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路立安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安全围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72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安全围挡,包括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和固定杆,所述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之间设有一固定板,固定板上至上而下设有八个插孔,两个相邻的插孔之间均设有一相通的第一通道,位于最上端的插孔上端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道,第一围挡右侧面正对于插孔处固定安装四根第一插杆,四根第一插杆均插入相对应的插孔内,第一插杆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围挡左侧面正对于剩下的插孔处均固定安装一第二插杆,第二插杆一端均插入剩下的四个插孔内,第二插杆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二定位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的固定只需插入一根固定杆,大大的增加了安装和拆卸的速度;且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韧性、耐阻燃性和耐冲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安全围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建筑用安全围挡。
技术介绍
围挡是指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各种砌体材料砌筑的围墙、采用各种成型板材构成的维护体等,因安全围挡为临时性安全设施,在建筑物完成后必须拆除,甚至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也有可能拆除,所以安全围挡必须装拆方便。现有的安全围挡通常采用钢管和扣件连接,钢管与立柱进行焊接,所以装、拆都很麻烦。同时现有的安全围挡还普遍存在耐腐蚀性差、耐阻燃性差、强度以及耐冲击能力弱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的方便了拆卸和安装的建筑用安全围挡,且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韧性、耐阻燃性和耐冲击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用安全围挡,包括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和固定杆,所述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之间设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固定板左侧面与第一围挡的右侧面相抵,固定板的右侧面与第二围挡的左侧面相抵,固定板上至上而下设有八个插孔,插孔的横截面均呈正方形结构设置,插孔均左右贯穿固定板,两个相邻的插孔之间均设有一相通的第一通道,位于最上端的插孔上端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道,第一围挡右侧面正对于插孔处固定安装四根第一插杆,四根第一插杆均插入相对应的插孔内,第一插杆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围挡左侧面正对于剩下的插孔处均固定安装一第二插杆,第二插杆一端均插入剩下的四个插孔内,第二插杆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二定位孔,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交错设置,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相通;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均包括吸能层和可变形层构成,所述吸能层包裹在所述可变形层外,所述吸能层内填充有吸能材料,所述可变性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PC树脂30-80份,ABS树脂19-60份、AS树脂1-10份、纳米二氧化硅1-10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1-1份、多异氰酸酯3-7份、聚丙烯聚丁烯2-7份、耐化学品改性剂0.5-5份、耐热剂5-25份、增韧剂2-10份、阻燃协效剂2-6份、溴系阻燃剂5-25份;所述的A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10W,AN含量为20-35%;所述的ABS橡胶粉的重均分子量为12-50W,粒径为0.2-1.2μm。优选地,固定杆至上而下穿过第二通道、第一定位孔、第一通道和第二定位孔直至延伸至最下端的插孔底面上,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均通过固定杆固定于插孔内。优选地,固定杆上端固定安装一限位块,限位块底面与固定板的顶面相抵,限位块表面上固定安装一手把。优选地,第一围挡右侧面上还设有两个右侧开口的凹槽,固定板正对于该凹槽处均固定安装一凸块,凸块分别插入所述的凹槽内。优选地,第一、第二围挡底面上均固定安装一底座。优选地,所述含氟类添加剂为含有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优选地,所述耐热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或α-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优选地,所述的阻燃协效剂为硼酸锌、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锑酸钠和氧化钼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所述的溴系阻燃剂为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乙烷、2,4,6-三溴三苯氧基-1,3,5-三嗪、亚乙基-(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溴化环氧、四溴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增韧剂的粒径为50-700nm,所述增韧剂的胶含量为40%-90%,所述的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类聚合物、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丁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功能化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二缩三乙二醇双[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润滑剂为硅烷聚合物、硬脂酸锌、硬脂酸酰胺、甲撑双硬脂酸酰胺和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的固定只需插入一根固定杆,大大的增加了安装和拆卸的速度;通过采用缓冲层以及可变形层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围挡的耐冲击度;通过选用超低分子量的AS树脂,提高了耐热ABS的流动性,降低了注塑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引入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作为耐化学品改性剂,在ABS树脂中,该添加剂的迁移效率极高,在制件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即可完全迁移到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和水不相容且具有较强的耐酸碱的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