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956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水口、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的污水处理器、与污水出口连通的排污管、与清水出口连通的沉淀池、与沉淀池连通的储水箱、以及与储水箱连接的出水机构平。将污水处理器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沉淀池再次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水通入储水箱中进行存储,供地表植物进行灌溉;另外,安全板的设置使得在暴雨或者大规模人为排水时能够实现快速排泄,保证路面干净。

Pavement sewage treatment and coll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ad sewage treatment and coll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a sewage outlet and water outlet of the sewage processor, and sewage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a drain pipe, and the water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sedimentation tank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nd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outlet mechanism of flat. The sewage processor treated sewage by sedimentation purification again, and then purified water stored into the storage tank, for surface irrigation plants; in addition, the safety board is enabling rapid excretion in the rain or large-scale man-made drainage, ensure road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变得十分有限,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保护水资源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已经迫在眉睫。公园内,路面上的污水来源于雨水,积水与淤泥、空气中杂质、路面污染物等形成的混合液体,其特点在于杂质多,成分杂。污水处理厂对浑水终端进行过滤需要大量时间,所以就地收集、处理并使用污水更为快捷方便,将路面上处理好的污水直接对路边园林植物进行浇灌,能融入此地的生态循环。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409820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道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金属外壳,所述外壳呈扁平状;所述装置前后端设置有过渡面,所述前后过渡面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进水通道连通;所述装置中间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盖板;所盖板底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部与装置内部抵接。该技术结构简单,能进行简单的过滤作用。但是上述专利中的装置不能有效收集处理后的水,对其进行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能够收集处理后的水并对收集后的水进行循环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水口、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的污水处理器、与所述污水出口连通的排污管、与所述清水出口连通的沉淀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储水箱、以及与所述储水箱连接的出水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污水处理器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污水出口进入排污管,处理后的清水通过清水口进入沉淀池中进行二次处理,沉淀池中处理后的清水最后在储水箱中存储,再通过出水机构将处理后的清水进行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器包括呈中空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一侧开设有若干筛孔,所述外壳内侧于筛孔的下端位置固定设置了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远离筛孔的一端不与外壳连接,所述外壳内部与筛孔相对一侧于第一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靠近筛孔的一端不与外壳连接,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外壳内部于滤网的下方分为污水腔和清水腔,其中,靠近筛孔的为污水腔,所述污水腔和清水腔的下端分别开设有所述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孔先进行第一层过滤作用,将树叶、石子等大颗粒物体挡在外壳外,污水进入外壳内部后,在第一隔板的导流作用下将污水送至滤网上,由滤网进行第二层过滤,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污水腔并通过污水腔的污水出口排出;过滤后得到的清水进入清水腔中通过清水出口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呈波浪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经过滤网的过滤作用,水流直接进入清水腔,杂质沿着滤网滑落至圆弧底侧;当有大量水流进入外壳内,由于滤网的表面来不及过滤,水流将沿着滤网将水从污水腔排出,同时带走积聚在滤网上的杂质,提高了漂流的速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滤网沿着第二隔板截面的长度方向于排污口的上下方与第二隔板滑移连接,且所述滤网上设置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在自然状态下使滤网位于排污口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网表面堆积过多杂质,从而阻塞滤网上的网孔时,水量压动滤网下方弹性机构,使得滤网向下运动,水流带走杂质从排污口流入污水腔,最终汇入排污管。