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675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定位,确定待钻孔压灌桩的位置;S2、钻孔灌浆,S3、下插钢筋笼,利用振动杆将钢筋笼垂直插入桩内至设计标高,上提振动杆;S4、二次浇注砼并振捣密实;所述步骤S3中,先制作底部呈圆锥形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上至少有一根主筋上具有沿背离底部的方向设置的延伸部,使所述钢筋笼插入至设计标高时,该延伸部高出桩孔的顶部;钢筋笼下插过程中,对所述钢筋笼的延伸部的上端进行标高抄测,根据延伸部的上端到笼顶的距离,判断钢筋笼的实际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钢筋笼下插施工方便,施工效率较高,便于观测钢筋笼的位置,使钢筋笼下插位置精准,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的涉及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是在长螺旋干钻法基础上发展的压灌混凝土桩成桩技术,该技术是利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在提钻的同时利用混凝土输送泵通过钻杆中心通道,以一定的压力将混凝土压至桩孔中,混凝土灌注到设计标高后,再借助专用的振动设备将钢筋笼插入混凝土中至设计标高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长螺旋钻机压灌成桩工艺由于施工噪声低、设备行走灵活、成桩速度快,对地层适应性强而被广泛应用,能避免软土、砂土地区成桩缩径、断桩的施工质量问题,解决了泥浆污染问题,降低了造价,并可成功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地层的成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笼下插后完全没入混凝土中,无法观测到钢筋笼的位置,容易造成钢筋笼下插不到位,或下插过深,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另外,钢筋笼在下插过程中,一旦出现偏斜,将会造成后续的笼体下插困难,影响施工进度,严重的可能出现笼体在振动杆的引导下斜插入侧壁土层内而出现废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便于观测钢筋笼的位置,使钢筋笼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定位,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桩位投测,确定待钻孔压灌桩的位置;S2、钻孔灌浆,利用桩机钻至预定桩孔深度后压灌混凝土;S3、下插钢筋笼,利用振动杆将钢筋笼垂直插入桩内至设计标高,上提振动杆;S4、二次浇注砼并振捣密实;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先制作底部呈圆锥形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上至少有一根主筋上具有沿背离底部的方向设置的延伸部,使所述钢筋笼插入至设计标高时,该延伸部高出桩孔的顶部;钢筋笼下插过程中,对所述钢筋笼的延伸部的上端进行标高抄测,根据延伸部的上端到笼顶的距离,判断钢筋笼的实际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定位,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桩位投测,确定待钻孔压灌桩的位置;S2、钻孔灌浆,利用桩机钻至预定桩孔深度后压灌混凝土;S3、下插钢筋笼,利用振动杆将钢筋笼垂直插入桩内至设计标高,上提振动杆;S4、二次浇注砼并振捣密实;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先制作底部呈圆锥形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上至少有一根主筋上具有沿背离底部的方向设置的延伸部,使所述钢筋笼插入至设计标高时,该延伸部高出桩孔的顶部;钢筋笼下插过程中,对所述钢筋笼的延伸部的上端进行标高抄测,根据延伸部的上端到笼顶的距离,判断钢筋笼的实际标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筋笼在下插过程中,一旦钢筋笼的实际标高高于设计标高且与设计标高的差值小于100mm时,上提振动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筋笼在下插操作时,先将振动杆穿入钢筋笼内,然后利用吊车将钢筋笼竖直吊起,通过振动杆自重使钢筋笼保持竖直状态,对准孔口进行校正后下放,下放时,先依靠振动锤、振动杆以及钢筋笼的自重实现下沉,待钢筋笼的下沉速度接近零时,启动振动锤通过振动杆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丁大海赵旭才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