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超机电缆线缠线结构
本技术属于缠线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B超机电缆线缠线结构。
技术介绍
在B超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使用电缆线将B超探头和B超机连接在一起,使用时需要首先对电缆线进行整理,才能便于后续的B超检测,使用结束后,电缆线需要手动缠绕后捆扎在B超机旁。这种收线方式容易导致电缆线发生缠绕打结,造成电缆线使用寿命降低,而且给医务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超机电缆线缠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超机电缆线缠线结构,包括缠线轮和制动组件,所述缠线轮内一端设有制动组件,所述缠线轮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固定轴,所述缠线轮内壁与固定轴之间固定连接有卷簧,所述固定轴的外端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内壁,所述缠线轮的两端边缘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啮合连接于丝杆上固定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于轴承座,所述丝杆上设有滑块,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外壳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优选的,所述缠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线夹。优选的,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缠线轮内壁一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B超机电缆线缠线结构,包括缠线轮(2)和制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轮(2)内一端设有制动组件(4),所述缠线轮(2)内通过轴承(1)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1),所述缠线轮(2)内壁与固定轴(11)之间固定连接有卷簧(13),所述固定轴(11)的外端固定连接于外壳(3)的内壁,所述缠线轮(2)的两端边缘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啮合连接于丝杆(6)上固定连接的从动轮(8),所述丝杆(6)的两端转动连接于轴承座(9),所述丝杆(6)上设有滑块(7),所述轴承座(9)固定连接于外壳(3)的内壁上,所述外壳(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超机电缆线缠线结构,包括缠线轮(2)和制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轮(2)内一端设有制动组件(4),所述缠线轮(2)内通过轴承(1)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1),所述缠线轮(2)内壁与固定轴(11)之间固定连接有卷簧(13),所述固定轴(11)的外端固定连接于外壳(3)的内壁,所述缠线轮(2)的两端边缘均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啮合连接于丝杆(6)上固定连接的从动轮(8),所述丝杆(6)的两端转动连接于轴承座(9),所述丝杆(6)上设有滑块(7),所述轴承座(9)固定连接于外壳(3)的内壁上,所述外壳(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机电缆线缠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轮(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线夹(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