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架及切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696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料架及切粒机,涉及塑料切粒技术领域,该进料架包括支撑板、第一连接组臂、第二连接组臂、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调节件,第一连接组臂包括第一左连接臂和第一右连接臂,第二连接组臂包括第二左连接臂和第二右连接臂,第一左连接臂一端与第二左连接臂铰接,第一右连接臂一端与第二右连接臂铰接,第二左连接臂与第二右连接臂下端分别铰接在支撑板的两侧,第一左连接臂和第一右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转轴的两端铰接,第二左连接臂和第二右连接臂的上端分别与第二转轴的两端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切粒机切粒不稳定而造成的产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料架及切粒机
本技术涉及塑料切粒
,尤其是涉及一种进料架及切粒机。
技术介绍
塑料切粒机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原料加工设备,其用于对挤出机生产出的条状或者片状塑胶进行切割成颗粒,以便于塑料原料的包装、运输与保存,以及利于适用于后续注塑机上的注塑成型需要等,尤其被广泛应用于切割各种热塑性塑料。其中,切粒是塑料制造生产工艺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一般就是将塑料丝条切成所需长度及大小的颗粒。目前,现有的切利生产过程是在塑料丝条牵引好后放入切粒机中,塑料丝条在切粒机的牵引下进入剪切区,通过切粒机的定刀及动刀作用将塑料丝条切粒。但实际生产中,由于切粒机的快速运行,在塑料丝条进入进料口时,塑料丝条会发生抖动、跳起,造成切粒机切粒不稳定影响切粒效果,存在塑料丝条缠刀、颗粒长短不一和产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料架及切粒机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切粒机切粒不稳定而造成的产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进料架,包括支撑板、第一连接组臂、第二连接组臂、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组臂包括第一左连接臂和第一右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组臂包括第二左连接臂和第二右连接臂,所述第一左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进料架及切粒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第一连接组臂(2)、第二连接组臂(3)、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连接组臂(2)包括第一左连接臂(21)和第一右连接臂(22),所述第二连接组臂(3)包括第二左连接臂(31)和第二右连接臂(32),所述第一左连接臂(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右连接臂(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左连接臂(21)与所述第一右连接臂(22)彼此呈镜像设置,且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与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的下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与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第一连接组臂(2)、第二连接组臂(3)、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连接组臂(2)包括第一左连接臂(21)和第一右连接臂(22),所述第二连接组臂(3)包括第二左连接臂(31)和第二右连接臂(32),所述第一左连接臂(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右连接臂(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左连接臂(21)与所述第一右连接臂(22)彼此呈镜像设置,且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与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的下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与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彼此呈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左连接臂(21)和所述第一右连接臂(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4)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和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5)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一转轴(4)和所述第二转轴(5)的表面均设有多个进料槽(41),所述第一左连接臂(21)与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的铰接处、所述第一右连接臂(22)与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的铰接处、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与所述支撑板(1)的铰接处和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与所述支撑板(1)的铰接处均设有调节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连接臂(21)与所述第二左连接臂(31)的铰接处和所述第一右连接臂(22)与所述第二右连接臂(32)的铰接处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7),所述第一左连接臂(21)与所述第一右连接臂(22)之间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千峰
申请(专利权)人:博繁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