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方法和预制墙体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160914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而成的模具框架,在模具框架内设置有特定的内模板和内模块,构造出了与灌注的混凝土分隔的现浇区域,使得双层叠合墙能够一体成型,减少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墙体的制作时间,节约了成本,所得到的预制墙体尤其是叠合墙体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相应提供了该使用该模具的预制墙体浇筑方法以及得到的预制墙体结构。

Composite mold for pouring prefabricated wall, pouring method and prefabricated wall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bined mold for casting prefabricated wall, the combined mould comprises a mould frame template enclosed in the mold frame, is arranged within a specific template and within the module, construct the cast-in-place concrete area separated from the double layered wall can make one molding, reduce construction process, shorten the production time of the wall, save the cost, the prefabricated wall, especially whole laminated wall better, higher strength.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ecast wall casting method using the die and a prefabricated wall structure ob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方法和预制墙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使用该模具的浇筑方法和得到的预制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叠合墙(双皮墙)通常包括两层相互之间留有间隔的预制墙体。在预制墙体内分布有横纵交错的钢筋。现有的叠合墙的制造方法是先在模具内铺设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或基本凝固后形成第一面预制墙体,然后在另一模具中铺设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在第二片混凝土凝固前将第一片达到强度的墙体翻转,桁架筋和其他预埋等压入第二墙体,使两片墙体组合一起。这种制造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制造时需要分别制造两面墙体,待凝固后再组装在一起,无法一体成型,施工工序繁琐,耗时长。第二,由于两面墙体是后拼接的,整体性差,导致强度下降。第三,目前组合两片预制墙体时需要借助专用设备,此类设备价格昂贵,间接增加了使用叠合墙建筑的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使用该模具的浇筑方法和得到的预制墙体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浇筑方法和预制墙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成的矩形的模具框架,所述模具框架其中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外模板横向设置至少一个插孔(5),该两个外模板的插孔(5)数量相等,位置彼此相对应,所述两个具有插孔(5)的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1),其余两个外模板为第二外模板(2),所述组合式模具设有通过所述插孔(5)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的至少一个内模块(3),以及至少一个内模板(4),该内模板(4)长度与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内模板(4)水平铺设在所述模具框架内,一侧与所述内模块(3)顶部相搭接,所述内模板(4)与所述内模块(3)构造出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模具框架内且...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5 CN 20171041410021.一种用于浇筑预制墙体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模具包括外模板围合成的矩形的模具框架,所述模具框架其中两个彼此相对置的外模板横向设置至少一个插孔(5),该两个外模板的插孔(5)数量相等,位置彼此相对应,所述两个具有插孔(5)的外模板为第一外模板(1),其余两个外模板为第二外模板(2),所述组合式模具设有通过所述插孔(5)贯穿所述组合式模具的至少一个内模块(3),以及至少一个内模板(4),该内模板(4)长度与所述两个第一外模板(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内模板(4)水平铺设在所述模具框架内,一侧与所述内模块(3)顶部相搭接,所述内模板(4)与所述内模块(3)构造出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模具框架内且与灌入所述模具框架内的混凝土相隔离的现浇区域(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5)至设有该插孔(5)的所述第一外模板(1)两个长边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3)插入所述插孔(5)内时可沿所述插孔(5)的边缘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3)插入所述插孔(5)内时可以所述插孔(5)中心为轴沿所述插孔(5)的边缘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5)为圆形,所述内模块(3)插入所述插孔(5)内时可以所述插孔(5)中心为轴沿所述插孔(5)的边缘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设有固定销(6),用于固定插入所述插孔(5)的所述内模块(3)。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模具设置多个内模块(3)、内模板(4),所述多个内模板(4)彼此相间隔地水平铺设在所述模具框架内,所述内模板(4)两侧分别与彼此相邻的两个内模块(3)顶部相搭接,所述内模板(4)与支撑该内模板(4)的两个所述内模块(3)构造出多个与灌入所述模具框架内的混凝土相隔离的现浇区域(11)。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模具设置多个内模块(3)、内模板(4),所述多个内模板(4)彼此相间隔地水平铺设在所述模具框架内,其中一个所述内模板(4)其一侧与所述内模块(3)顶部相搭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外模板(2)相搭接,其余所述内模板(4)两侧分别与彼此相邻的两个内模块(3)顶部相搭接,所述内模板(4)与支撑该内模板(4)的两个所述内模块(3),以及所述内模板(4)与支撑该内模板(4)的所述内模块(3)、第二外模板(2)构造出多个与灌入所述模具框架内的混凝土相隔离的现浇区域(11)。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模具设置多个内模块(3)、内模板(4),所述多个内模板(4)彼此相间隔地水平铺设在所述模具框架内,其中两个所述内模板(4)其一侧分别与两块所述第二外模板(2)相搭接,另一侧分别搭接在与两块所述第二外模板(2)相邻的所述内模块(3)的顶部,其余所述内模板(4)两侧分别与彼此相邻的两个内模块(3)顶部相搭接,所述内模板(4)与支撑该内模板(4)的两个所述内模块(3),以及所述内模板(4)与支撑该内模板(4)的所述内模块(3)、第二外模板(2)构造出多个与灌入所述模具框架内的混凝土相隔离的现浇区域(1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模板(2)设有支座销(7),所述内模板(4)一侧通过该支座销(7)与所述第二外模板(2)相搭接。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第二外模板(2)均设有支座销(7),所述内模板(4)一侧通过该支座销(7)与所述第二外模板(2)相搭接。12.一种使用组合式模具浇筑预制墙体结构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起石海青李洋倪特福张建君曹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绿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