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猛专利>正文

一种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817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固定轨道装置,连接在轨道装置上的滑动复合装置及足部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医师指导下,患者自主功能康复训练,尤其对于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能够更简易的实行自主家庭康复训练过程,提升患者功能训练的依从性。并且,通过上肢拉力辅助膝关节屈伸运动,提升康复训练效果,对于术后患肢功能快速恢复具有较大帮助。

Autonomous lower limb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exercis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nomous lower limb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exerciser, comprising a fixed track device, a sliding composite device and a foot fixing device, which are connected on the rai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chiev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doctors, autonom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can be more easy to implement independent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cess, improve patient compliance function training. Moreover,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y assisting the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through the upper limb tension, so as to rapidly restore the limb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下肢功能康复训练的腿部器械。
技术介绍
下肢康复训练是下肢功能障碍或者下肢术后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的重要过程。传统的下肢康复训练多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康复,但存在消耗相关康复人员人力,康复成本较高以及康复过程不够便利等不足之处。因此,需要研发能够方便患者及康复人员的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械。膝关节被动屈膝装置(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是一种通过连续被动活动下肢关节以达到患肢的功能锻炼及康复,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下肢手术,如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韧带修补及膝关节内骨折等手术后的功能康复过程。但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应用CPM进行下肢手术术后的功能康复容易导致关节内出血,肿胀与疼痛,甚至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DenisM,MoffetH,CaronF,etal.Effectivenessofcontinuouspassivemotionandconventionalphysicaltherapyaftertotalkneearthroplasty: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PhysTher,2006,86(2):174-185)。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能够实现患者主动完成下肢关节屈伸活动的康复训练,降低传统被动功能训练引起的不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肢功能康复训练的腿部器械,尤其应用于下肢手术后的功能康复,实现在医师指导下,患者能够自主完成的并且便捷的下肢康复功能训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轨道装置,滑动复合装置及足部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轨道装置上设有轨道,所述滑动复合装置下方设有与轨道相配合的滑块,滑块能够使滑动复合装置与固定轨道装置发生相对滑动,所述足部固定装置安装在滑动复合装置上,足部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者足部,并且通过足部固定装置将患者足部与滑动复合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滑动复合装置上设置有牵拉绳,用于外力辅助下拉动滑动复合装置在固定轨道装置上进行滑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轨道装置包括承载固定装置的固定基板,两条平行导轨,限制块及固定环构成,所述的限制块分别位于两条导轨末端,用于限制所述滑动复合装置滑动范围,所述固定环位于固定基板末端,用于固定整个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滑动复合装置包括滑块,连接水平板,连接垂直板,滚轴及牵拉绳构成,所述的滑动复合装置通过各两组滑块与两条平行导轨相连接,连接水平板固定于滑块上方,滚轴位于连接垂直板之间,两条牵拉绳与滚轴相连,用于外力辅助下肢活动训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足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扣,足底板及粘扣带构成,所述足底板通过连接扣与滑动复合装置的滚轴连接,粘扣带位于足底板表面,用于固定脚面。具体的,所述的两条平行导轨的长度范围为70-100cm,两条平行导轨间距为15-25cm。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一种下肢功能康复锻炼的器械,本技术能够实现在医师指导下,患者自主功能康复训练,尤其对于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能够更简易的实行自主家庭康复训练过程,提升患者功能训练的依从性。并且,通过上肢拉力辅助膝关节屈伸运动,能够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对于术后患肢功能快速恢复具有较大帮助。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的示意图1。附图2为本技术的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的示意图2。附图3为本技术的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号:1.固定基板,2.导轨,3.限制块,4.固定环,5.滑块,6.连接水平板,7.连接垂直板,8.滚轴,9.牵拉绳,10.连接扣,11.足底板,12.粘扣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此处所举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如附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固定轨道装置,连接在轨道装置上的滑动复合装置及足部固定装置构成。所述固定轨道装置包括固定基板1,平行固定于基板上的直线导轨2,导轨的末端为限制块3及用于固定装置的位于固定基板末端的固定环4;滑动复合装置包括连接于导轨上的滑块5,固定在滑块上的连接水平板6,与水平板垂直的位于水平板两侧的连接垂直板7,滚轴8及连接于滚轴的牵拉绳9;足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滚轴与足底板的连接扣10,足底板11及用于固定足踝的粘扣带12;所述的足底板在运动过程中与垂直面的夹角为α。所述的两条平行导轨2的长度为80cm,间距为20cm。本技术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将患肢的足踝部通过粘扣带12固定于足部固定装置,患者自主进行屈伸膝关节运动,由于器械利用滚轴8连接滑动复合装置与足部固定装置,允许患者足踝在运动过程发生与垂直面发生角度的变化;本技术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设置有牵拉绳9,对于膝关节置换术后肌力不足的患者,能够通过上肢的辅助牵拉实现膝关节屈伸角度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满意的膝关节活动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轨道装置,滑动复合装置及足部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轨道装置上设有轨道,所述滑动复合装置下方设有与轨道相配合的滑块,能够使滑动复合装置与固定轨道装置发生相对滑动,所述足部固定装置安装在滑动复合装置上,足部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者足部,并通过足部固定装置将患者足部与滑动复合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滑动复合装置上设置有牵拉绳,用于外力辅助下拉动滑动复合装置在固定轨道装置上进行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轨道装置,滑动复合装置及足部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轨道装置上设有轨道,所述滑动复合装置下方设有与轨道相配合的滑块,能够使滑动复合装置与固定轨道装置发生相对滑动,所述足部固定装置安装在滑动复合装置上,足部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者足部,并通过足部固定装置将患者足部与滑动复合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滑动复合装置上设置有牵拉绳,用于外力辅助下拉动滑动复合装置在固定轨道装置上进行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轨道装置由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猛
申请(专利权)人:范猛鲍哲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