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856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2)浸种前处理;(3)浸种时处理;(4)催芽后播种。经过实验,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供的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对香椿种子的出苗率有了进一步提高,种子出苗率高达99.2%以上,同时,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待种子出苗后,香椿幼苗对病害的抵抗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出苗后90天内。幼苗病害发生率仅为5.1%以下,而使用现有技术栽培出的香椿幼苗,90天内病害发生率高达13.2,可见,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病害防治药剂的使用,使得香椿的品质进一步提高。

Seed treatment method for Chinese toon stunting cultiv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the seeds of Toona sinensis dwarfing cultivatio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seed pretreatment; (2) soaking pretreatment; (3) soaking treatment; (4) germination after sowing.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seed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oon dwarfing cultivatio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Toona sinensis seed germination rate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99.2%,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to be treated seeds,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resistance of Toona sinensis the diseas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in 90 days after emergence. Seedling disease incidence rate is only 5.1%, while the use of existing technology cultivated seedlings of Toona sinensis, within 90 days of disease incidence rate is as high as 13.2, so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use of disease control agents, which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oona sinen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香椿,楝科香椿属,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香椿嫩芽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脆嫩多汁、色泽鲜美、具有独特的浓郁香气、味美可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群众喜爱的一种木本蔬菜。由于香椿是一种高大的乔木,为了更加方便获取香椿嫩芽,需采取矮化栽培措施。在香椿矮化栽培过程中,香椿种子往往只经过简单浸种就进行播种,这样会导致香椿种子出苗率不高、幼苗抗病能力不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2)浸种前处理将处理好的种子平铺于容器上,然后向种子表面喷洒药液,每kg种子喷洒量300-500mL,然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扎紧,将种子置于环境温度20-25℃、避光的室内放置120-150分钟,然后揭膜,使用清水将种子淘洗干净并沥干;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所述药液和种子的使用比例,避免了使用过多所述药液而导致的种子萌发活性降低甚至死亡的副作用,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避免了药液有效成分的挥发,同时种子吸收了合适量的所述药液的有效成分,充分刺激种子有关抗逆性和抗病性基因的表达,达到提高种子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的效果,同时,经过处理后的种子,种胚处细胞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有助于后续浸种操作,进一步保证了种子的出苗率;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水溶液100-120份、蛋氨酸0.5-0.8份、苯丙氨酸1-1.2份、精氨酸1.5-1.8份、氯化钠0.1-0.2份、碳酸氢钠0.3-0.4份、过磷酸钙0.1-0.3份混合后制得溶液A;B按质量份数计,取艾叶15-20份、荷叶5-8份洗净后切碎,加水50-70份、共同熬煮15-20分钟后,过滤除杂,得滤液,将滤液加入板蓝根冲剂0.2-0.3份,混合均匀后制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溶液B按质量比3:1混合后即得所述药液;(3)浸种时处理在清水浸种时,先将种子使用清水浸泡20-24小时,再使用搅拌方法去除种子上的翅翼,能避免先去除翅翼时伤到种胚;(4)催芽后播种。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种子预处理,方法为:优选良种,然后将种子晒干后使用35-40℃热水淘洗2-3次后,再自然阴干,有助于种子翅翼脱落。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水溶液100份、蛋氨酸0.5份、苯丙氨酸1份、精氨酸1.5份、氯化钠0.1份、碳酸氢钠0.3份、过磷酸钙0.1份混合后制得溶液A;B按质量份数计,取艾叶15份、荷叶5份洗净后切碎,加水50份、共同熬煮15分钟后,过滤除杂,得滤液,将滤液加入板蓝根冲剂0.2份,混合均匀后制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溶液B按质量比3:1混合后即得所述药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在浸种前将种子平铺于容器上,然后向种子表面喷洒药液,再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扎紧,可以有效控制所述药液和种子的使用比例,避免了使用过多所述药液而导致的种子萌发活性降低甚至死亡的副作用,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避免了药液有效成分的挥发,同时种子吸收了合适量的所述药液的有效成分,充分刺激种子有关抗逆性和抗病性基因的表达,达到提高种子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的效果,同时,经过处理后的种子,种胚处细胞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有助于后续浸种操作,进一步保证了种子的出苗率;然后使用所述浸种液浸种,再一次保证了种子的出苗率和抗病能力。