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天线、IC和/或感测元件的标签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91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8:52
本公开的至少一些方面涉及一种适于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RFID标签包括:基板;以及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该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设置在基板上并且包括彼此磁耦合的相应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本公开的至少一些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多个RF电路的RFID标签,其中每个RF电路电子耦合至感测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多个天线、IC和/或感测元件的标签组件
本公开涉及无线感测装置和系统。本公开的至少部分涉及具有激发部件的无线感测装置。本公开的至少部分涉及用于测量一个或多个热特性的可穿戴无线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适于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天线;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集成电路(IC)和第二集成电路(IC),每个IC电耦合至天线;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相应的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并电耦合至相应的第一IC和第二IC,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热特性,第一目标区域的热特性是已知的,第二目标区域的特征是未知的,第一目标区域设置在基板上并热耦合至第一加热元件,第一加热元件和目标区域与第二加热元件热隔离并且适于与第二目标区域热隔离;以及第一感测元件和第二感测元件,所述感测元件热耦合至相应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以感测对应的加热元件的温度,使得当第二加热元件热耦合至第二目标区域时,RFID标签从收发器无线接收具有输入形式的输入功率,第一IC和第二IC将该输入功率转换成具有相应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的相应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并将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递送到对应的加热元件,第一感测元件和第二感测元件感测对应的加热元件温度的时间变化性,并且RFID标签基于第一加热元件温度和第二加热元件温度的时间变化性的比较而将第二目标区域的热特性无线传输到收发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适于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包括基板;以及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电路设置在基板上并且包括彼此磁耦合的相应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该RFID标签旨在具有预定的谐振频率,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中的每个电路在没有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中的另一电路的情况下被设计成具有不同于预定谐振频率的谐振频率,从而导致RFID标签具有预定的谐振频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适于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包括基板,该基板具有被基板的最外侧周边包围的顶表面区域;以及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电路设置在基板上并且包括彼此磁耦合的相应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其中在平面图中,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基板的顶表面区域的大部分上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适于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包括基板;以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基板上并且在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垂直偏移,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每个天线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另一天线大致重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适于以标签谐振频率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不同电路,每个电路具有不同于标签谐振频率的谐振频率并且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环的天线;以及电耦合至天线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IC);其中至少一个不同电路中的至少一个IC具有与至少一个其他不同电路中的至少一个IC不同的标识号,并且至少一个不同电路的天线与至少一个其他不同电路的天线不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适于以标签谐振频率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天线,多个天线中的每个天线磁耦合至多个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天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集成电路,所述多个IC中的每个集成电路(IC)电耦合至所述多个天线中的天线并且适于将不同的识别号传输至远程收发器,所述多个IC中的至少一个IC电耦合至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仅一个天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适于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包括基板;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电路设置在基板上并且包括电耦合至相应第一集成电路和第二集成电路(IC)的相应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信号递送元件和第二信号递送元件,所述信号递送元件设置在基板上,用于将相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递送到相应的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以及第一信号接收元件和第二信号接收元件,所述信号接收元件设置在基板上,用于感测响应于所递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而生成的来自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相应第一响应信号和第二响应信号,所述RFID标签适于将基于所感测到的第一响应信号和第二响应信号的信息无线传输到远程收发器。附图说明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且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起阐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原理。在附图中,图1A示出无线感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框图;图1B示出无线感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框图;图1C示出无线感测装置的又另一个示例的框图;图2A为RF传感器标签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简化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无线感测装置在箭头2B处的剖视图;图2C为无线感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简化示意图;图2D为功率测量电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简化示意图;图3A至图3C示出具有多个传感器的无线感测装置的一些实施方案的简化示意图;并且图3D为图3A所示的无线感测装置的剖视图;图4A和图4B示出具有多个传感器和/或多个RF装置的无线感测装置的一些实施方案的简化示意图;图5示出具有多个传感器和单个天线的无线感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简化示意图;图6A示出移动感测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图6B示出如下框图,该框图示出包括移动装置和无线感测装置的移动感测系统的示例;图6C示出无线感测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图6D示出具有多于一个无线感测装置的无线感测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图7A示出无线感测装置和/或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图7B示出具有两个传感器的无线感测装置或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图7C示出确定水合程度的示例性流程图;图8A示出磁耦合相对于频率的示例的曲线图;图8B示出温度-时间曲线的示例;图8C示出如下概念示例,该概念示例指示对递送到热源的功率进行控制的有效性;图9A示出水合感测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图9B示出在恒定的输入功率之前、期间和之后热源的示意性温度-时间曲线;图9C示出用于测量液体含量的无线感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些部件的剖视图;图9D示出用于测量液体含量的无线感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10示出无线感测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简化示意图;图11为具有两个集成电路的无线感测装置的示例的图片;并且图12示出温度相对于时间的示例性曲线图。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号表示类似的元件。虽然可能未按比例绘制的以上附图阐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但还可以设想如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指出的其它实施方案。在所有情况下,本公开都通过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表示而非通过表述限制来描述当前公开的专利技术。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设计出许多其它修改形式和实施方案,这些修改形式和实施方案均落在本公开的范围和实质内。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表示特征部尺寸、数量和物理特性的所有数字应该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均被术语“约”修饰。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否则在上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列出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这些近似值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来寻求获得的期望性能而变化。所使用的由端值表述的数值范围包括此范围内包含的所有数值(例如,1至5包括1、1.5、2、2.75、3、3.80、4和5)以及在此范围内的任何范围。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多个天线、IC和/或感测元件的标签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包括:基板;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第一集成电路(IC)和第二集成电路(IC),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二IC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每个IC电耦合至所述天线;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用于加热相应的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并且电耦合至相应的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二IC,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热特性,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热特性是已知的,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热特性是未知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热耦合至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热隔离并且适于与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热隔离;以及第一感测元件和第二感测元件,所述第一感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感测元件热耦合至相应的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以感测对应的所述加热元件的温度,使得当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热耦合至所述第二目标区域时,所述RFID标签从收发器无线接收具有输入形式的输入功率,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二IC将所述输入功率转换为具有相应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的相应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并将所述第一功率和所述第二功率递送到对应的所述加热元件,所述第一感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感测元件感测对应的所述加热元件温度的时间变化性,并且所述RFID标签基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温度的时间变化性的比较而将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热特性无线传输到所述收发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07 US 62/077,0041.一种适于与远程收发器无线通信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包括:基板;天线,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第一集成电路(IC)和第二集成电路(IC),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二IC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每个IC电耦合至所述天线;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用于加热相应的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并且电耦合至相应的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二IC,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中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热特性,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热特性是已知的,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热特性是未知的,所述第一目标区域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热耦合至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热隔离并且适于与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热隔离;以及第一感测元件和第二感测元件,所述第一感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感测元件热耦合至相应的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以感测对应的所述加热元件的温度,使得当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热耦合至所述第二目标区域时,所述RFID标签从收发器无线接收具有输入形式的输入功率,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二IC将所述输入功率转换为具有相应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的相应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并将所述第一功率和所述第二功率递送到对应的所述加热元件,所述第一感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感测元件感测对应的所述加热元件温度的时间变化性,并且所述RFID标签基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温度的时间变化性的比较而将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热特性无线传输到所述收发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的大小与所述输入功率的大小具有已知的比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第二功率的大小与所述输入功率的大小具有已知的比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第一形式和所述第二形式中的至少一者不同于所述输入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第一形式和所述第二形式中的至少一者为DC形式,并且所述输入形式为AC形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和所述第二功率为AC形式,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古拉斯·T·加夫列尔罗纳德·D·耶西安德鲁·P·博尼法斯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