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956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以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每个防渗透墙体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流墙,在两个防渗透墙体之间设置有弧形防护架,在两个弧形防流墙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流板,在防流板和弧形防护架之间设置有处理区,处理区与弧形防护架之间设置有初级处理装置,处理区与防流板之间设置有分流处理装置,处理区的顶部设置有外部处理装置,外部处理装置与回流井相连通;避免了设备过大造成的超载运行和超负荷运行,保证了处理的高效和最终处理后的清洁度,提高了处理的最终效果,成本相对降低,并且节能环保,处理后的地下水干净彻底,适用范围广,处理污染物源广,处理快速彻底,处理面积大,处理区域广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Groundwater pollution restor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system, each lateral penetration wa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arc flow wall in the two wal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rc-shaped impermeable protective frame, in the two case of anti arc flow plate fixed flow between the walls, in the case of processing area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ffle and the arc protective frame, a primary treatment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rocessing zone and arc door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hunt processing device processing and anti flow plate, top handle area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processing device, exter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the reflux well connected; overload operation to avoid equipment caused by excessive and overload operation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and final treatment after cleaning, improve the final treatment effect, relatively lower co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fter the treatment of groundwater clean, applicable scope Because of wide pollution sources, fast and complete treatment, large treatment area and wide processing area,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下水污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和全国总供水量的百分之二十来自地下水,我国有四百多个城市开采地下水,北方和西部地区的地下水利用率往往超过供水总量的百分之五十,许多城市高达百分之八十。在部分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地下水往往是唯一的供水源。全国195个城市检测结果表明,百分之九十七的城市地下水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百分之四十的城市地下水严重污染。北方十七个省会城市中十六个污染趋势加重,南方四十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在一些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危及到供水安全。地下水污染的类型繁多,涉及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采矿业污染、自然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因素。目前处理地下水污染的方法众多,可渗透反应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可渗透反应墙是一个被动的填充有活性反应介质的原位处理区,当地下水中的污染组分流经该活性介质时能够被降解或固定,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其修复机理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种,主要包括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按反应性质可分为吸附反应墙、沉淀反应墙、氧化还原墙以及降解反应墙。该修复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就地修复,工程设施较简单,不需要任何外加动力装置,以及地面处理设施;能够达到对多数污染物的去除作用,且活性反应介质消耗很慢,可长期有效地发挥修复效能;经济成本低,除初期安装和长期监测以便观察修复效果外,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可根据含水层的类型;含水层的水力学参数、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高低等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但是目前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在使用时仍然遇到了很多有待改进之处,具体反映在:首先,对污染物的处理单一性,处理能力和处理范围不广泛;其次,处理地下水污染时,设备对污染水的处理效率较低,影响处理的最终结果,导致处理不干净;再次,处理的反应时间较长,水处理不彻底,有些直接排放到地下水内的上油性污染浮物处理不彻底;另外还出现涉及范围和面积较小、处理环带较窄、处理区域狭小、不能处理深层水污染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节能环保,处理干净彻底,适用范围广,处理污染物源广,处理快速彻底,处理面积大,处理区域广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节能环保,处理干净彻底,适用范围广,处理污染物源广,处理快速彻底,处理面积大,处理区域广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水地下层并与水流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防渗透墙体,所述的每个防渗透墙体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流墙,在两个防渗透墙体之间设置有弧形防护架,在两个弧形防流墙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流板,在防流板和弧形防护架之间设置有处理区,处理区与弧形防护架之间设置有初级处理装置,处理区与防流板之间设置有分流处理装置,处理区的顶部设置有外部处理装置,外部处理装置与回流井相连通。