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鱼塘用地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679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鱼塘用地桩,包括地桩本体,地桩本体包括第一桩体、第二桩体、第三桩体,第一桩体、第三桩体、第二桩体外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超强的耐磨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不会污染水质,第二桩体内层采用水泥材质,可以增强地桩的自重,防止地桩由于自重过轻,漂浮在水中;设有液位传感器、PLC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电机,可自动调节地桩的高度,有效防止下雨后太阳能电池板浸泡于水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地桩对桩孔四周的泥土有渗透、挤密作用,提高了地桩周围土的桩侧负摩阻力,使地桩具有较强的承载力、抗拔力、抗水平力,变形小,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鱼塘用地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鱼塘用地桩。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当前化石燃料占能源比例过大,使我国面临着碳排放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利用新型能源。其中,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泛、就地可取、安全无污染等优点,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太阳能分布密度小,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站的建设需要占用巨大的土地面积。因此,对于电能需求量大的我国东部地区,稀缺的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发展的瓶颈。渔光互补是在池塘、水库等养殖水体上方架设光伏板进行发电,同时水下进行养殖的综合生产过程。在同一块土地上既收获电能,又收获水产品,做到一地两用,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渔光互补光伏支架需要用到地桩,传统的地桩高度固定,不可调节,遇到水位上涨的情况,光伏支架就有可能全部浸泡在水中;且传统地桩采用水泥材质,水泥为碱性,会对池塘类的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鱼塘用地桩,高度可自动调节,且绿色环保,对水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的鱼塘用地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的鱼塘用地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桩本体,地桩本体包括第一桩体、第二桩体、第三桩体,第一桩体、第二桩体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三桩体为圆锥形结构,第三桩体与第二桩体为一体设计,第二桩体位于第一桩体、第三桩体之间;第一桩体的上方设有法兰,第一桩体顶部设有钻杆孔,第一桩体下端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为圆柱形结构,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电机,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第一凹槽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转轴的下端部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直径为d1,第二转轴的直径为d2,第一凹槽的直径为d3,2d1<d2<d3,第二转轴下端部固设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第一连接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鱼塘用地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桩本体,地桩本体包括第一桩体、第二桩体、第三桩体,第一桩体、第二桩体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三桩体为圆锥形结构,第三桩体与第二桩体为一体设计,第二桩体位于第一桩体、第三桩体之间;第一桩体的上方设有法兰,第一桩体顶部设有钻杆孔,第一桩体下端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为圆柱形结构,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电机,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第一凹槽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转轴的下端部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直径为d1,第二转轴的直径为d2,第一凹槽的直径为d3,2d1<d2<d3,第二转轴下端部固设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为圆柱形中空结构,第一连接环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环的厚度为d4;第二桩体顶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为圆柱形结构,第二凹槽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第二凹槽上的内螺纹与第一连接环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第二凹槽的开口处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限位块的数量为2个,限位块对称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为d5,限位块的长度为d6,d5-2*d6<d2+2*d4<d5,所述第二桩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液位传感器、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位于液位传感器上方,螺旋叶片位于液位传感器下方;第二桩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圆环、若干个第二圆环,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交替设置,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均为圆环形结构,第一圆环与第二桩体竖直方向的夹角为90°,第一圆环、第二圆环相互平行,第一圆环下方设有斜环,斜环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斜环为圆台形中空结构,第二圆环下方设有斜块,斜块的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新波白凤香陈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