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石壮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16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方配合设置的座椅部,与座椅部配合的靠背部,与座椅部匹配的万向升降杆,安装在座椅部两侧的扶手,匹配安装在扶手上方的餐桌,安装在座椅部侧下方的踏板;设置在座椅部下方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蓄电池,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下端的滚轮。本起居装置通过一名护工就能够完成对瘫痪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包括诸如帮助患者上下床移动、帮助患者洗浴、协助患者大小便等。本装置集搬运设备、椅子、轮椅、床、大小便器、餐桌等辅助设施于一体,提高护理效率,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轮椅市场中,现有的轮椅有很多种,但是多功能轮椅并不多,尤其是适用于重症病人如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轮椅并没有,例如瘫痪病人其生活不能自理,必须需要他人来进行照顾,而由于瘫痪病人无法完成自己移动的动作,并很多瘫痪病人自身体重并不轻,将瘫痪病人或自身行动不便的病人从轮椅上安全移动到床上,这一简单的日常活动的实现,就常常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再次,瘫痪病人或自身行动不便的病人,由于自身原因,想要实现洗澡这一日常事情,也同样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实现。这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实现一名服务人员就能够完全照顾瘫痪病人,帮助其实现生活起居,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方配合设置的座椅部,与座椅部配合的靠背部,与座椅部匹配的万向升降杆,安装在座椅部两侧的扶手,匹配安装在扶手上方的餐桌,安装在座椅部侧下方的踏板;设置在座椅部下方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蓄电池,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下端的滚轮;所述座椅部包括抽拉座板,圆孔座板,便池盒;所述抽拉座板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方;所述圆孔座板固定安装在抽拉座板的下方,且圆孔座板上设置于便池盒匹配的便溺孔;所述便池盒安装在圆孔座板下方;所述万向升降杆安装在靠背部的侧部,且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所述万向升降杆包括竖直杆和水平杆,水平杆水平设置在竖直杆的顶端;所述竖直杆上配合安装电器操作盒,所述电器操作盒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电器操作盒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启;所述竖直杆通过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能够垂直于抽拉座板竖直向上延伸。所述靠背部包括后靠背和多向调节头枕;所述多向调节头枕配合安装在后靠背的上端;所述后靠背下方配合设置靠背角度控制器,靠背角度控制器通过手动能够调整后靠背的倾斜角度。所述扶手包括左扶手和右扶手;所述左扶手和右扶手上均匹配安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实现扶手呈90°角度的转换。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与设置在座椅部下方的升降变速盒配合连接,升降变速盒与万向升降杆配合连接。所述踏板包括前挡板和脚踏板;所述前挡板与座椅部配合连接,脚踏板与前挡板配合连接;所述前挡板的侧后方配合安装有角度控制器,所述角度控制器通过手动调节,能够使前挡板与座椅部的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所述餐桌通过分别安装在扶手两侧的支架配合设置在扶手上方。所述抽拉座板通过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端的滑道与固定支架配合连接,抽拉座板通过滑道能够与固定支架分离;所述便池盒能够通过挂钩或滑轨配合安装在圆孔座板下方。所述滚轮包括前滚轮和后滚轮,所述后滚轮是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下端的两个万向轮。所述固定支架下方匹配设置有配重支架和座椅底盘;所述配重支架和座椅底盘均用于增加固定支架的支撑力。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支架,座椅部,靠背部,万向升降杆,扶手,餐桌,驱动电机,蓄电池,滚轮等,使得本装置通过将保险绳即一定长度的绳索,安全绑捆在患者身上,保险绳的另一端与万向升降杆固定配合连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万向升降杆上升,从而通过保险绳带动患者上升一定的距离而离开座椅部,再通过人工协助,将患者安全的移动至床铺上方,再次启动驱动电机,使万向升降杆下降,将患者安全移动放置到床铺上,最后再将安全绳从患者身上解脱,这就完成了患者的安全移动过程。本操作过程,仅需要一名护工就能够独立完成,整个过程安全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餐桌,2.右扶手控制器,3.右扶手,4.万向升降杆,5.电器操作盒,6.多向调节头枕,7.后靠背,8.左扶手控制器,9.左扶手,10.抽拉座板,11.圆孔座板,12.便池盒,13.靠背角度控制器,14.升降变速盒,15.驱动电机,16.蓄电池,17.保险盒,18.后滚轮,19.配重支架,20.角度控制器,21.前挡板,22.前滚轮,23.