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滤地下双循环水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6990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滤地下双循环水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鱼池和生物处理池,所述养鱼池和生物处理池之间由第二隔离槽隔开,且所述养鱼池一侧设有第一隔离槽、所述生物处理池一侧设有第三隔离槽,所述第三隔离槽的底部通过弧形沉淀槽连接至第一隔离槽的底部,所述第二隔离槽的底部一侧通过集水管连接至重力分离旋流装置,且所述重力分离旋流装置底部一侧通过内循环气管连接至气泵,所述气泵通过内循环气管连通至第一隔离槽的中间部位,所述养鱼池的侧面长度是生物处理池的三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效分离出了鱼粪等代谢形成的较大颗粒固形物,极大的减轻了处理池的负担;鱼池内外双循环设计有效的进行水中的杂质进行处理。

Ecological culture system of underground double circulating water tank with positive filt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of ecological farming is a filter of underground pond, including aquariums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pond, the pond and feed between biological treatment pond separated by second isolation groove, and the aquarium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isolation tank,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tank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hird isolation groove. The third isolation groove bottom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isolation groove through the arc sedimentation tank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side of the second isolation groove by a collecting pipe connected to the cyclone gravity separation device, and the gravity separation cyclone device bottom side through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pump, the middle part of the air pump through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pipe to the first isolation groove, wherein the support is three times the length of the side pond biological treatment pool.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eparates the larger solid particles formed by the metabolism of fish, dung and the like,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burden of the treatment pond. The double circulation desig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fish pond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treatment of impurities in th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滤地下双循环水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具体为一种正滤地下双循环水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工厂化养鱼,又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是取代传统池塘、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目前,工业养鱼在我国已发展近300万㎡,养鱼车间主要居地面,普遍存在着技术水平低、单产低,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繁琐,循环水均采用单一外循环,虽引进或仿制国外成套水处理设备,如蛋白质分离器、微滤机、弧形筛富氧机、纯氧投加装置、紫外线及臭氧杀菌器等,其价格昂贵、能耗大、安全隐患大、且通常水体日循环次数少,利用率低,养殖废水排放,造成污染,其效果不尽人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正滤地下双循环水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滤地下双循环水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鱼池(2)和生物处理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池(2)和生物处理池(4)之间由第二隔离槽(3)隔开,且所述养鱼池(2)一侧设有第一隔离槽(1)、所述生物处理池(4)一侧设有第三隔离槽(5),所述第三隔离槽(5)的底部通过弧形沉淀槽(12)连接至第一隔离槽(1)的底部,所述第二隔离槽(3)的底部一侧通过集水管(61)连接至重力分离旋流装置(6),且所述重力分离旋流装置(6)底部一侧通过内循环气管(8)连接至气泵(10),所述气泵(10)通过内循环气管(8)连通至第一隔离槽(1)的中间部位,所述养鱼池(2)的侧面长度是生物处理池(4)的三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滤地下双循环水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养鱼池(2)和生物处理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池(2)和生物处理池(4)之间由第二隔离槽(3)隔开,且所述养鱼池(2)一侧设有第一隔离槽(1)、所述生物处理池(4)一侧设有第三隔离槽(5),所述第三隔离槽(5)的底部通过弧形沉淀槽(12)连接至第一隔离槽(1)的底部,所述第二隔离槽(3)的底部一侧通过集水管(61)连接至重力分离旋流装置(6),且所述重力分离旋流装置(6)底部一侧通过内循环气管(8)连接至气泵(10),所述气泵(10)通过内循环气管(8)连通至第一隔离槽(1)的中间部位,所述养鱼池(2)的侧面长度是生物处理池(4)的三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滤地下双循环水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池(4)由不锈钢钢丝网从上至下依次分为水生植物层(41)、第一生化滤层(42)和底部水层(43),且底部水层(43)通过出水口(44)连通至弧形沉淀槽(12),所述重力分离旋流装置(6)的顶部出水口位于水生植物层(4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滤地下双循环水鱼池的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分离旋流装置(6)内壁设有四个旋流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飞王宝华李婧郭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鲟龙生物科技宜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