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汛子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130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汛子堤,包括被配置于与堤坝固定且沿堤坝方向间隔设置的承力杆,承力杆与堤坝内侧角度不大于90°,每个承力杆分别与相互搭接的两个支撑杆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承力杆所形成的外表面上铺设有金属网,金属网的外表面上铺设有防水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汛子堤是结合防汛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所研究出的一种钢、网、布组合的无土快速防汛子堤创新技术,主要选取常见的材料进行组装,备料容易,取材方便,随时可以应急,而且可以回收复用,绿色环保,能够大幅降低抢险费用,充分利用三种材料各自的优异性能,经过巧妙的设计组合,成就了高承重、强稳固性、牢固防水一体化的防汛子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汛子堤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汛抢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汛子堤。
技术介绍
抗洪期间,河流、水库的大坝为了防止漫堤,需要临时加高堤坝;在发生洪水以后,为了阻止洪水蔓延,或者为了保护一些重要部位不被洪水侵害,也需要构筑临时挡水堤坝或构筑二次防洪堤坝。常用的传统防汛办法就是是水来土挡,堆砌沙袋的办法,构筑沙袋防水堤坝,这是抗洪中采用的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是,沙袋拦水坝在构筑拦水坝时,需要大量沙袋,常常遇到取土困难,运送距离长,构筑时间长,装袋和运输劳动强度非常大。要达到1.5米以上的超高拦水坝,随着高度的增加,沙袋需要量成倍数量增加,而耐受冲击能力却大幅下降。防汛结束以后,沙袋后期处理难度也大。除此之外,近年也专利技术了钢木土石组合坝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也成为目前为止封堵溃坝、截流的主要的技术手段。采用的钢木土石组合坝,是在原来传统的木桩建坝的基础上,增加钢管、木桩组合结构。用钢管结构,按照1-2米X2-3米间距,竖向植入河底钢管,再水平方向互相连接固定,建立工作平台,得以在激流中进行下一步施工,进一步植入木桩,间距0.2-0.3米,同时与钢管和木桩进行整体连接,建立稳固的戗(载)体(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汛子堤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汛子堤,其特征在于:包括被配置于与堤坝固定且沿堤坝方向间隔设置的承力杆(1),所述承力杆(1)与堤坝内侧角度不大于90°,每个承力杆(1)分别与相互搭接的两个支撑杆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所述间隔设置的承力杆(1)所形成的外表面上铺设有金属网(2),所述金属网(2)的外表面上铺设有防水布(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汛子堤,其特征在于:包括被配置于与堤坝固定且沿堤坝方向间隔设置的承力杆(1),所述承力杆(1)与堤坝内侧角度不大于90°,每个承力杆(1)分别与相互搭接的两个支撑杆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所述间隔设置的承力杆(1)所形成的外表面上铺设有金属网(2),所述金属网(2)的外表面上铺设有防水布(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汛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4)及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4)被配置于与堤坝固定并倾斜设置在承力杆(1)顶端后部,所述第二支撑杆(5)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4)及承力杆(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汛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杆的搭接处设有沿堤坝方向水平设置的用于固定支撑杆的固定杆(6),所述承力杆(1)与支撑杆的搭接处设有沿堤坝方向水平设置的固定杆(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汛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设置的承力杆(1)与金属网(2)之间还设有一层沿堤坝方向水平间隔设置的横杆(7),所述横杆(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炜王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