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的说是硅灰石的活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硅灰石具有细晶状、纤维状、磷片状等晶体形态,由于其无毒,并具有很高的白度、良好的介电性能和较高的耐热性能,热膨胀系数为6.15 x10 °C ,低吸油 性、低吸水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物化性质,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建筑陶瓷、 涂料、塑料、橡胶、冶金和耐火材料等工业部门。然而硅灰石表面具有亲水性,并呈极性,容易吸附水分,而聚合物则又憎 水性,故两者之间的相容性很差,在界面难以形成良好的粘结,因此对于其表 面改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填充活化后的硅灰石增强和树脂的相容性,改善塑料 制品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改善塑料制品的功能性,起补强、增强作用;调整塑料的 流变性能;提高制品的尺寸稳定性;替代价格较贵的玻璃纤维作填料,可部分替代 价格高的塑料用量,从而降低制品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殊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第一步、在室温下,用浓度为1 3%弱酸处理针状硅灰石,反应30min, 使其发生一定程度的表面刻蚀;第二步、在80 90。C下,烘干硅灰石粉体;第三步、利用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状硅灰石粉的强界面活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制备过程: 第一步、在室温下,用浓度为1~3%弱酸浸泡处理针状硅灰石,反应30min,使其发生一定程度的表面刻蚀; 第二步、在88~92℃下,烘干硅灰石粉体; 第三步、利用干法处理,用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钠,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