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970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9:39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正极、非水电解液和负极。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形成在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是形成在负极集电体表面上且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主要组分的区域。第二区域是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并且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主要组分且还包含氧化硅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专利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现有技术说明近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如锂离子二次电池或镍金属氢化物电池已经被用作PC、便携式设备等的所谓的便携式电源,或者作为用于车辆的驱动电源。特别地,优选使用能够获得高能量密度的轻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用于驱动车辆如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高输出电源。在电池的典型配置中,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容纳在电池壳中。正极和负极包含在对应的集电体上形成的活性物质层,并且作为主要组分包含能够可逆地储存和释放电荷载体(通常为锂离子)的活性物质。电池由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的电荷载体进行充电和放电。在用作车辆的驱动电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要求进一步改进性能以稳定地提供高电流。作为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碳材料如石墨或锂钛复合氧化物(LTO,例如Li4Ti5O12)的技术是已知的(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3-246900(JP2013-246900A)、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3-077398(JP2013-077398A)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正极;非水电解液;和负极,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形成在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是形成在负极集电体表面上且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主要组分的区域,第二区域是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并且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主要组分且还包含氧化硅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2 JP 2014-215579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正极;非水电解液;和负极,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形成在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是形成在负极集电体表面上且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主要组分的区域,第二区域是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并且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主要组分且还包含氧化硅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二区域的平均厚度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平均厚度的比为1%~5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二区域中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含量和第二区域中氧化硅的含量满足以下关系:1≤M2SiO/(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野智行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