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电控VR微距摄影平台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电控VR微距摄影平台箱。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电控VR微距摄影平台箱,其主要构造有:设备底板(1)、设备隔板(2)、升降板(3)、左侧板(4)、密封条(41)、左聚光板(42)、右聚光板(43)、右侧板(5)、后顶盖板(6)、LED平板光源(61)、辐条(611)、圈条(612)、可视窗(62)、设备侧盖(7)、设备翻盖(8)、步进电机(9)、纵向螺杆(10)、螺杆套(11)、右架杆(111)、左架杆(112)、辅杆a(12)、辅杆b(13)、杆件底座(14)、滑杆a(15)、滑杆b(16)、轴承套(17)、双面钩片(18)、上钩面(181)、下钩面(182)、橡皮环a(183)、橡皮环b(184)、橡皮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电控VR微距摄影平台箱,其主要构造有:设备底板(1)、设备隔板(2)、升降板(3)、左侧板(4)、密封条(41)、左聚光板(42)、右聚光板(43)、右侧板(5)、后顶盖板(6)、LED平板光源(61)、辐条(611)、圈条(612)、可视窗(62)、设备侧盖(7)、设备翻盖(8)、步进电机(9)、纵向螺杆(10)、螺杆套(11)、右架杆(111)、左架杆(112)、辅杆a(12)、辅杆b(13)、杆件底座(14)、滑杆a(15)、滑杆b(16)、轴承套(17)、双面钩片(18)、上钩面(181)、下钩面(182)、橡皮环a(183)、橡皮环b(184)、橡皮块(19)、横向螺杆(20)、辅杆(21)、摄像头基台(22)、安装孔位(221)、激光测距器(222)、伺服电机(23)、计算机主板(24)、合页(25)、摄像头a(26)、摄像头b(27)、摄像头c(28),其特征在于:设备底板(1)后端两侧各固定有杆件底座(14),两个所述的杆件底座(14)上分别设有辅杆a(12)、辅杆b(13);所述的辅杆a(12)、辅杆b(13)上贯通固定有设备隔板(2);所述的设备底板(1)后端固定有步进电机(9),步进电机(9)的杆件端与纵向螺杆(10)相固定;所述的纵向螺杆(10)上拧接有螺杆套(11),螺杆套(11)右侧为右架杆(111),螺杆套(11)左侧为左架杆(112);所述的右架杆(111)、左架杆(112)的转折位置处设有辅杆套,辅杆a(12)、辅杆b(13)分别贯通各自的辅杆套内;所述的设备底板(1)左侧设有左侧板(4),右侧设有左侧板(4),且左侧板(4)内通过密封条(41)内嵌有左聚光板(42),右侧板(5)内通过密封条(41)内嵌有右聚光板(43);所述的设备底板(1)前端设有设备侧盖(7),后端及顶部设有后顶盖板(6),所述的后顶盖板(6)通过铰链与设备翻盖(8)相铰接;所述的后顶盖板(6)上镜像对称分别设有LED平板光源(61),两个所述的LED平板光源(61)中间开有可视窗(62);所述的右架杆(111)、左架杆(112)上搁置有升降板(3);所述的辅杆a(12)、辅杆b(13)的顶端均通过橡皮环a(183)固定有双面钩片(18),在双面钩片(18)的橡皮环b(184)内分别固定有滑杆a...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