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吸氧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氧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吸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鼻塞式吸氧法;一种是面罩式吸氧法。其中,面罩式吸氧法虽在理论上适用于鼻部疾患、张口呼吸的病人,且有一定的氧疗效果,但在实际中因面罩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病人的不舒适感,使病人无法及时、准确表达感受,还可对喂食、喂水、口腔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如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可能会有窒息的危险;所以一般面罩式吸氧法主要适用于手术或已经昏迷的病患者;而病房中的不是特别危重病人,一般都是采用的传统鼻塞式吸氧法,然而传统的鼻塞式吸氧法,也是有其自身的不足的,例如不容易固定在患者鼻子附近,容易滑脱,而一旦发生位移,离鼻子距离过远,患者就无法吸氧了;然而根据现有技术公开的传统结构的吸氧管,很多都采用到了双鼻塞的设计,将两个鼻塞分别塞入患者的鼻孔中,虽然说能够保证距离,患者能够可靠吸氧,但是依然无法保证固定,而中国专利201320193267.8所采用了耳挂式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虽然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但是显然患者是只能仰卧了,如果侧卧,脸部就会压到耳挂,就会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吸氧管,包括吸氧管(1)和与吸氧管(1)相配合的两个吸氧管鼻塞(2),还具有绑带(3),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容纳腔管(4),两个吸氧管鼻塞(2)分别与容纳腔管(4)相连通,还具有连接球囊(5),连接球囊(5)的内腔中设有三通通道(6),分别为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和第三通道(9),连接管(10)的一端与第三通道(9)相通,另一端与容纳腔管(4)相通,吸氧管(1)与第一通道(7)相连通,送药管(11)与第二通道(8)相连通, 吸氧管(1)与第一通道(7)之间还具有隔断腔(12),隔断腔(12)与吸氧管(1)的连接处具有卡口(13),隔断腔(12)内还设有阻挡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吸氧管,包括吸氧管(1)和与吸氧管(1)相配合的两个吸氧管鼻塞(2),还具有绑带(3),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容纳腔管(4),两个吸氧管鼻塞(2)分别与容纳腔管(4)相连通,还具有连接球囊(5),连接球囊(5)的内腔中设有三通通道(6),分别为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和第三通道(9),连接管(10)的一端与第三通道(9)相通,另一端与容纳腔管(4)相通,吸氧管(1)与第一通道(7)相连通,送药管(11)与第二通道(8)相连通,吸氧管(1)与第一通道(7)之间还具有隔断腔(12),隔断腔(12)与吸氧管(1)的连接处具有卡口(13),隔断腔(12)内还设有阻挡球(14),阻挡球(14)与卡口(13)相配合,送药管(11)上具有储药盒(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兰,张霞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