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利萍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01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包括底台以及设置在底台内的滑台,滑台左右两侧的顶面内相称设有导槽,每个导槽内均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螺状杆,滑台顶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支柱,第一支柱左右两侧相称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支柱,左右两侧第二支柱底部伸延末尾分别探进左右两侧导槽内且分别与左右两侧导槽内的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左右两侧第二支柱与第一支柱顶部伸延段均回旋配合连接有第一紧锁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设备投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整体摇匀饮品进程。

A new type of self shaking cup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self shake cup, including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base station is arranged in the slide, slide aroun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surface in the match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each guid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spiral rod about extension set, slide the top center position is fixed to stretch the first pillar set the first pillar around on both sides of the match with second pillars under the extension setting,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pillar projects put respectively on both sides of the guide groove and the guide rod on both sides of second spiral shaped spiral groove in connection with left and right sides, the second pillar and the first pillar top extension section connected with cyclotron a first locking piec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reduce equipment investment, reduce procurement costs,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overall mix drinks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
技术介绍
水杯可以用来喝茶、喝水、喝咖啡、喝饮料等,是一种盛装液体的容器。当使用者利用水杯冲泡冲剂或者盛装其他含有固体的饮品时,需要摇一摇水杯以摇匀杯内的饮品,尤其是奶茶店等茶饮店在利用水杯制作奶茶时更经常需要进行这一操作。传统的方式通过盖紧杯盖再人工手摇,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部分具有自动摇匀功能的机器拆装水杯的过程麻烦,一杯摇匀后拆下再装上另一杯进行摇匀,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现有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包括底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台内的滑台,所述滑台左右两侧的顶面内相称设有导槽,每个所述导槽内均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螺状杆,所述滑台顶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左右两侧相称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支柱,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底部伸延末尾分别探进左右两侧所述导槽内且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内的所述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与所述第一支柱顶部伸延段均回旋配合连接有第一紧锁件,所述第一支柱左右两侧面内分别回旋配合连接有转柱,左右两侧所述转柱上均固定设有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上的所述第一紧锁件相对设置的第二紧锁件,两组所述转柱之间的所述第一支柱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左右两侧所述转柱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接邻端的所述第一支柱内壁体均设有通道槽,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容纳腔且向前后方向伸延设置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前后伸延设置的第三螺状杆,所述第三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延设置的滑板,所述滑板前侧伸延段探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前侧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滑板后侧伸延段探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后侧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末尾均配合连接有紧锁轴,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的第一紧锁件和第二紧锁件之间配合连接有杯体,所述杯体左右两侧末尾均设有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外侧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紧锁件和所述第二紧锁件配合紧锁的紧锁腔,所述第一支柱内设置有调控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底台顶面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一螺状杆,所述滑台设置于所述导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左侧伸延末尾与所述导滑槽左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右侧伸延末尾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导滑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状杆相对一侧的末尾均配合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接邻端内壁内且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状杆相互背离一侧的末尾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相互背离一侧的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螺状杆后侧末尾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后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状杆前侧末尾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前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前后两侧的所述滑块内均滑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伸延设置的导杆,两组所述导杆左侧端均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导杆右侧端均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左右两侧面外的两组所述导杆外表面均设有恢复压簧,所述滑块前后两侧面分别固定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前侧设有第三斜滑面,所述第二滑块右后侧设有第四斜滑面,左右两侧所述转柱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通道槽接邻端的末尾侧面内设有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紧锁轴相对设置的紧锁凹槽。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滑板前后两侧的顶面分别固定设有相称设置第一凸滑块和第二凸滑块,所述第一凸滑块和所述第二凸滑块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抵支块和第二抵支块,所述第一抵支块背对所述第一凸滑块一侧的右后侧设有用以与所述三斜滑面抵支滑配合连接的第一斜滑面,所述第二抵支块背对所述第二凸滑块一侧的左前侧设有用以与所述第四斜滑面抵支滑配合连接的第二斜滑面。