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冠华专利>正文

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0266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包括管道总成、运载小车、收发终端;所述管道总成包括具有透气结构的管道、行走轨道、侧轨、输电轨道;所述运载小车包括车体、车门、行走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固定运输对象的气囊,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电机、行走轮、用于垂直行走的夹紧轮、侧支撑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电脑、称重仪、报警器、给气囊充气的空气压缩机、确认自身和其他运载小车位置的定位装置、与收发终端和其他运载小车联系的通信装置;所述收发终端包括终端门、与运载小车通信的呼叫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流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让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件物品传递更加方便、高效、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属于小件物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安排越来越紧凑和高效,同时生活和工作中需要进行物品流通的情况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社会各领域对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占数量最多的就是小件物品的运输递送。因此无论是生活中的网购递送,还是工作中的仓储分配、园区内部流通等等情况都需要一种合理、高效的小件物流系统来应对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需求。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很多各种类型的小件物流系统,但都存在各种不足:现实中应用最多的人力递送:人工成本高,设备成本高,管理成本高,道路占用大,对公共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封闭管道运输:小车在运行时造成的前后空气压力差很大,导致小车的运行阻力非常大,能源耗费高。真空管道:造价昂贵,系统复杂,实现难度大,经济不合理。气动管道:系统复杂,动力衰减快,只适合短距离特小件的运输。无人机运输:受天气影响,可运行时间有限;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中运行,安全没有任何保障;只适用于有开放式外部入口的地点;自动化程度低,全过程需保持人工干预。地面道路无人驾驶小车:开放环境运行,安全性差;受天气影响,不适合全天侯运行;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无法入户,不适用于高层建筑。带有集散站的快递系统:多处集散站的设置,使成本增大、运输过程更加复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物流系统,提供给社会生活和工作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让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件物品传递更加方便、高效、经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该系统应用于某一区域内,依托系统所附属的透气式管道进行点对点的小件物品递送;管道内设有运行轨道和输电轨道,运载小车在运行轨道上行驶;管道直接通入用户点,由用户自主叫车,自主装件,自主设定目的地,自动行驶控制,直接驶入目的地端点,自动通知收件人,收件人自主取件;全程由用户至用户,可以在控制中心控制下进行整体协调,也可省略控制中心,通过运载小车之间和运载小车与收发终端的联系,依靠运载小车的控制装置进行运算、优化、排序,在无干预情况下,实现“点到点”和“去中心化”的运行状态。运载小车根据系统内的信号装置和识别设备来识别自己的位置,通过智能化的系统识别岔道并控制小车自动更换道叉,驶入目的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包括管道总成、在管道总成内运行的运载小车、位于管道总成末端的收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总成包括具有透气结构的管道、用于传输电力的输电轨道、用于承载运载小车行走的行走轨道和侧轨,所述行走轨道与输电轨道设置于管道的顶部;所述运载小车包括车体、设置于车体侧面的车门、用来放置运输对象的承载盘、与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装置、设置在车体内的控制装置、用于固定运输对象的气囊,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电机、双侧设置且可单侧升降的行走轮、可升降的夹紧轮、与侧轨配合的侧支撑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电脑、称重仪、报警器、给气囊充气的空气压缩机、确认自身位置和前后距离的定位装置、与收发终端和其他运载小车联系的通信装置;所述收发终端包括终端门、与运载小车和用户手机通信的呼叫系统。优选的,所述收发终端还包括自动分拣机,所述自动分拣机包括做出控制指令的微电脑、感知自身部件和外部轨道位置的传感器、与运载小车联系的信号装置、前后行架、沿前后行架做前后运动的上下行架、沿上下行架做上下运动的左右行架、沿左右行架做左右运动且能从行走轨道转运运载小车的转移轨道,所述上下行架、左右行架、转移轨道均带有电机驱动的行走装置。优选的,所述管道由实壁与网眼结构结合组成,其中连接行走轨道、输电轨道的部位为实壁,其余部分为网眼结构。优选的,所述管道总成分为干线和入户支线,干线为复线式单向运行,入户支线为单线式双向运行。优选的,所述运载小车中的气囊包括设置在车体内顶部的顶气囊和设置在承载盘四周的侧气囊,所述收发终端还包括接收平台,所述承载盘上设置有缓冲层和将运输对象移至接收平台的推送装置。优选的,所述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还包括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包括用于显示各部分状态的中心显示系统、用于干预调配各运载小车的中心控制系统、用于与各部分进行信号交换的中心通信系统。优选的,所述运载小车的车体前后还设置有可与其他运载小车连接编组的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行走轮包括同轴设置的齿轮式竖走轮和圆轮式平走轮,其中所述竖走轮位于内侧且直径较小,所述平走轮位于外侧且直径较大;所述行走轨道包括平轨、竖轨,其中平轨与平走轮配合,竖轨与竖走轮配合;所述竖轨表面为齿条式结构。