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定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0058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方法,该方法针对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建立了新的基线矢量模型,根据此模型和载机姿态角信息能够描述混合干涉SAR系统任意时刻的基线矢量;在新的基线矢量模型的基础上,对混合干涉SAR系统的待定标参数进行了修改,并提出了适用于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定标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某一时刻基线分量的标定来实现对基线长度和两个基线角的定标,避免了复杂的公式计算,更加容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定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
,具体涉及一种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方法。
技术介绍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先进的主动式微波对地观测手段,因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以及对地面植被具有一定的穿透性等工作能力而得到广泛应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干涉SAR或InSAR)是无线电干涉测量技术与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结合,其利用两个天线获取的雷达数据进行干涉处理获得地形高程、目标径向速度、地形形变等信息。干涉SAR系统中两个天线相位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称为干涉基线,按照基线类型干涉SAR可以分为两个天线相位中心沿航迹方向放置、对运动目标径向速度敏感的顺轨干涉SAR(Along-TrackInterferometricSAR,ATI-SAR)以及两个天线相位中心沿垂直航迹方向放置、对地形高程敏感的交轨干涉SAR(Cross-TrackInterferometricSAR,XTI-SAR)。混合顺轨-交轨干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定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定标方法,用于对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基线矢量模型的干涉参数进行定标,其中,所述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包括前置天线和后置天线,其特征在于,将前置天线作为参考天线,后置天线与前置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基线矢量模型表示,所述干涉参数包括前置天线和后置天线之间的基线长度、顺轨基线角和交轨基线角,其中,基线长度是指前置天线相位中心与后置天线相位中心之间的长度,顺轨基线角是指基线矢量与yoz平面的夹角,交轨基线角是指基线矢量在yoz平面的投影与y轴之间的夹角,方法包括:S1,标定顺轨基线分量;S2,标定干涉相位偏置、交轨基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定标方法,用于对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基线矢量模型的干涉参数进行定标,其中,所述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包括前置天线和后置天线,其特征在于,将前置天线作为参考天线,后置天线与前置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基线矢量模型表示,所述干涉参数包括前置天线和后置天线之间的基线长度、顺轨基线角和交轨基线角,其中,基线长度是指前置天线相位中心与后置天线相位中心之间的长度,顺轨基线角是指基线矢量与yoz平面的夹角,交轨基线角是指基线矢量在yoz平面的投影与y轴之间的夹角,方法包括:S1,标定顺轨基线分量;S2,标定干涉相位偏置、交轨基线长度和交轨基线角;S3,根据交轨基线长度和交轨基线角,计算交轨基线分量;S4,根据顺轨基线分量和交轨基线分量,计算载机坐标系下的基线矢量;S5,根据载机坐标系下基线矢量,计算基线长度和顺轨基线角的定标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从定标场获取定标数据,并对该定标数据进行方位向时间校准,得到方位向时间校准量Δt,根据方位向时间校准量Δt和载机平台速度vp标定顺轨基线分量Bx:Bx=vp·Δt其中,所述定标场中放置有至少3个静止的角反射器,用于获取所述定标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混合顺轨-交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利用敏感度方程标定干涉相位偏置Δφ、交轨基线长度B⊥和交轨基线角α2,其中,所述敏感度方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洪峻仇晓兰李纪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