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调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内底部的调控驱动装置,所述调控驱动装置上配合连接有第四螺状杆,所述第四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与所述第一支柱中的第三容纳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柱中部为平滑调控部,所述第二支柱中也设置有所述调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两组转柱之间的第一支柱内设第一容纳腔,左右两侧转柱与第一容纳腔接邻端的第一支柱内壁体均设通道槽,第一容纳腔内设贯通第一容纳腔且向前后方向伸延设置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前后伸延设置的第三螺状杆,第三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前后伸延设置的滑板,滑板前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前侧的第二容纳腔内,滑板后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后侧的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内设滑块,滑块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末尾均配合连接紧锁轴,从而实现自动摇匀饮品的配合连接切换工作,提高摇匀饮品工作效率以及切换控制左右两侧杯体实现交替摇匀饮品工作,提高效率。2.通过左右两侧第二螺状杆相对一侧的末尾均配合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第一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导槽接邻端内壁内且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第二螺状杆相互背离一侧的末尾分别与左右两侧导槽相互背离一侧的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控制左右侧第二支柱与第一支柱之间的杯体进行快速拆装工作。3.通过第三螺状杆后侧末尾与第二驱动装置配合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后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三螺状杆前侧末尾与第二容纳腔前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带动切换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的紧锁轴左右移动工作。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切换控制带动左右两侧的杯体,减少设备投入,降低采购成本,能自动控制滑台的左右移动,实现了左右两侧杯体实现交替摇匀饮品工作以及更换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实现快速设置和更换杯体,提高摇匀饮品整体进程。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支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台移动到导滑槽内的最左侧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杯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支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包括底台5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台5内的滑台6,所述滑台6左右两侧的顶面内相称设有导槽61,每个所述导槽61内均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螺状杆610,所述滑台6顶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支柱7,所述第一支柱7左右两侧相称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支柱62,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62底部伸延末尾分别探进左右两侧所述导槽61内且分别与左右两侧所述导槽61内的所述第二螺状杆610螺状纹配合连接,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柱62与所述第一支柱7顶部伸延段均回旋配合连接有第一紧锁件621,所述第一支柱7左右两侧面内分别回旋配合连接有转柱75,左右两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包括底台以及设置在底台内的滑台,其特征在于:滑台左右两侧的顶面内相称设有导槽,每个导槽内均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螺状杆,滑台顶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支柱,第一支柱左右两侧相称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支柱,左右两侧第二支柱底部伸延末尾分别探进左右两侧导槽内且分别与左右两侧导槽内的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左右两侧第二支柱与第一支柱顶部伸延段均回旋配合连接有第一紧锁件,第一支柱左右两侧面内分别回旋配合连接有转柱,左右两侧转柱上均固定设有与左右两侧第二支柱上的第一紧锁件相对设置的第二紧锁件,两组转柱之间的第一支柱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左右两侧转柱与第一容纳腔接邻端的第一支柱内壁体均设有通道槽,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贯通第一容纳腔且向前后方向伸延设置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有前后伸延设置的第三螺状杆,第三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延设置的滑板,滑板前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前侧的第二容纳腔内,滑板后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后侧的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滑块,滑块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末尾均配合连接有紧锁轴,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的第一紧锁件和第二紧锁件之间配合连接有杯体,杯体左右两侧末尾均设有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密封盖,密封盖外侧设置有用以与第一紧锁件和第二紧锁件配合紧锁的紧锁腔,第一支柱内设置有调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包括底台以及设置在底台内的滑台,其特征在于:滑台左右两侧的顶面内相称设有导槽,每个导槽内均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二螺状杆,滑台顶面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向上伸延设置的第一支柱,第一支柱左右两侧相称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支柱,左右两侧第二支柱底部伸延末尾分别探进左右两侧导槽内且分别与左右两侧导槽内的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左右两侧第二支柱与第一支柱顶部伸延段均回旋配合连接有第一紧锁件,第一支柱左右两侧面内分别回旋配合连接有转柱,左右两侧转柱上均固定设有与左右两侧第二支柱上的第一紧锁件相对设置的第二紧锁件,两组转柱之间的第一支柱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左右两侧转柱与第一容纳腔接邻端的第一支柱内壁体均设有通道槽,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贯通第一容纳腔且向前后方向伸延设置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有前后伸延设置的第三螺状杆,第三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延设置的滑板,滑板前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前侧的第二容纳腔内,滑板后侧伸延段探进第一容纳腔后侧的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滑块,滑块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末尾均配合连接有紧锁轴,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的第一紧锁件和第二紧锁件之间配合连接有杯体,杯体左右两侧末尾均设有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密封盖,密封盖外侧设置有用以与第一紧锁件和第二紧锁件配合紧锁的紧锁腔,第一支柱内设置有调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顶面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一螺状杆,所述滑台设置于所述导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左侧伸延末尾与所述导滑槽左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右侧伸延末尾与第一驱动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导滑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摇匀水杯,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状杆相对一侧的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利萍
申请(专利权)人:叶利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