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式容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718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立式容器支撑结构,能消除支座局部载荷的影响。所述结构包括外支撑筒、上环板、筋板、下环板、支撑底板、螺栓。与传统支撑结构相比该结构设有支撑底板,改变了支撑载荷的分布方式,受力条件好,可承担较大的容器重量载荷;外支撑筒可以承担来自支座的局部载荷,能弥补传统结构中支座约束反力影响容器结构强度的不足;支座筋板的上部与上环板相焊接,使筋板的加强作用进一步提高,可以提高容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安全性高,可消除传统支撑结构中支座局部载荷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立式容器支撑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新型立式容器支撑结构,特别适用于重型立式容器的支承和固定。
技术介绍
:容器支座的结构形式有很多,按照容器自身的安装形式,支座可以分为卧式容器支座和立式容器支座两大类。卧式容器支座主要鞍座、圈座及支腿三种形式;立式容器主要有腿式支座、耳式支座、支承式支座和裙式支座等四种支座形式。裙式支座常用于塔器,对于立式容器常采用前三种支座形式。然而,这三种形式的支座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壳体或封头部位相接触,当容器设备的重量较大时,支座的约束反力就会对器壁或封头产生较大的局部应力。过大的局部应力会使结构处于不安定状态,对壳体壁厚也有更高的要求;在变动载荷作用下,局部应力处易形成裂纹,有可能导致疲劳失效。所以,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支撑结构,消除支座局部载荷对设备强度的影响显得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能克服现有容器支撑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重型立式容器的新型支座,通过筒体端部与支撑底座和外支撑筒的配合,容器重量载荷作用于支撑底座,而外支撑筒承担了来自支座的约束反力,避免了局部载荷产生的附加应力对设备壳体或封头强度和安全的影响。此外,本技术结构紧凑,安全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立式容器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立式容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外支撑筒(1)、上环板(2)、筋板(3)、下环板(4)、支撑底板(5)、螺栓(6);支撑底板(5)通过螺栓(6)与筒体端部相连接,其内部环面与封头和筒体均留有一定的间隙;外支撑筒(1)下部与支撑底板(5)焊接,与筒体留有一定间隙;上环板(2)、筋板(3)、下环板(4)焊接在外支撑筒(1)的中上部,其中筋板成对分布,并与下环板形成支座结构,下环板上设有跨中分布的螺栓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立式容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外支撑筒(1)、上环板(2)、筋板(3)、下环板(4)、支撑底板(5)、螺栓(6);支撑底板(5)通过螺栓(6)与筒体端部相连接,其内部环面与封头和筒体均留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德玉张盛峰郑深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