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监测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路基施工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基监测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规范》中要求:高速和一级公路工后沉降应小于15cm,二级公路工后沉降应小于30cm,三级公路工后沉降应小于50cm。为路基了确定工后沉降,道路施工中一般会埋设路基底板,来进行施工监测。现有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沉降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加劲肋2、沉降管3、管箍4,路基沉降时,底板1和沉降管3会随着路基的沉降而沉降,因此只需要测定沉降管口的高程即可,此外,随着路基填土不断增加,沉降管3需要加高时,通过管箍4不断加高。申请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上述沉降监测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1.工程赶工期期间,填土速率较快,将沉降管3掩埋,再次监测时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寻找沉降管;2.填土的不断增加,沉降管也需要不断的加高,沉降管在加高过程中,由于管顶螺纹连接的原因,往往会使得加高的沉降管是倾斜的,进而造成了监测的数据有误.通过检索现有的专利文献与非专利文献,上述2个问题、尤其是第1个问题并未记载,也没有现成的技术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基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第一,路基土工织物铺设完成后,将沉降监测装置置于土工织物表面;所述的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外管(3),外管内部能够通过第一卡接装置(6)固定内管(4),第一连接构件(9‑2)分别与控制构件(9‑1)和第一卡接装置(6)的第一卡接件(6‑2)连接; 控制构件(9‑1)通过第一连接构件(9‑2)能够控制第一卡接件(6‑2)的卡合;所述第一连接构件(9‑2)采用绳或者索;内管的管口高于外管管口;第二,将标尺置于内管管口处,获取内管管口首次高程;第三,按照监测频率进行量测内管管口高程;第四,在填土接近内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第一,路基土工织物铺设完成后,将沉降监测装置置于土工织物表面;所述的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底板(1)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外管(3),外管内部能够通过第一卡接装置(6)固定内管(4),第一连接构件(9-2)分别与控制构件(9-1)和第一卡接装置(6)的第一卡接件(6-2)连接;控制构件(9-1)通过第一连接构件(9-2)能够控制第一卡接件(6-2)的卡合;所述第一连接构件(9-2)采用绳或者索;内管的管口高于外管管口;第二,将标尺置于内管管口处,获取内管管口首次高程;第三,按照监测频率进行量测内管管口高程;第四,在填土接近内管管口或者填土已经将内管管口埋设后,提升内管:拉起控制按钮、第一卡接件从外管的卡孔中抽出,然后抓升内管,内管抽起后,放开控制按钮;第五:重新固定内管:内管抓升直至内管的第一卡接装置插入外管的卡孔。2.如权利要求1路基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监测装置的内管与外管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卡接装置(12),所述第二卡接装置(12)包括第二卡接件(12-2)、压缩弹簧、活动槽;第二卡接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