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一端与滤网固定连接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第二隔板和/或外壳内,所述弹性件在自然状态下使滤网位于排污口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网上的杂质开始影响过滤作用时,滤网受到更大的压力,弹性件将会产生弹性形变,使得活动杆向下活动从而露出排污口,将杂质随着污水排入污水腔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污水腔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排水的溢流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暴雨倾临或者人为大量排水时,为了加快装置的排水速度,溢流装置直接打开将水引导入排污腔,最终直接汇入排污管。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隔板上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一端铰接设置有安全板,所述安全板和第一隔板中间连接有弹性钢片,所述弹性钢片在自然状态下使安全板与第一隔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排量正常时,安全板关闭;受压过大时,安全板开启进行泄流。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路面接触一侧设置有集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往低处流,通过集水槽主动收集水量。进一步的,所述筛孔的截面呈蜂窝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孔能起到第一层过滤作用,蜂窝状设置的筛孔使得外壳表面受力的情况下更为稳固。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与储水箱连通的喷头,所述喷头与储水箱之间通过水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从喷头中喷出,可直接对地表植物进行灌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将污水处理器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沉淀池再次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水通入储水箱中进行存储,供地表植物进行灌溉;另外,安全板的设置使得在暴雨或者大规模人为排水时能够实现快速排泄,保证路面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示意图;图2为污水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污水处理器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污水处理器的剖面示意图。1、排污管;2、沉淀池;3、储水箱;4、外壳;5、筛孔;6、第一隔板;7、滤网;8、第二隔板;9、污水腔;10、清水腔;11、排污口;12、活动杆;13、弹性件;14、安全板;15、弹性钢片;16、集水槽;17、喷头;18、水泵;19、污水处理器;20、路面;21、清水管;22、污水管;23、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参照图1,包括设置在路面20上的污水处理器19,污水处理器19上设置有进水口、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路面20上的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污水处理器19内部进行处理后,有杂质的部分通过污水出口排出并通过污水管22排入排污管1中集中处理;清水通过清水出口排出并通过清水管21排入沉淀池2中进行沉淀,之后将沉淀处理后的清水排至储水箱3中进行存储。存储箱中的水通过水泵18后,将储水箱3中的水通过喷头17对地表植物进行灌溉。路面20上的污水经处理后,将清水在储水箱3中进行存储以对地表植物进行灌溉;同时污水排至排污管1中进行集中处理,能够对污水进行综合、有效的处理。参照图2,污水处理器19包括呈中空设置的外壳4,该外壳4呈长方体设置,并在外壳4一侧的上端开设了若干呈蜂窝状的筛孔5(筛孔5即为上述的进水口),筛孔5能起到第一层过滤作用,过滤树叶、石子等不溶物;将筛孔5呈蜂窝状设置使得外壳4表面受力时更为稳固。与筛孔5同侧壁的另一边凸出,凸出体面向筛孔5的一侧有半圆形的集水槽16,集水槽16外侧与路面20(见图1)抵接,集水槽16内侧低于路面20,方便主动收集路面20积水。参照图3,在外壳4内侧于筛孔5的下端位置固定设置了第一隔板6,第一隔板6远离筛孔5的一端不与外壳4连接,形成一出水口;外壳4内部与筛孔5相对一侧于第一隔板6的下方设置有呈波浪形的滤网7,滤网7靠近筛孔5的一端不与外壳4连接,且滤网7的活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进水口、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的污水处理器(19)、与所述污水出口连通的排污管(1)、与所述清水出口连通的沉淀池(2)、与所述沉淀池(2)连通的储水箱(3)、以及与所述储水箱(3)连接的出水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进水口、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的污水处理器(19)、与所述污水出口连通的排污管(1)、与所述清水出口连通的沉淀池(2)、与所述沉淀池(2)连通的储水箱(3)、以及与所述储水箱(3)连接的出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器(19)包括呈中空设置的外壳(4),所述外壳(4)一侧开设有若干筛孔(5),所述外壳(4)内侧于筛孔(5)的下端位置固定设置了第一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6)远离筛孔(5)的一端不与外壳(4)连接,所述外壳(4)内部与筛孔(5)相对一侧于第一隔板(6)的下方设置有滤网(7),所述滤网(7)靠近筛孔(5)的一端不与外壳(4)连接,所述外壳(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隔板(8),所述第二隔板(8)将外壳(4)内部于滤网(7)的下方分为污水腔(9)和清水腔(10),其中,靠近筛孔(5)的为污水腔(9),所述污水腔(9)和清水腔(10)的下端分别开设有所述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7)呈波浪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路面污水处理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8)上开设有排污口(11),所述滤网(7)沿着第二隔板(8)截面的长度方向于排污口(11)的上下方与第二隔板(8)滑移连接,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利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升源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