所述的初级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弧形防护架外侧的第一渗透网、第二渗透网与第三渗透网,在第一渗透网和第二渗透网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处理层,在第二渗透网与第三渗透网之间填充有灰岩碎石处理层;所述的分流处理装置活动安装在防流板内侧的移动板,移动板的顶部与升降台的底部相连接,升降台底部的地平面上安装有液压升降杆,在防流板和移动板上分别开设有溢流孔和错位孔;所述的外部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区内的吸水软管,吸水软管与顶部吸水泵相连接,顶部吸水泵通过管道与含油废水处理池相连接,含油废水处理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澄清池相连接,澄清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回流井相连接。所述的弧形防护架的形状为半圆形结构,弧形防护架的两端与两个防渗透墙体的端面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防流墙的形状均为弧形结构,两个弧形防流墙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两个防渗透墙体的端面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处理区为半圆弧形槽状结构,弧形防护架的圆心与弧形防流墙的圆心为同一点。所述的防流板的两端与两个弧形防流墙固定连接,防流板的中线与弧形防护架的中线相互平行,所述的移动板的长度不低于防流板的长度,移动板的宽度以及厚度与防流板的宽度以及厚度均相等,所述的溢流孔和错位孔的孔径相等,移动板是能够随着升降台上下移动的板状结构。所述的防渗透墙体和弧形防流墙均是采用混凝土制成的纵向结构体,所述的弧形防护架是采用防锈钢材制成的网格式支撑结构,所述的第一渗透网、第二渗透网与第三渗透网均采用塑料网制成。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池是采用混凝土制成的池体,在含油废水处理池内填充有滤料层,该滤料层是由重量百分比为百分之五十的纤维球滤料和重量百分比为百分之五十的核桃壳滤料混合制备而成的,所述的澄清池的底部设置有阀门,阀门的一侧与澄清池相连接,阀门的另一侧与回流井相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对地下水中杂质颗粒、重金属以及含油废水的处理,实现对直接排放至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高效处理,并且本技术可以串联设置,每组系统通入成本低,可以局部进行操控处理,避免了设备过大造成的超载运行和超负荷运行,保证了处理的高效和最终处理后的清洁度,提高了处理的最终效果,成本相对降低,并且节能环保,处理后的地下水干净彻底,适用范围广,处理污染物源广,处理快速彻底,处理面积大,处理区域广,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流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所示,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水地下层并与水流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防渗透墙体1,所述的每个防渗透墙体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流墙2,在两个防渗透墙体1之间设置有弧形防护架3,在两个弧形防流墙2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流板10,在防流板10和弧形防护架3之间设置有处理区19,处理区19与弧形防护架3之间设置有初级处理装置,处理区19与防流板10之间设置有分流处理装置,处理区19的顶部设置有外部处理装置,外部处理装置与回流井15相连通。所述的初级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弧形防护架3外侧的第一渗透网4、第二渗透网5与第三渗透网6,在第一渗透网4和第二渗透网5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处理层20,在第二渗透网5与第三渗透网6之间填充有灰岩碎石处理层21;所述的分流处理装置活动安装在防流板10内侧的移动板9,移动板9的顶部与升降台7的底部相连接,升降台7底部的地平面上安装有液压升降杆8,在防流板10和移动板9上分别开设有溢流孔18和错位孔17;所述的外部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区19内的吸水软管11,吸水软管11与顶部吸水泵12相连接,顶部吸水泵12通过管道与含油废水处理池13相连接,含油废水处理池13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澄清池14相连接,澄清池14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回流井15相连接。所述的弧形防护架3的形状为半圆形结构,弧形防护架3的两端与两个防渗透墙体1的端面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防流墙2的形状均为弧形结构,两个弧形防流墙2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两个防渗透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水地下层并与水流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防渗透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防渗透墙体(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流墙(2),在两个防渗透墙体(1)之间设置有弧形防护架(3),在两个弧形防流墙(2)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流板(10),在防流板(10)和弧形防护架(3)之间设置有处理区(19),处理区(19)与弧形防护架(3)之间设置有初级处理装置,处理区(19)与防流板(10)之间设置有分流处理装置,处理区(19)的顶部设置有外部处理装置,外部处理装置与回流井(15)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水地下层并与水流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防渗透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防渗透墙体(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流墙(2),在两个防渗透墙体(1)之间设置有弧形防护架(3),在两个弧形防流墙(2)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流板(10),在防流板(10)和弧形防护架(3)之间设置有处理区(19),处理区(19)与弧形防护架(3)之间设置有初级处理装置,处理区(19)与防流板(10)之间设置有分流处理装置,处理区(19)的顶部设置有外部处理装置,外部处理装置与回流井(15)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弧形防护架(3)外侧的第一渗透网(4)、第二渗透网(5)与第三渗透网(6),在第一渗透网(4)和第二渗透网(5)之间填充有活性炭处理层(20),在第二渗透网(5)与第三渗透网(6)之间填充有灰岩碎石处理层(21);所述的分流处理装置活动安装在防流板(10)内侧的移动板(9),移动板(9)的顶部与升降台(7)的底部相连接,升降台(7)底部的地平面上安装有液压升降杆(8),在防流板(10)和移动板(9)上分别开设有溢流孔(18)和错位孔(17);所述的外部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区(19)内的吸水软管(11),吸水软管(11)与顶部吸水泵(12)相连接,顶部吸水泵(12)通过管道与含油废水处理池(13)相连接,含油废水处理池(13)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澄清池(14)相连接,澄清池(14)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回流井(1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学然张霞牛云峰田好敏蒋宇峰刘孟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