脚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方配合设置的座椅部,与座椅部配合的靠背部,与座椅部匹配的万向升降杆4,安装在座椅部两侧的扶手,匹配安装在扶手上方的餐桌1,安装在座椅部侧下方的踏板;设置在座椅部下方的驱动电机15,与驱动电机15连接的蓄电池16,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下端的滚轮;所述座椅部包括抽拉座板10,圆孔座板11,便池盒12;所述抽拉座板10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方;所述圆孔座板11固定安装在抽拉座板10的下方,且圆孔座板11上设置于便池盒12匹配的便溺孔;所述便池盒12安装在圆孔座板11下方;所述万向升降杆4安装在靠背部的侧部,且与驱动电机15配合连接。所述万向升降杆4包括竖直杆和水平杆,水平杆水平设置在竖直杆的顶端;所述竖直杆上配合安装电器操作盒5,所述电器操作盒5与驱动电机15配合连接,电器操作盒5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5的开启;所述竖直杆通过与驱动电机15配合连接,能够垂直于抽拉座板10竖直向上延伸。万向升降杆4可以通过现有技术设置成能够伸缩的金属杆,并在万向升降杆4的竖直杆与水平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能够自由转动的转动装置,通过此转动装置使水平杆相对应竖直杆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使患者在安全绳和护工协助下,能够相对于座椅部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便于护工将患者转移到指定的位置处。所述靠背部包括后靠背7和多向调节头枕6;所述多向调节头枕6配合安装在后靠背7的上端;所述后靠背7下方配合设置靠背角度控制器13,靠背角度控制器13通过手动能够调整后靠背7的倾斜角度。多向调节枕6能够进行多角度调节,以便向患者提供不同的头枕角度,提高患者不同的需求。通过靠背角度控制器13,能够使后靠背7移动不同的角度,以提供患者的舒适度。所述扶手包括左扶手9和右扶手3;所述左扶手9和右扶手3上均匹配安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实现扶手呈90°角度的转换。扶手进行90°角度的转换后,更便于护工将患者从座椅部移动到水平面高于座椅部的床上或其他位置。左扶手9上安装左扶手控制器8,右扶手3上安装右扶手控制器2.所述驱动电机15与升降变速盒14配合连接,升降变速盒14与万向升降杆4配合连接。通过与驱动电机15连接的升降变速盒14,使万向升降杆4获得动力。驱动电机15采用12V电机,驱动电机15通过蓄电池16供电,蓄电池16采用输出电流为60A的电池。在座椅部下部还安装有保险盒17,保险盒17通过现有技术,用来向动力部分提供安全的配合装置。所述踏板包括前挡板21和脚踏板23;所述前挡板21与座椅部配合连接,脚踏板23与前挡板21配合连接;所述前挡板21的侧后方配合安装有角度控制器20,所述角度控制器20通过手动调节,能够使前挡板21与座椅部的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前挡板21通过手动的角度控制器20,能够实现其倾斜不同的角度,以向患者提高更加舒服的腿部放置姿势。所述餐桌1通过分别安装在扶手两侧的支架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方配合设置的座椅部,与座椅部配合的靠背部,与座椅部匹配的万向升降杆,安装在座椅部两侧的扶手,匹配安装在扶手上方的餐桌,安装在座椅部侧下方的踏板;设置在座椅部下方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蓄电池,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下端的滚轮;所述座椅部包括抽拉座板,圆孔座板,便池盒;所述抽拉座板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方;所述圆孔座板固定安装在抽拉座板的下方,且圆孔座板上设置于便池盒匹配的便溺孔;所述便池盒安装在圆孔座板下方;所述万向升降杆安装在靠背部的侧部,且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方配合设置的座椅部,与座椅部配合的靠背部,与座椅部匹配的万向升降杆,安装在座椅部两侧的扶手,匹配安装在扶手上方的餐桌,安装在座椅部侧下方的踏板;设置在座椅部下方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蓄电池,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下端的滚轮;所述座椅部包括抽拉座板,圆孔座板,便池盒;所述抽拉座板配合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方;所述圆孔座板固定安装在抽拉座板的下方,且圆孔座板上设置于便池盒匹配的便溺孔;所述便池盒安装在圆孔座板下方;所述万向升降杆安装在靠背部的侧部,且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升降杆包括竖直杆和水平杆,水平杆水平设置在竖直杆的顶端;所述竖直杆上配合安装电器操作盒,所述电器操作盒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电器操作盒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启;所述竖直杆通过与驱动电机配合连接,能够垂直于抽拉座板竖直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包括后靠背和多向调节头枕;所述多向调节头枕配合安装在后靠背的上端;所述后靠背下方配合设置靠背角度控制器,靠背角度控制器通过手动能够调整后靠背的倾斜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居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石壮赵伟光赵亚伟朱建收赵小旭
申请(专利权)人:赵石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