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秤组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795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磅秤组成,其适用于移动装置。其中,移动装置具有触控屏幕及应用程序。磅秤组成包括托盘、至少一感应件、至少一弹性件及底盘。当待秤物放置于托盘上时,磅秤组成的感应件按压移动装置的触控屏幕,移动装置会通过应用程序读取触控屏幕所检测的感应值的变化,再转换为待秤物的重量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磅秤组成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磅秤组成,特别涉及一种可搭配移动装置使用的磅秤组成。
技术介绍
现今的电子式磅秤已非常普遍,其让使用者可精准且快速的得知待测物的重量。现有部分移动装置的应用程序可让使用者通过移动装置来量测待测物的重量。然而目前这些量测方法于非压感式触控屏幕时即无法正确量测。即使是压感式触控屏幕亦仅能量测小范围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于一实施例中供一种磅秤组成,其可应用于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含触控屏幕及应用程序。磅秤组成包括托盘、至少一感应件、至少一弹性件及底盘。底盘具有一放置面及至少一容置槽,容置槽设于放置面的边缘。而移动装置则设置于放置面上。托盘具有一承载面、一连接面及至少一安装部。其中,承载面与连接面位于相对的二表面,且承载面可用以承载至少一待秤物。安装部连接承载面及连接面的边缘并顶抵于弹性件。感应件连接连接面且顶抵于触控屏幕。于秤重时,移动装置可通过应用程序读取触控屏幕所检测的感应值的变化,再转换为待秤物的重量值。接下来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磅秤组成的剖面示意图。[图2A~2C]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感应件于秤重过程中的示意图。[图3A~3C]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感应件于秤重过程中的移动装置检测到的感应值的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磅秤组成的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磅秤组成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磅秤组成的秤重流程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磅秤组成的部分秤重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磅秤组成10托盘10a承载面10b连接面10c安装部15感应件15’圆柱形感应件20校正件30分隔件30a第一表面30b第二表面40弹性件50底盘50a容置槽50b放置面100移动装置d’分隔距离d悬浮距离S(图3)S10读取移动装置的型号S20数据库中是否存有对应所读取的型号的至少一参数S20a读取参数S20b执行校正程序S20b1输入弹性件的型号S20b2移除托盘上的所有物品S20b3通过移动装置选取归零选项S20b4放置砝码于托盘上S20b5通过移动装置选取校正选项S30提供校正完成信息S40放置待秤物于托盘的承载面上S50移动装置通过应用程序读取感应值的变化S60转换感应值的变化至待秤物的重量值S70移动装置提供重量值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磅秤组成1。磅秤组成1可搭配一移动装置100而量测一物体的重量。移动装置100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例如使用Android或iOS系统的手机,但不以此为限。移动装置100具有触控屏幕,且可内建一应用程序(APP)或通过无线网络而下载此应用程序,用以计算物体的重量。以下将先对磅秤组成1的结构特征做描述,之后会再讨论移动装置100及其应用程序,以及本实施例的秤重程序。磅秤组成1包含托盘10、感应件15、二弹性件40及底盘50。底盘50具有二容置槽50a及放置面50b。容置槽50a用于收容弹性件40,且彼此的数量具有一对一的关系。由于本实施例中具有二弹性件40,因此亦具有二容置槽50a。每一个弹性件40会对应容设于一个容置槽50a中。容置槽50a设于放置面50b的侧边部或角部(cornerportion)。而在本实施例中,二容置槽50a是设置于放置面50b相对的二侧边。托盘10是设置于底盘50上方。托盘10具有承载面10a、连接面10b及二安装部10c。待测物可放置于承载面10a上,而连接面10b面向相反于承载面10a且连接感应件15,使感应件15朝移动装置100的方向凸设于托盘10。安装部10c位于托盘10的侧边。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0c连接承载面10a及连接面10b的二侧边缘,但亦可设承载面10a的角落(corner)。由于本实施例中具有二安装部10c,所以是于承载面10a及连接面10b相对的二侧边缘各设置一个安装部10c。并且安装部10c所设置的位置是会对应于底盘50上容置槽50a的位置,使得各安装部10c可对应顶抵于一个弹性件40。此外,如图1所示,在各安装部10c可包括一校正件20及一分隔件30。其中,安装部10c、校正件20、分隔件30的数量相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磅秤组成1包含二个安装部10c,,则会各搭配一个校正件20及一个分隔件30。