,所述动铁芯(1)的第三圆柱体(13)插入弹簧(4)内部,其下端面与所述静铁芯(5)的凸台(51)的上端面不接触;所述漆包线圈(3)设置在弹簧(4)外侧,所述导磁外壳(2)的顶板(21)上设孔(23),动铁芯(1)的第一圆柱体(11)从中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线管电磁铁,包括静铁芯(5)、动铁芯(1)、弹簧(4)、漆包线圈(3)和导磁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5)呈圆盘状,中心向上形成有圆柱状的凸台(51);所述弹簧(4)套在所述静铁芯(5)的凸台(51)上;所述动铁芯(1)由第一圆柱体(11)、第二圆柱体(12)和第三圆柱体(13)依次连接形成,其中所述第二圆柱体(12)的直径最大,大于所述弹簧(4)的外径;所述动铁芯(1)卡在弹簧(4)上方,所述动铁芯(1)的第三圆柱体(13)插入弹簧(4)内部,其下端面与所述静铁芯(5)的凸台(51)的上端面不接触;所述漆包线圈(3)设置在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琦张军周慧娄建琴李双佑姜建军周峰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