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028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3:00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遮光胶带、第二遮光胶带以及至少一个透气部;所述第一遮光胶带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设置有粘性层,且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非粘性区;所述第二遮光胶带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上均设置有粘性层,且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非粘性区;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三表面相互贴合,且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与各所述第二非粘性区一一对应,形成至少一个透气部。如此方案,通过透气部将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减少了上增亮膜发生褶皱的问题,有利于消除画面发光不均现象。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shading tape, second shading tape and at least one ventilating part; the first shading tape includes a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rface are arranged on the adhesive layer, wherein the first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first non viscous area; the second shading tape includes third and fourth surfaces, the third surface and the fourth surface are arranged on the adhesive layer, and the thir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non cohesive zone; the first light shielding tape of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hading tape the third surface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and each of the first non cohesive zone with each of the second non cohesive zone corresponding to form at least one ventilation department. Thus, the space formed between the lower polarizer and the upper brightening film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through the air permeability, thereby reducing the wrinkling problem of the upper brightening film, and eliminating the uneven luminescence of the pi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已被大量地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液晶显示装置中。但是,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因此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设置背光模组来提供其所需要的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效果。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面板组装时,主要依靠遮光胶带将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粘合在一起。然而,现业界使用的遮光胶带多为一体成型的矩形框胶带,其下表面与背光模组的胶框向粘合,其上表面与液晶显示模组的下偏光片相粘合。因此,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当液晶显示模组在进行信赖性测试时,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会产生膨胀及收缩,引起气压变化,如此将造成光学膜片产生褶皱,从而产生发光不均的现象,影响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的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对贴形成了至少一个透气部,该透气部将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保持相通,当下偏光片和上增亮膜之间形成的空间空气在膨胀及收缩时,该空间中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从而减少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遮光胶带、第二遮光胶带以及至少一个透气部;所述第一遮光胶带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设置有粘性层,且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非粘性区;所述第二遮光胶带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上均设置有粘性层,且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非粘性区;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三表面相互贴合,且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与各所述第二非粘性区一一对应,形成至少一个所述透气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遮光胶带、第二遮光胶带以及至少一个透气部;所述第一遮光胶带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设置有粘性层,且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非粘性区;所述第二遮光胶带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上均设置有粘性层,且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非粘性区;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三表面相互贴合,且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与各所述第二非粘性区一一对应,形成至少一个所述透气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下偏光片,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上增亮膜,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粘性层粘结于所述下偏光片,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所述第四表面的粘性层粘结于所述上增亮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粘性区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粘性层的厚度,所述第二非粘性区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表面上的粘性层的厚度;所述透气部为由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非粘性区和所述第二非粘性区组成的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三表面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雄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