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970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它包括有:外装饰板、3D打印的外墙板、水泥混凝土层、3D打印的内墙板、内装饰板、结构增强构件;所述结构增强构件包括有若干竖向钢筋、及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呈连续凸凹形折弯的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沿的凸边和凹边分别位于3D打印的外墙板的墙板内和3D打印的内墙板的墙板内,所述外装饰板固定在3D打印的外墙板上,内饰板固定在3D打印的内墙板上,3D打印的外墙板与3D打印的内墙板的空间充填有水泥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3D打印技术可将任何结构复杂的墙板打印成型,保温层,内外装饰层也可以在标准化工厂施工,打造一体化、摸块化的墙板,现场工地减少了施工构件、减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料、省劳力节约了建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建筑墙体应有承重功能和围护功能。承重功能指墙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墙体是长、高且薄的构件,确保稳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有不少墙体强度计算符合设计要求,但因稳定性不够而遭破坏。围护功能指热工要求、隔声要求、美化要求。热工指保温与隔热,不仅关系到建筑节能的问题,也影响到使用者舒适度的要求;隔声的要求指隔绝空气传声、控制噪声;美化指外墙装饰。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建筑物的外墙装饰、外墙、保温、内墙装饰的施工基本上是分步骤实施的,外墙施工时需支模,保温、外墙装饰又需搭脚手架,内墙施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施工程序繁杂、施工周期长、浪费大等弊病。由于缺少外墙、保温、外墙装饰一体化的建筑构件,施工处于一种效率低下的状态之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于以实现: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外装饰板、3D打印的外墙板、水泥混凝土层、3D打印的内墙板、内装饰板、结构增强构件;所述结构增强构件包括有若干竖向钢筋、及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呈连续凸凹形折弯的水平钢筋,所述水平钢筋沿墙板高度一正、一反且相隔一定间距均布,水平钢筋沿的凸边和凹边分别位于3D打印的外墙板的墙板内和3D打印的内墙板的墙板内,若干竖向钢筋位于3D打印的外墙板的墙板内和3D打印的内墙板的墙板内在水平钢筋的内折弯角处固定,所述外装饰板固定在3D打印的外墙板上,内饰板固定在3D打印的内墙板上,3D打印的外墙板与3D打印的内墙板的空间充填有水泥混凝土层。所述水平钢筋沿墙板高度一正、一反均布为水平错位布置,所述错位为相隔一个竖向钢筋的间距。所述外装饰板与3D打印的外墙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3D打印的外墙板与水泥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内装饰板与3D打印的内墙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具有如下优点:通过3D打印技术可将任何结构复杂的墙体打印成型,可以在标准化工厂进行生产,且设置的结构增强构件提高了板墙的承载能力,其次,保温层,内外装饰层也可以在标准化工厂施工,打造一体化、摸块化的墙板,施工现场仅进行组装,减少了施工构件、减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料、省劳力节约了建筑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它包括有外装饰板7、3D打印的外墙板1、水泥混凝土层9、3D打印的内墙板2、内装饰板8、结构增强构件。所述结构增强构件包括有若干竖向钢筋5、及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呈连续凸凹形折弯的水平钢筋。本实施例中,正向设置的水平钢筋为3,反向设置的水平钢筋为4,水平钢筋3与水平钢筋4错位排列,错位为一个竖向钢筋的间距。所述水平钢筋沿墙板高度一正3、一反4且相隔一定间距均布,水平钢筋沿的凸边和凹边分别位于3D打印的外墙板1的墙板内和3D打印的内墙板2的墙板内,若干竖向钢筋5位于3D打印的外墙板1的墙板内和3D打印的内墙板2的墙板内在水平钢筋的内折弯角处固定,所述外装饰板7固定3D打印的外墙板1上,内饰板8固定3D打印的内墙板2上,3D打印的外墙板与3D打印的内墙板的空间充填有水泥混凝土层9。图2给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外装饰板与3D打印的外墙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其余部份与图1实施例同样。图3给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3D打印的外墙板与水泥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其余部份与图1实施例同样。同样,对于内墙板需要增加保温层,也可以按同样的方法设置。上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外装饰板、3D打印的外墙板、水泥混凝土层、3D打印的内墙板、内装饰板、结构增强构件;所述结构增强构件包括有若干竖向钢筋、及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呈连续凸凹形折弯的水平钢筋,所述水平钢筋沿墙板高度一正、一反且相隔一定间距均布,水平钢筋的凸边和凹边分别位于3D打印的外墙板的墙板内和3D打印的内墙板的墙板内,若干竖向钢筋位于3D打印的外墙板的墙板内和3D打印的内墙板的墙板内在水平钢筋的内折弯角处固定,所述外装饰板固定在3D打印的外墙板上,内饰板固定在3D打印的内墙板上,3D打印的外墙板与3D打印的内墙板的空间充填有水泥混凝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3D打印的组合式建筑墙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外装饰板、3D打印的外墙板、水泥混凝土层、3D打印的内墙板、内装饰板、结构增强构件;所述结构增强构件包括有若干竖向钢筋、及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呈连续凸凹形折弯的水平钢筋,所述水平钢筋沿墙板高度一正、一反且相隔一定间距均布,水平钢筋的凸边和凹边分别位于3D打印的外墙板的墙板内和3D打印的内墙板的墙板内,若干竖向钢筋位于3D打印的外墙板的墙板内和3D打印的内墙板的墙板内在水平钢筋的内折弯角处固定,所述外装饰板固定在3D打印的外墙板上,内饰板固定在3D打印的内墙板上,3D打印的外墙板与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和
申请(专利权)人:盈创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