也就是说,安装部10c、校正件20及分隔件30之间具有一对一对一的关系。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校正件20及分隔件30亦可为一体式结构。校正件20可调整地容设于安装部10c中,进而可调整连接面10b与移动装置100的触控屏幕之间的分隔距离d’。有关分隔距离d’的相关细节会于稍后说明。为达到上述的「可调整地」的技术效果,安装部10c的内表面具有螺纹部,而校正件20的外表面具有螺牙部。也就是说,校正件20可为一校正螺丝,而在安装部10c内表面可具有内螺纹。如此,螺纹部与螺牙部可螺设组合,使校正件20可旋转地相对安装部10c做移动。然而,本专利技术亦可通过其他手段调整校正件20的位置,并非限制于上述的方式。本文稍后会再对校正件20与托盘10之间的作动作描述。分隔件30具有第一侧面30a及第二侧面30b,其中第一侧面30a及第二侧面30b分别位于相对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校正件20的一端会顶抵于分隔件30的第一侧面30a,而弹性件40的一端则顶抵于分隔件30的第二侧面30b。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校正件20与分隔件30为一体式结构时,则弹性件40的一端则会顶抵于分隔件30上相对于校正件20的表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0c亦可直接顶抵弹性件40,而不需要再设置校正件20及分隔件30。举例来说,由于校正件20及分隔件30用于使磅秤组成1可同时适用于不同的移动装置,以便用于校正初始值及调整托盘10位置。但若磅秤组成1一开始即针对特定型号的移动装置设计,即不需要再另外进行校正调整,所以亦可不具有校正件20及分隔件30。由上述结构可得知本实施例于使用状态下,磅秤组成1的校正件20、分隔件30及弹性件40分别是由上而下依序设置。弹性件40可为一弹簧,其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变化量x成线性关系,也就是符合所谓的虎克定律(Hooke’sLaw):F=kx其中,k值为弹簧的弹性系数。换句话说,依据秤重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磅秤组成1可选用具有适合的弹性系数的弹性件40而进行秤重程序。例如,弹簧的硬度(stiffness)越高,也就是说k值越高,则可秤越重的物品。此外,相较于只有一个弹性件40,在多个弹性件40的情况下(亦代表多个校正件20及分隔件30),则可秤越重的物品且提供更精准的秤重值。在此特别指出,如先前所述,由于安装部10c、校正件20及分隔件30具有一对一的关系,而容置槽50a与弹性件40之间亦具有一对一的关系,且安装部10c的数量与容置槽50a的数量也具有一对一的关系,所以可得知安装部10c、校正件20、分隔件30、弹性件40及容置槽50a的数量皆会相等。根据以上数量对应的特征,在此也特别说明各元件的分布位置。于一实施方式中,当磅秤组成1仅包括一或多个安装部10c时,这些安装部10c可均位于承载面10a的同一侧边缘。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磅秤组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磅秤组成,应用于一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包含一触控屏幕及一应用程序,该磅秤组成包括:一底盘,该底盘具有一放置面及至少一容置槽,该容置槽设于该放置面的边缘,该移动装置设置于该放置面上;至少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容设于该容置槽中;一托盘,具有一承载面、一连接面及至少一安装部,该承载面与该连接面是位于相对的二表面,且该承载面用以承载至少一待秤物,该安装部连接该承载面及该连接面的边缘并顶抵于该弹性件;以及至少一感应件,连接该连接面且顶抵于该触控屏幕;其中,该移动装置通过该应用程序读取该触控屏幕所检测的一感应值的变化,再转换为该待秤物的重量值。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7 TW 1051046651.一种磅秤组成,应用于一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包含一触控屏幕及一应用程序,该磅秤组成包括:一底盘,该底盘具有一放置面及至少一容置槽,该容置槽设于该放置面的边缘,该移动装置设置于该放置面上;至少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容设于该容置槽中;一托盘,具有一承载面、一连接面及至少一安装部,该承载面与该连接面是位于相对的二表面,且该承载面用以承载至少一待秤物,该安装部连接该承载面及该连接面的边缘并顶抵于该弹性件;以及至少一感应件,连接该连接面且顶抵于该触控屏幕;其中,该移动装置通过该应用程序读取该触控屏幕所检测的一感应值的变化,再转换为该待秤物的重量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磅秤组成,其中该安装部还包括至少一校正件,该校正件可调整地容设于该安装部,且可选择性地顶抵于该弹性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磅秤组成,其中该安装部的内表面具有一螺纹部,且该校正件的外表面具有一螺牙部,使该螺纹部与该螺牙部螺设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磅秤组成,其中该安装部、该弹性件及该容置槽的数量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伦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