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明挖隧道过河段围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围堰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明挖隧道过河段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临水修建隧道工程,施工前均需设置用于挡水的施工围堰,形成基坑,进行干地施工,常用的围堰有重力式砂模袋围堰、双排钢板桩嵌固式围堰及双排钢板桩砂模袋压底锁脚围堰等等。一般的水域底面大多数为软弱土层所覆盖,可以采用模袋砂来做成宽度较大的挡水围堰,围堰里面可用混凝土防渗墙、土工垂直帷幕、旋喷桩、搅拌桩等作为止水帷幕,可阻止水流在模袋砂堰体里面渗透,同时为了阻止水流在水头压力的作用下从止水材料的一面绕过其底部渗透到另一面,这些止水材料,必须延伸进入围堰底部以下的土层里面的一定深度,以达到挡水的要求。隧道施工结束后,原有的地下连续墙、冠梁需要拆除,大大的增加的工程的负担,而且还增加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明挖隧道过河段围护结构,木桩、模袋混凝土垫层、模袋砂围堰、竖向约固板、斜向约固板、锚索大大增加了模袋砂围堰抗拉抗剪整体稳定性,本技术在地下连续墙凿除段、冠梁中预埋竖向灌剂主管、水平灌剂支管,方便加入破碎剂,破碎后和防水混凝土封 ...
【技术保护点】
明挖隧道过河段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挖隧道过河段围护结构主要包括木桩(1)、模袋混凝土垫层(2)、模袋砂围堰(4)、竖向约固板(5)、斜向约固板(8)、水平控制板(10)、锚索(12)、脚手架操作平台(18)、膜袋混凝土护坡(23)、回填黏土(24)、三轴搅拌桩挡墙(25)、水泥土加固区(26)、地下连续墙(27)、地下连续墙凿除段(29)、竖向灌剂主管(31)、水平灌剂支管(32)和防水砼封盖(33);所述木桩(1)采用Φ200木桩,打入河床底;模袋混凝土垫层(2)填筑在河床之上;模袋砂围堰(4)用土工织物充填模袋砂,吹填于模袋混凝土垫层(2)上;竖向约固板(5)、 ...
【技术特征摘要】
1.明挖隧道过河段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挖隧道过河段围护结构主要包括木桩(1)、模袋混凝土垫层(2)、模袋砂围堰(4)、竖向约固板(5)、斜向约固板(8)、水平控制板(10)、锚索(12)、脚手架操作平台(18)、膜袋混凝土护坡(23)、回填黏土(24)、三轴搅拌桩挡墙(25)、水泥土加固区(26)、地下连续墙(27)、地下连续墙凿除段(29)、竖向灌剂主管(31)、水平灌剂支管(32)和防水砼封盖(33);所述木桩(1)采用Φ200木桩,打入河床底;模袋混凝土垫层(2)填筑在河床之上;模袋砂围堰(4)用土工织物充填模袋砂,吹填于模袋混凝土垫层(2)上;竖向约固板(5)、斜向约固板(8)设于模袋砂围堰(4)的周边、水平控制板(10)设于模袋砂围堰(4)内部;锚索(12)张拉在竖向约固板(5)的水平连接孔(7)和斜向约固板(8)的连接孔(9)中,用锚头(13)和夹具(14)固定;脚手架操作平台(18)采用自动爬升工作平台;膜袋混凝土护坡(23)是由在吹填模袋砂之后向斜向约固板(8)内充填混凝土形成;竖向约固板(5)外侧依次设有三轴搅拌桩挡墙(25)、水泥土加固区(26)、地下连续墙(27);竖向灌剂主管(31)、水平灌剂支管(32)相互套接,设于地下连续墙凿除段(29)和冠梁(3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隧道过河段围护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建勋,王卫刚,丁晖东,李景白,王彦东,秦刚,刘东方,朱东峰,任董平,马红刚,董军,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