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及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727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其中,包括:开门旋钮、左离合/右离合、旋钮方杆离合、方杆离合弹簧和开锁锁芯方杆;开门旋钮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方形凹槽,方杆离合弹簧位于第一方形凹槽内;旋钮方杆离合的一端形成为方形杆,方形杆位于方形凹槽内,旋钮方杆离合的另一端形成三个斜坡面凸台;左离合/右离合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方形凹槽,开锁锁芯方杆的一端位于第二方形凹槽内,左离合/右离合的另一端形成有被三个斜坡面结构三等分的凹槽,旋钮方杆离合的三个斜坡面凸台与左离合/右离合的另一端的三等分的凹槽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实现不同门锁的不同开门方向,安装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及智能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及一种包括该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的智能锁。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智能门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普通智能门锁在安装时候由于门分左开门和右开门,所以门锁在安装时需要及时方便地变化成左开门或右开门,如果现场安装时不能及时互换,那么公司生产智能锁或在对客户发产品前就要沟通区分好左开门还是右开门,这样不利于公司生产计划及发货。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锁一种是在发货前和客户沟通好是左开还是右开,公司按需求区分好左右开门后发货;另一种是在安装现场调换拆装智能锁开门方向等,而无论是哪一种对于生产厂家及用户在安装方面都及其不方便。因此,如何能够使得智能锁在安装时能够方便的换成左开门或者右开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及一种包括该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的智能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其中,所述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包括:开门旋钮、左离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及智能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包括:开门旋钮(1)、左离合(15)/右离合(5)、旋钮方杆离合(9)、方杆离合弹簧(14)和开锁锁芯方杆(16);所述开门旋钮(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方形凹槽,所述方杆离合弹簧(14)位于所述第一方形凹槽内;所述旋钮方杆离合(9)的一端形成为方形杆,所述方形杆位于所述方形凹槽内,所述旋钮方杆离合(9)的另一端形成三个斜坡面凸台,所述旋钮方杆离合(9)能够在所述开门旋钮(1)旋转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并能够在所述方杆离合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所述左离合(15)/右离合(5)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方形凹槽,所述开锁锁芯方杆(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包括:开门旋钮(1)、左离合(15)/右离合(5)、旋钮方杆离合(9)、方杆离合弹簧(14)和开锁锁芯方杆(16);所述开门旋钮(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方形凹槽,所述方杆离合弹簧(14)位于所述第一方形凹槽内;所述旋钮方杆离合(9)的一端形成为方形杆,所述方形杆位于所述方形凹槽内,所述旋钮方杆离合(9)的另一端形成三个斜坡面凸台,所述旋钮方杆离合(9)能够在所述开门旋钮(1)旋转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并能够在所述方杆离合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所述左离合(15)/右离合(5)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方形凹槽,所述开锁锁芯方杆(16)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方形凹槽内,所述左离合(15)/右离合(5)的另一端形成有被三个斜坡面结构三等分的凹槽,且所述左离合(15)的三个斜坡面结构均沿第一方向倾斜,所述右离合(5)的三个斜坡面结构均沿第二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左离合(15)/右离合(5)能够在所述离合保护壳体(13)内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方杆离合(9)的三个所述斜坡面凸台与所述左离合(15)/右离合(5)的另一端的三等分的凹槽匹配,所述左离合(15)/右离合(5)能够在所述旋钮方杆离合(9)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进行转动,所述开锁锁芯方杆(16)的另一端用于插入锁芯,所述开锁锁芯方杆(16)能够在所述左离合(15)/右离合(5)转动时进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换向离合机构包括:电机(2)、电动转动齿轮(3)、把手离合主伞齿(6)、上下移动离合(7)和黄铜套管(10);所述电机(2)与所述电动转动齿轮(3)连接,所述电机(2)能够与控制板连接,并能够在所述控制板的控制下提供电能带动所述电动转动齿轮(3)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所述把手离合主伞齿(6)与所述电动转动齿轮(3)连接,所述把手离合主伞齿(6)套设在所述黄铜套管(10)的外表面,所述把手离合主伞齿(6)能够在所述电动转动齿轮(3)的转动下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嘉康徐公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艾斐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