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
技术介绍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监测地质灾害在时空域的变形破坏信息(包括形变、地球物理场、化学场等)和诱发因素动态信息。最大程度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破坏信息和时间域的连续变形破坏信息,侧重于时间域动态信息的获取。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估。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查明灾害体的变形特征,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施工安全监测,保障施工安全;防治工程效果监测;对不宜处理或十分危险的灾害体,监测其动态,及时报警,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一般常用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包括:1、埋桩法: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2、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3、上漆法: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 ...
【技术保护点】
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包括底板和桩体,所述底板安装于桩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顶部为扁平结构,所述扁平结构的下端的桩体为倾斜结构,所述倾斜结构的下端的桩体上设有遮挡环,所述遮挡环下端的桩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闭合门,所述闭合门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下端设有隔板,所述空腔的上端设有密封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圆孔,所述空腔内设有PCB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地质灾害野外监测桩,包括底板和桩体,所述底板安装于桩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顶部为扁平结构,所述扁平结构的下端的桩体为倾斜结构,所述倾斜结构的下端的桩体上设有遮挡环,所述遮挡环下端的桩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闭合门,所述闭合门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下端设有隔板,所述空腔的上端设有密封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圆孔,所述空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