经过实验,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提供的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对香椿种子的出苗率有了进一步提高,种子出苗率高达99.2%以上,同时,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待种子出苗后,香椿幼苗对病害的抵抗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出苗后90天内。幼苗病害发生率仅为5.1%以下,而使用现有技术栽培出的香椿幼苗,90天内病害发生率高达13.2,可见,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少病害防治药剂的使用,使得香椿的品质进一步提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2)浸种前处理将处理好的种子平铺于容器上,然后向种子表面喷洒药液,每kg种子喷洒量300mL,然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扎紧,将种子置于环境温度20-25℃、避光的室内放置120分钟,然后揭膜,使用清水将种子淘洗干净并沥干;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所述药液和种子的使用比例,避免了使用过多所述药液而导致的种子萌发活性降低甚至死亡的副作用,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避免了药液有效成分的挥发,同时种子吸收了合适量的所述药液的有效成分,充分刺激种子有关抗逆性和抗病性基因的表达,达到提高种子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的效果,同时,经过处理后的种子,种胚处细胞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有助于后续浸种操作,进一步保证了种子的出苗率;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水溶液100份、蛋氨酸0.5份、苯丙氨酸1份、精氨酸1.5份、氯化钠0.1份、碳酸氢钠0.3份、过磷酸钙0.1份混合后制得溶液A;B按质量份数计,取艾叶15份、荷叶5份洗净后切碎,加水50份、共同熬煮15分钟后,过滤除杂,得滤液,将滤液加入板蓝根冲剂0.2份,混合均匀后制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溶液B按质量比3:1混合后即得所述药液;(3)浸种时处理在清水浸种时,先将种子使用清水浸泡20小时,再使用搅拌方法去除种子上的翅翼,能避免先去除翅翼时伤到种胚;(4)催芽后播种。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种子预处理,方法为:优选良种,然后将种子晒干后使用35-40℃热水淘洗2次后,再自然阴干,有助于种子翅翼脱落。实施例2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2)浸种前处理将处理好的种子平铺于容器上,然后向种子表面喷洒药液,每kg种子喷洒量500mL,然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扎紧,将种子置于环境温度20-25℃、避光的室内放置150分钟,然后揭膜,使用清水将种子淘洗干净并沥干;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所述药液和种子的使用比例,避免了使用过多所述药液而导致的种子萌发活性降低甚至死亡的副作用,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避免了药液有效成分的挥发,同时种子吸收了合适量的所述药液的有效成分,充分刺激种子有关抗逆性和抗病性基因的表达,达到提高种子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的效果,同时,经过处理后的种子,种胚处细胞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有助于后续浸种操作,进一步保证了种子的出苗率;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水溶液120份、蛋氨酸0.8份、苯丙氨酸1.2份、精氨酸1.8份、氯化钠0.2份、碳酸氢钠0.4份、过磷酸钙0.3份混合后制得溶液A;B按质量份数计,取艾叶20份、荷叶8份洗净后切碎,加水70份、共同熬煮20分钟后,过滤除杂,得滤液,将滤液加入板蓝根冲剂0.3份,混合均匀后制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溶液B按质量比3:1混合后即得所述药液;(3)浸种时处理在清水浸种时,先将种子使用清水浸泡24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2)浸种前处理将处理好的种子平铺于容器上,然后向种子表面喷洒药液,每kg种子喷洒量300‑500mL,然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扎紧,将种子置于环境温度20‑25℃、避光的室内放置120‑150分钟,然后揭膜,使用清水将种子淘洗干净并沥干;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水溶液100‑120份、蛋氨酸0.5‑0.8份、苯丙氨酸1‑1.2份、精氨酸1.5‑1.8份、氯化钠0.1‑0.2份、碳酸氢钠0.3‑0.4份、过磷酸钙0.1‑0.3份混合后制得溶液A;B按质量份数计,取艾叶15‑20份、荷叶5‑8份洗净后切碎,加水50‑70份、共同熬煮15‑20分钟后,过滤除杂,得滤液,将滤液加入板蓝根冲剂0.2‑0.3份,混合均匀后制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溶液B按质量比3:1混合后即得所述药液;(3)浸种时处理在清水浸种时,先将种子使用清水浸泡20‑24小时,再使用搅拌方法去除种子上的翅翼;(4)催芽后播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椿矮化栽培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2)浸种前处理将处理好的种子平铺于容器上,然后向种子表面喷洒药液,每kg种子喷洒量300-500mL,然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扎紧,将种子置于环境温度20-25℃、避光的室内放置120-150分钟,然后揭膜,使用清水将种子淘洗干净并沥干;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水溶液100-120份、蛋氨酸0.5-0.8份、苯丙氨酸1-1.2份、精氨酸1.5-1.8份、氯化钠0.1-0.2份、碳酸氢钠0.3-0.4份、过磷酸钙0.1-0.3份混合后制得溶液A;B按质量份数计,取艾叶15-20份、荷叶5-8份洗净后切碎,加水50-70份、共同熬煮15-20分钟后,过滤除杂,得滤液,将滤液加入板蓝根冲剂0.2-0.3份,混合均匀后制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溶液B按质量比3:1混合后即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厚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众星蔬果科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