优选的,所述管道为横截面圆形的金属管道,所述运载小车外形与管道内部配合,所述行走轨道为位于管道的顶部两侧的L形槽式金属轨道,所述输电轨道为位于管道的顶部中间的输电轨道,所述电机设置有与输电轨道配合的弹性接触式受电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之后,本专利技术所述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运行成本远低于汽车运输等人工递送方式,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运输成本和人力资源、社会公共资源的占用;2.本专利技术的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相对于无人机等运输方式,具有安全可靠、高速高效、不受天气因素和建筑形式制约、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等优势;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其它管道运输方式,具有成本低、扩展方便、节约能源等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道总成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运载小车2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道总成1与运载小车2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分拣机33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推送装置231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运载小车2转弯时轮迹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运载小车2直行通过转弯区域时轮迹示意图。其中1.管道总成,2.运载小车,3.收发终端,11.管道,12.输电轨道,13.行走轨道,14.侧轨,21.车体,22.车门,23.承载盘,24.控制装置,25.气囊,26.电机,27.行走轮,28.夹紧轮,29.侧支撑轮,31.终端门,32.呼叫系统,33.自动分拣机,34.接收平台,211.连接装置,231.推送装置,251.顶气囊,252.侧气囊,331.前后行架,332.上下行架,333.左右行架,334.转移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包括管道总成1、运载小车2、收发终端3、控制中心。所述管道总成1包括具有透气结构的管道11、用于传输电力的输电轨道12、用于承载运载小车2行走的行走轨道13和侧轨14,所述管道11为横截面圆形的金属管道,由实壁与网眼结构结合组成,其中连接行走轨道13、输电轨道12、侧轨14的部位为实壁,其余部分为网眼结构,这种结构既可以满足强度要求,又可以满足透气需求,还能降低系统重量和成本,也能为整个系统的运行提供足够的保护;所述输电轨道12设置于管道11的顶部中间;行走轨道13设置于管道11顶部两侧,为L形槽式;所述管道总成1分为干线和入户支线,干线为复线式单向运行,入户支线为单线式双向运行;所述管道11内,岔道口、入户支线入口等需要特殊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包括管道总成(1)、在管道总成(1)内运行的运载小车(2)、位于管道总成(1)末端的收发终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总成(1)包括具有透气结构的管道(11)、用于传输电力的输电轨道(12)、用于承载运载小车(2)行走的行走轨道(13)和侧轨(14),所述行走轨道(13)与输电轨道(12)设置于管道(11)的顶部;所述运载小车包括车体(21)、设置于车体(21)侧面的车门(22)、用来放置运输对象的承载盘(23)、与行走轨道(13)配合的行走装置、设置在车体内的控制装置(24)、用于固定运输对象的气囊(25),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电机(26)、双侧设置且可单侧升降的行走轮(27)、可升降的夹紧轮(28)、与侧轨(14)配合的侧支撑轮(29),所述控制装置(24)包括微电脑、称重仪、报警器、给气囊充气的空气压缩机、确认自身位置和前后距离的定位装置、与收发终端和其他运载小车联系的通信装置;所述收发终端(3)包括终端门(31)、与运载小车和用户手机通信的呼叫系统(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对点小件物流系统,包括管道总成(1)、在管道总成(1)内运行的运载小车(2)、位于管道总成(1)末端的收发终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总成(1)包括具有透气结构的管道(11)、用于传输电力的输电轨道(12)、用于承载运载小车(2)行走的行走轨道(13)和侧轨(14),所述行走轨道(13)与输电轨道(12)设置于管道(11)的顶部;所述运载小车包括车体(21)、设置于车体(21)侧面的车门(22)、用来放置运输对象的承载盘(23)、与行走轨道(13)配合的行走装置、设置在车体内的控制装置(24)、用于固定运输对象的气囊(25),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电机(26)、双侧设置且可单侧升降的行走轮(27)、可升降的夹紧轮(28)、与侧轨(14)配合的侧支撑轮(29),所述控制装置(24)包括微电脑、称重仪、报警器、给气囊充气的空气压缩机、确认自身位置和前后距离的定位装置、与收发终端和其他运载小车联系的通信装置;所述收发终端(3)包括终端门(31)、与运载小车和用户手机通信的呼叫系统(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终端(3)还包括自动分拣机(33),所述自动分拣机(33)包括做出控制指令的微电脑、感知自身部件和外部轨道位置的传感器、与运载小车联系的信号装置、前后行架(331)、沿前后行架(331)做前后运动的上下行架(332)、沿上下行架(332)做上下运动的左右行架(333)、沿左右行架(333)做左右运动且能从行走轨道(13)转运运载小车(2)的转移轨道(334),所述上下行架(332)、左右行架(333)、转移轨道(334)均带有电机驱动的行走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1)由实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冠华付雍华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付冠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