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工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974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工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生产井中的套管压力,当所述套管压力大于临界腐蚀压力值时,控制所述套管压力至所述临界腐蚀压力值以下;当所述套管压力大于所述临界腐蚀压力值预定范围以上时,且排气量大于预定排气量阈值时,获取腐蚀气体的分压;当所述腐蚀气体的分压大于预定分压阈值时,获取所述生产井的井筒温度场;基于所述井筒温度场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溶解度确定所述二氧化碳对应的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和硫化氢对应的第二腐蚀段深度位置;在所述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和第二腐蚀段深度位置处分别设置防腐短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腐工艺方法及系统,实现较佳的防腐效果,以保证套管的安全,延长套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腐工艺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驱采油
,特别涉及一种防腐工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火驱技术是稠油热采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其他热采方法相比,火驱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热效率高,适用油藏范围广,对环境污染小,采收效率高等。特别是火驱技术作为稠油油藏注蒸汽后期的接替开发技术,能够大幅度特高原油采收率。火驱技术也称火烧油层,通过将含氧气体(例如空气)从注入井注入油层,通过人工点火方式点燃油层,利用原油中10%重质成分作为燃料,连续注入空气为助燃剂,不断向油层传递热量和驱动能量来提高产量的一种热力采油方法。火烧油层采用的生产井大多是蒸汽开采的老井,其完井管材采用的是非防腐管材,例如N80,或TP100H,或P110等管材。在火烧油层过程中,一方面部分地层原油与注入的空气发生高温氧化燃烧,释放大量热量,加热地下原油,被加热的原油流动性变好,流向生产井;另一方面高温氧化燃烧形成的热尾气(包括:酸性气体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氮气、很少量的氧气等)向前流动,对地下原油形成烟道气驱,流至生产井中,在井筒中的生产液的湿氛围下,容易对生产管柱产生腐蚀作用。目前,火驱开采时发现:随着火驱开采历程的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腐工艺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生产井中的套管压力,当所述套管压力大于临界腐蚀压力值时,控制所述套管压力至所述临界腐蚀压力值以下;当所述套管压力大于所述临界腐蚀压力值预定范围以上时,且排气量大于预定排气量阈值时,获取腐蚀气体的分压;当所述腐蚀气体的分压大于预定分压阈值时,获取所述生产井的井筒温度场;基于所述井筒温度场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溶解度确定所述二氧化碳对应的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和硫化氢对应的第二腐蚀段深度位置;在所述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和第二腐蚀段深度位置处分别设置防腐短接,所述防腐短接的材料为活性优于所述套管的金属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生产井中的套管压力,当所述套管压力大于临界腐蚀压力值时,控制所述套管压力至所述临界腐蚀压力值以下;当所述套管压力大于所述临界腐蚀压力值预定范围以上时,且排气量大于预定排气量阈值时,获取腐蚀气体的分压;当所述腐蚀气体的分压大于预定分压阈值时,获取所述生产井的井筒温度场;基于所述井筒温度场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溶解度确定所述二氧化碳对应的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和硫化氢对应的第二腐蚀段深度位置;在所述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和第二腐蚀段深度位置处分别设置防腐短接,所述防腐短接的材料为活性优于所述套管的金属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井筒温度场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溶解度确定所述二氧化碳对应的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和硫化氢对应的第二腐蚀段深度位置包括:基于所述井筒温度场确定所述生产井的温度变化梯度和井底温度;基于所述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溶解度分别确定所述二氧化碳、硫化氢的腐蚀温度段;基于所述二氧化碳、硫化氢的腐蚀温度段和所述温度变化梯度和所述井底温度或井口温度分别确定所述二氧化碳、硫化氢的腐蚀段对应井筒的深度位置。3.一种防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生产井中的套管压力,当所述套管压力大于临界腐蚀压力值时,控制所述套管压力至所述临界腐蚀压力值以下;当所述套管压力大于所述临界腐蚀压力值预定范围以上时,且排气量大于预定排气量阈值时,获取腐蚀气体的分压;当所述腐蚀气体的分压小于预定分压阈值时,获取所述生产井的井筒温度场;基于所述井筒温度场和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确定所述二氧化碳对应的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在所述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处设置防腐短接,所述防腐短接的材料为活性优于所述套管的金属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井筒温度场和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确定所述二氧化碳对应的第一腐蚀段深度位置包括:基于所述井筒温度场确定所述生产井的温度变化梯度和井底温度;基于所述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分别确定所述二氧化碳的腐蚀温度段;基于所述二氧化碳的腐蚀温度段和所述温度变化梯度和所述井底温度或井口温度确定所述二氧化碳腐蚀段对应井筒的深度位置。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排气量阈值为10000标方/天以上,所述预定分压阈值为0.05psi以上。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短接设置在套管和油管之间,其材料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锌、铝及镁。7.一种防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全于晓聪闫峰冷冰许静高峰刘满军赵晓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