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菌丝的分室隔网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1347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0:07
一种研究菌丝的分室隔网培养箱,包括箱体、至少一对隔板和尼龙网,所述隔板设于箱体内,在箱体内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种植空间,隔板间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箱体的底面,相互平行的两块隔板间形成空气隔离层,所述尼龙网铺设于隔板上,所述隔板上设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尼龙网可以阻隔根系的交互,但菌丝可以通过,避免了根的干扰,提高了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究菌丝的分室隔网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土壤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根部和真菌菌丝交汇作用时研究菌丝作用的分室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F)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类真菌,能够与陆地上80%以上的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菌根共生体的形成能够促进宿主植物对N、P营养元素及K、Fe、Ca、Zn、Cu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从而使植物更少的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更好地吸收转运重金属。因此,利用富集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所形成的共生体系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已经成为新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并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重金属污染的条件下,AMF能够显著提高宿主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耐受能力,减轻重金属对植物体的毒害并根据重金属的浓度调节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使重金属从土壤中高效移出,实现生物修复的目的。AMF是植物根际内分布最普遍、生物量最大、作用最显著的有益真菌类群,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有关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中,利用植物间作修复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间作条件下根际土壤中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研究菌丝的分室隔网培养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究菌丝的分室隔网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至少一对隔板(2)和尼龙网(4),所述隔板(2)设于箱体(1)内,在箱体(1)内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种植空间,隔板(2)间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箱体(1)的底面,相互平行的两块隔板(2)间形成空气隔离层(3),所述尼龙网(4)铺设于隔板上,所述隔板(2)上设有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究菌丝的分室隔网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至少一对隔板(2)和尼龙网(4),所述隔板(2)设于箱体(1)内,在箱体(1)内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种植空间,隔板(2)间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箱体(1)的底面,相互平行的两块隔板(2)间形成空气隔离层(3),所述尼龙网(4)铺设于隔板上,所述隔板(2)上设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室隔网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隔板(2)均由深色有机玻璃板加工而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友卢鑫黄标李元湛方栋邝荣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