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警示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66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警示伞,包括伞体以及底座,伞体有伞面、龙骨以及伞杆构成,其中龙骨分别固定连接伞杆与伞面,所述底座上设有伞杆固定块,伞杆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伞把插孔,且伞杆固定块的底部一侧边采用合页与底座活动连接,因此整个伞杆固定块可以实现翻动,从而实现整体伞体的摆放角度调节,整体调节非常的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际使用时,整个伞体可以放在车后侧实现车辆临时停靠时的警示装置,整体角度调节方便,放置位置可以实现方便更改,而且整个伞体可以与底座快速分离,整体又可以实现单独的使用,因此使用方便,同时功能更加独特。

Safety warning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fety warning umbrella, comprising an umbrella body and a base, an umbrella body with an umbrella surface, and the umbrella rod keel, keel which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mbrella rod and the umbrella surfac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umbrella rod fixing block, an umbrella rod fixed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umbrella of the jack and the bottom one side of the edge of the umbrella rod fixed block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hinge, so the umbrella rod fixed block can be turned, so a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the umbrella body angle adjustment, the overall adjustment is very convenient, the utility model is actually used, the umbrella body can be placed in the car behi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mporary vehicle warning device when docked. The overall angle adjustment is convenient, the position change can be achieved easily, and the umbrella body can quickly separated from the base, the whole can achieve separate use, so easy to use, at the same time. Can be more uniq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警示伞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警示伞。
技术介绍
警示牌是汽车上的常规应急装备,外观一般呈三角形状态,所以又称为三角警示牌。警示牌必须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动反光体。原理是车主在路上遇到突发交通事故时,利用警示牌的反光性能,提醒其它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现有的车辆用警示牌在不使用时不仅占用储放空间,整体的功能性也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警示伞,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警示伞,包括伞体以及底座,伞体有伞面、龙骨以及伞杆构成,其中龙骨分别固定连接伞杆与伞面,所述底座上设有伞杆固定块,伞杆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伞把插孔,且伞杆固定块的底部一侧边采用合页与底座活动连接,因此整个伞杆固定块可以实现翻动,从而实现整体伞体的摆放角度调节,整体调节非常的方便;所述伞面的外表面喷涂有荧光警示标;所述伞杆采用伸缩杆结构,伞杆由外套杆部和设于外套杆部内侧的伸缩部构成,其中伞杆的伸缩部由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构成,其中第一直杆固定连接龙骨,第二直杆活动连接伸缩杆的外套杆部;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因此整个伸缩部也可以实现折叠,从而整体亦可以实现局部角度调节以及便于整体收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链的销轴上安装有锁紧螺母,利用锁紧螺母实现整体的锁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杆中的外套杆部的底端位置固定套接有伞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采用方板状结构,且底座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整体稳定性更加出色。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杆固定块采用工程塑料材质制成,整体材质轻,同时强度更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际使用时,整个伞体可以放在车后侧实现车辆临时停靠时的警示装置,整体角度调节方便,放置位置可以实现方便更改,而且整个伞体可以与底座快速分离,整体又可以实现单独的使用,因此使用方便,同时功能更加独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伞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伞面;2.龙骨;3.伞杆;4.伞杆固定块;5.合页;6.底座;7.荧光警示标;8.伞把插孔;9.第一直杆;10.第二直杆;11.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安全警示伞,包括伞体以及底座6,伞体有伞面1、龙骨2以及伞杆3构成,其中龙骨2分别固定连接伞杆3与伞面1,所述底座6上设有伞杆固定块4,伞杆固定块4的上表面设有伞把插孔8,且伞杆固定块4的底部一侧边采用合页5与底座6活动连接,因此整个伞杆固定块4可以实现翻动,从而实现整体伞体的摆放角度调节,整体调节非常的方便;所述伞面1的外表面喷涂有荧光警示标7;所述伞杆3采用伸缩杆结构,伞杆3由外套杆部和设于外套杆部内侧的伸缩部构成,其中伞杆3的伸缩部由第一直杆9和第二直杆10构成,其中第一直杆9固定连接龙骨2,第二直杆10活动连接伸缩杆的外套杆部;第一直杆9与第二直杆10之间通过铰链11活动连接,因此整个伸缩部也可以实现折叠,从而整体亦可以实现局部角度调节以及便于整体收纳。所述铰链11的销轴上安装有锁紧螺母,利用锁紧螺母实现整体的锁紧。所述伞杆3中的外套杆部的底端位置固定套接有伞把。所述底座6采用方板状结构,且底座6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整体稳定性更加出色。所述伞杆固定块4采用工程塑料材质制成,整体材质轻,同时强度更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实际使用时,整个伞体可以放在车后侧实现车辆临时停靠时的警示装置,整体角度调节方便,放置位置可以实现方便更改,而且整个伞体可以与底座6快速分离,整体又可以实现单独的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全警示伞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警示伞,包括伞体以及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伞体由伞面(1)、龙骨(2)以及伞杆(3)构成,其中龙骨(2)分别固定连接伞杆(3)与伞面(1),所述底座(6)上设有伞杆固定块(4),伞杆固定块(4)的上表面设有伞把插孔(8),且伞杆固定块(4)的底部一侧边采用合页(5)与底座(6)活动连接;所述伞面(1)的外表面喷涂有荧光警示标(7);所述伞杆(3)采用伸缩杆结构,伞杆(3)由外套杆部和设于外套杆部内侧的伸缩部构成,其中伞杆(3)的伸缩部由第一直杆(9)和第二直杆(10)构成,其中第一直杆(9)固定连接龙骨(2),第二直杆(10)活动连接伸缩杆的外套杆部;第一直杆(9)与第二直杆(10)之间通过铰链(11)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警示伞,包括伞体以及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伞体由伞面(1)、龙骨(2)以及伞杆(3)构成,其中龙骨(2)分别固定连接伞杆(3)与伞面(1),所述底座(6)上设有伞杆固定块(4),伞杆固定块(4)的上表面设有伞把插孔(8),且伞杆固定块(4)的底部一侧边采用合页(5)与底座(6)活动连接;所述伞面(1)的外表面喷涂有荧光警示标(7);所述伞杆(3)采用伸缩杆结构,伞杆(3)由外套杆部和设于外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仕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厚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