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跃林专利>正文

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22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包含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第一拉杆和一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上分别可升降地设有一第一套筒和一第二套筒,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一套筒间、第二拉杆和第二套筒间各设有一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可控制套筒在拉杆上的位置,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与一夹持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和夹持块的表面设有一层弹性橡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通过底座与地面固定,该底座上设置两个拉杆,拉杆上可升降地设置了一个夹持块,夹持块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并通过夹持件将夹持块牢固地夹持在拉杆上,这样训练者可以牢固固定自己的双脚,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用品,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
技术介绍
仰卧起坐,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仰卧,两腿并拢,两手上举,利用腹肌收缩,两臂向前摆动,迅速成坐姿,上体继续前屈,两手触脚面,低头;然后还原成坐姿。如此连续进行。练仰卧起坐,速度要因人而异。最初可以尝试一分钟做5次,此后慢慢增加,直至达到50次左右。30岁以下的女性,很多是出于防止妇科病的目的练习的,这时频率最好控制在每分钟60~70个,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50岁以上的一分钟做25个就可以了。对于那些有一定健身基础的练习者,更多的是想通过练习达到增强腹部力量的目的,这样要保证一分钟做60次左右。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将脚部牢固的固定无疑是一种提升训练效果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可以将脚部牢固固定的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包含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第一拉杆和一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上分别可升降地设有一第一套筒和一第二套筒,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一套筒间、第二拉杆和第二套筒间各设有一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可控制套筒在拉杆上的位置,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与一夹持块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底座和夹持块的表面设有一层弹性橡胶。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为中空结构。本技术的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通过底座与地面固定,该底座上设置两个拉杆,拉杆上可升降地设置了一个夹持块,夹持块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并通过夹持件将夹持块牢固地夹持在拉杆上,这样训练者可以牢固固定自己的双脚,提高训练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一种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1,包含一底座6,所述底座6上设有一第一拉杆41和一第二拉杆42,所述第一拉杆41和第二拉杆42上分别可升降地设有一第一套筒31和一第二套筒32,所述第一拉杆41和第一套筒31间、第二拉杆42和第二套筒32间各设有一夹持件5,所述夹持件5可控制套筒在拉杆上的位置,所述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32与一夹持块2固定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底座6和夹持块2的表面设有一层弹性橡胶。作为对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第一拉杆41和第二拉杆42为中空结构。该技术的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通过底座与地面固定,该底座上设置两个拉杆,拉杆上可升降地设置了一个夹持块,夹持块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并通过夹持件将夹持块牢固地夹持在拉杆上,这样训练者可以牢固固定自己的双脚,提高训练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1),包含一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设有一第一拉杆(41)和一第二拉杆(42),所述第一拉杆(41)和第二拉杆(42)上分别可升降地设有一第一套筒(31)和一第二套筒(32),所述第一拉杆(41)和第一套筒(31)间、第二拉杆(42)和第二套筒(32)间各设有一夹持件(5),所述夹持件(5)可控制套筒在拉杆上的位置,所述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32)与一夹持块(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仰卧起坐脚部固定器(1),包含一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设有一第一拉杆(41)和一第二拉杆(42),所述第一拉杆(41)和第二拉杆(42)上分别可升降地设有一第一套筒(31)和一第二套筒(32),所述第一拉杆(41)和第一套筒(31)间、第二拉杆(42)和第二套筒(32)间各设有一夹持件(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跃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