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工作人员在对淤泥排除时,排淤装置是十分必要的设备,现在工作人员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排淤装置:传统的排淤装置功能单一,移动不便,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人员在对淤泥排除时的多种必要需求,从而耽误排淤过程的进行,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对于较为干燥的淤泥不能全面的清除,进而影响排淤工作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第二电机带动转轴与叶片旋转,第一液泵通过第一导管和喷头进行喷水,湿润和稀释淤泥,便于吸污罩更好的排淤工作;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带动转杆旋转实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有水箱(5),底板(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液泵(6)和第一电机(9),底板(1)的上表面前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抽污泵(13)和传输带(10),传输带(10)的输入端和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输带(10)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底板(1)的上表面对应传输带(10)的位置设有容纳池,抽污泵(13)的出水口和排污管(11)的进水口连通,容纳池的出水口和第二液泵(6)的进水口通过导管连通,第二液泵(6)的出水口和水箱(5)的进水口通过导管连通,水箱(5)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一液泵(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有水箱(5),底板(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液泵(6)和第一电机(9),底板(1)的上表面前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抽污泵(13)和传输带(10),传输带(10)的输入端和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输带(10)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底板(1)的上表面对应传输带(10)的位置设有容纳池,抽污泵(13)的出水口和排污管(11)的进水口连通,容纳池的出水口和第二液泵(6)的进水口通过导管连通,第二液泵(6)的出水口和水箱(5)的进水口通过导管连通,水箱(5)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一液泵(4),第一液泵(4)的进水口和水箱(5)的出水口连通,底板(1)上表面的左端中间位置通过安装座和转杆(19)转动连接,底板(1)上表面的通过安装座和第一电动伸缩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3)的另一端和转杆(19)的下表面右端通过安装座转动连接,转杆(19)的下表面左侧固定有滑杆(17),滑杆(17)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板(16),支板(16)的下表面固定有吸污罩(25),转杆(19)的下表面左侧和支板(16)的上表面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8)连接,支板(16)的下表面前侧和后侧对称设有立柱(15),两个立柱(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磊,许尚杰,张禾,王飞,王锦龙,刘珊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