围挡的耐腐蚀性能;通过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提高了围挡的强度;且其具有优良的耐阻燃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安全围挡,包括第一围挡1、第二围挡6和固定杆14,所述第一围挡1和第二围挡6之间设有一固定板7,固定板7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固定板7左侧面与第一围挡1的右侧面相抵,固定板7的右侧面与第二围挡6的左侧面相抵,固定板7上至上而下设有八个插孔16,插孔16的横截面均呈正方形结构设置,插孔16均左右贯穿固定板7,两个相邻的插孔16之间均设有一相通的第一通道8,位于最上端的插孔16上端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道15,第一围挡1右侧面正对于插孔16处固定安装四根第一插杆9,四根第一插杆9均插入相对应的插孔16内,第一插杆9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一定位孔10,第二围挡6左侧面正对于剩下的插孔16处均固定安装一第二插杆11,第二插杆11一端均插入剩下的四个插孔16内,第二插杆11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二定位孔12,第一插杆9和第二插杆11之间交错设置,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15、第一定位孔10和第二定位孔12之间相通。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4至上而下穿过第二通道15、第一定位孔10、第一通道8和第二定位孔12直至延伸至最下端的插孔16底面上,第一插杆9和第二插杆11均通过固定杆固定于插孔16内。固定杆14上端固定安装一限位块4,限位块4底面与固定板7的顶面相抵,限位块4表面上固定安装一手把5。第一围挡1右侧面上还设有两个右侧开口的凹槽3,固定板7正对于该凹槽3处均固定安装一凸块2,凸块2分别插入所述的凹槽3内。第一、第二围挡1、6底面上均固定安装一底座13。所述含氟类添加剂为含有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所述耐热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或α-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所述的阻燃协效剂为硼酸锌、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锑酸钠和氧化钼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所述的溴系阻燃剂为四溴双酚A,十溴二苯乙烷、2,4,6-三溴三苯氧基-1,3,5-三嗪、亚乙基-(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溴化环氧、四溴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韧剂的粒径为50-700nm,所述增韧剂的胶含量为40%-90%,所述的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类聚合物、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用安全围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和固定杆,所述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之间设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固定板左侧面与第一围挡的右侧面相抵,固定板的右侧面与第二围挡的左侧面相抵,固定板上至上而下设有八个插孔,插孔的横截面均呈正方形结构设置,插孔均左右贯穿固定板,两个相邻的插孔之间均设有一相通的第一通道,位于最上端的插孔上端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道,第一围挡右侧面正对于插孔处固定安装四根第一插杆,四根第一插杆均插入相对应的插孔内,第一插杆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围挡左侧面正对于剩下的插孔处均固定安装一第二插杆,第二插杆一端均插入剩下的四个插孔内,第二插杆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二定位孔,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交错设置,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相通;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均包括吸能层和可变形层构成,所述吸能层包裹在所述可变形层外,所述吸能层内填充有吸能材料,所述可变性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PC树脂30‑80份,ABS树脂19‑60份、AS树脂1‑10份、纳米二氧化硅1‑10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1‑1份、多异氰酸酯3‑7份、聚丙烯聚丁烯2‑7份、耐化学品改性剂0.5‑5份、耐热剂5‑25份、增韧剂2‑10份、阻燃协效剂2‑6份、溴系阻燃剂5‑25份;所述的A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10W,AN含量为20‑35%;所述的ABS橡胶粉的重均分子量为12‑50W,粒径为0.2‑1.2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和固定杆,所述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之间设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设置,固定板左侧面与第一围挡的右侧面相抵,固定板的右侧面与第二围挡的左侧面相抵,固定板上至上而下设有八个插孔,插孔的横截面均呈正方形结构设置,插孔均左右贯穿固定板,两个相邻的插孔之间均设有一相通的第一通道,位于最上端的插孔上端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第二通道,第一围挡右侧面正对于插孔处固定安装四根第一插杆,四根第一插杆均插入相对应的插孔内,第一插杆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围挡左侧面正对于剩下的插孔处均固定安装一第二插杆,第二插杆一端均插入剩下的四个插孔内,第二插杆上均设有一上下相通的第二定位孔,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交错设置,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相通;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均包括吸能层和可变形层构成,所述吸能层包裹在所述可变形层外,所述吸能层内填充有吸能材料,所述可变性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PC树脂30-80份,ABS树脂19-60份、AS树脂1-10份、纳米二氧化硅1-10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1-1份、多异氰酸酯3-7份、聚丙烯聚丁烯2-7份、耐化学品改性剂0.5-5份、耐热剂5-25份、增韧剂2-10份、阻燃协效剂2-6份、溴系阻燃剂5-25份;所述的A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10W,AN含量为20-35%;所述的ABS橡胶粉的重均分子量为12-50W,粒径为0.2-1.2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安全围挡,其特征在于:固定杆至上而下穿过第二通道、第一定位孔、第一通道和第二定位孔直至延伸至最下端的插孔底面上,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均通过固定杆固定于插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立安王晓伟吕朋刘娟星刘俊广李延红
申请(专利权)人:路立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