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改善的线性的滤波器在通信技术和电声领域中,互调(IM或IMD)表示需以至少两个不同的频率进行处理时因电路部分的非线性传输功率而产生不理想的光谱分量。这类互调产物会导致不理想的信号并由此在所用的频率范围内引起干扰,因此人们一贯致力于如何避免形成干扰的互调产物。此外,在产生HF信号时,总会形成谐波,其频率并不一定是基本模式的偶数倍。虽然这类谐波与基本模式相去甚远,但会干扰其他频带。一般而言,谐波也可以视为两个频率f1和f2在f1=f2的特殊情况下的互调产物。存在两阶、三阶及更高阶的互调产物/谐波,它们的区别在于用于使基频达成混频的因子或因子和。为了避免互调产物及干扰谐波,人们首先尝试提高构件和电路部分的线性。如果这样没有成功,可能会尝试降低通过非线性构件的电压,以便增大电路元件以线性工作的范围。在滤波器的
中,特别是对于由串联和并联谐振器网络构建的电抗滤波器来说,通过级联多个谐振器来抑制互调产物,但无法完全避免。级联的缺陷在于,在谐振器的互联(即谐振器的级联)中,只有通过增加各个电容器或谐振器的基面才能保持和调节滤波器所需的静态电容。这就导致谐振器式滤波器的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波电路,具有第一滤波器(F1),‑其中,串联信号路径(SL)使第一滤波器端口(IN)与第二滤波器端口(OUT)相连接,‑其中,在所述串联信号路径中布置有电路节点(SK),所述电路节点通过各并联支路(PZ)连接至固定电位,‑其中,在所述串联支路和所述并联支路中布置有谐振器(RS、RP)或者谐振器的连接电路(VRS、VRP),‑其中,布置成距所述滤波器输入端(IN)最近的第一并联支路(PZ1)包括并联谐振器或者多个并联谐振器的串联电路,‑其中,布置成距所述滤波器输入端(IN)最近的信号路径(SL)中包括串联谐振器或者多个串联谐振器的串联电路,‑其中,第一电容器(K1)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03 DE 102014112676.91.一种滤波电路,具有第一滤波器(F1),-其中,串联信号路径(SL)使第一滤波器端口(IN)与第二滤波器端口(OUT)相连接,-其中,在所述串联信号路径中布置有电路节点(SK),所述电路节点通过各并联支路(PZ)连接至固定电位,-其中,在所述串联支路和所述并联支路中布置有谐振器(RS、RP)或者谐振器的连接电路(VRS、VRP),-其中,布置成距所述滤波器输入端(IN)最近的第一并联支路(PZ1)包括并联谐振器或者多个并联谐振器的串联电路,-其中,布置成距所述滤波器输入端(IN)最近的信号路径(SL)中包括串联谐振器或者多个串联谐振器的串联电路,-其中,第一电容器(K1)与所述第一并联支路(PZ1)串联或并联和/或第二电容器(K2)与所述第一串联谐振器或与所述第一多个串联谐振器的串联电路串联或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路,其中,所述谐振器被配置成通过声波工作的谐振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中的所述谐振器的连接电路包括1至8个谐振器的串联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电路,其中,第二电容器(K2)连接于所述第一串联谐振器或所述第一串联谐振器(RS)的连接电路(VRS1)与所述第一滤波器端口(FP1)之间的串联信号路径中或与其并联,其中,第一电容器(K1)与所述第一并联支路(PZ1)中的所述第一并联谐振器(RP1)或者所述第一并联谐振器的连接电路(VRP1)串联或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器(F1)是发射滤波器或接收滤波器,其中,所述滤波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或第二滤波器端口(FP1、FP2)耦合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支路或发射支路,其中,所述发射支路被配置用于在不同的发射频带中进行发射,并且所述接收支路被配置用于在不同的接收频带中进行接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器(F1)是双工器的接收滤波器或发射滤波器。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电路,-其中,所述滤波器始于串联谐振器或者串联谐振器(RS)的连接电路(VRS1),第二电容器(K2)与其串联或并联,-其中,所述并联支路均具有相同的总电容,该总电容由并联谐振器的连接电路的电容以及与其并联或串联的电容器的电容得出,-其中,可以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凡·弗雷西莱本,
申请(专利权)人:追踪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