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起式输送机传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4611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5:06
具有用于将物品传离输送带的末端的弹起式传送组件的输送机系统,输送带具有在输送带的外部输送表面上方延伸的突起。传送组件从枢轴悬臂在输送带的转向路径上方。当输送带的突起碰撞传送组件时,传送组件绕着枢轴枢转远离输送带。当突起经过后,传送组件依靠重力回落至其邻近所述传送带的原始位置。双向的传送组件悬臂在相反方向上以将物品传离一个输送带的末端并将物品传送至可以有或没有突起的另一个输送带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弹起式输送机传送系统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动力驱动的输送机,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位于两个首尾衔接的输送机之间的弹起式传送平台的输送机系统。鞋分拣器用于跨越输送带的输送表面转移物品,例如托盘或包装。与输送带跨骑的鞋跨越输送带的宽度横向地移动以将物品推出侧面或者将物品对齐在预定位置处。鞋在输送表面上方从输送带延伸。由于鞋子在输送表面上方伸出,鞋需要在输送带的运载路线运行的末端的间隙以使其绕着驱动链轮或空转链轮移动。当输送带用于将物品输送出输送带的末端并且将物品输送至另一个输送机上时,通常使用定位在两个输送机之间的间隔内的固定传送板。当物品进入和离开传送板时,为防止物品翻倒,特别是具有小的覆盖区(footprints)或底部特征的物品,传送板和输送机之间的间隙必须是小的。但是,如果鞋分拣器的鞋没有被移动至跨越间隙是由传送板设置的输送带的宽度的已知位置,鞋将碰撞传送板并引起损伤。实际上,任何具有突起的输送带,例如链板,都受到被定位成过于靠近输送带的传送板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体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用于将物品传离输送机的末端的传送组件的一种形式包括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中的每个包括具有钻孔的枢转部分和从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指部。穿过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的钻孔沿着枢转轴线被对齐以接纳转轴。连接部件被连接在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之间使得第一侧轨和第二侧轨一起绕着枢转轴线枢转。传送组件的另一种形式包括具有钻孔的第一枢转部分和从第一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第一悬臂部分。转轴延伸穿过钻孔并且转轴的直径小于钻孔的直径。转轴限定枢转轴线,当尖端受到向上的力时,第一枢转部分和第一悬臂部分能够绕着枢转轴线自由地枢转远离原始位置,当尖端没有受到向上的力时,第一枢转部分和第一悬臂部分能够依靠重力枢转返回原始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输送机系统包括循环式第一输送带,循环式第一输送带在输送方向上沿着上部运载路线行进并沿着在第一输送带的出口端处的转向路径绕着转向元件进入下部返回路径。第一输送带具有外部输送侧,外部输送侧具有从外部输送侧向外延伸的突起。布置在第一输送带的出口端处的传送组件接纳离开传送带的物品。传送组件包括具有钻孔的枢转部分和在转向元件上方从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悬臂部分。延伸通过钻孔的转轴限定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枢转轴线,枢转部分和悬臂部分可以通过与位于转向路径上的突起接触绕着枢转轴线枢转远离第一输送带,并且当与突起不接触时,枢转部分和悬臂部分可以依靠重力朝着第一输送带枢转返回。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输送机系统的一部分的俯视平面图和侧视图;图2是图1A和图1B的输送机系统的传送组件的分解视图;图3A和图3B是图2的传送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视图和等距视图;图4A至图4C是图2示出的当与输送带的突起接触时弹起的和返回至原始位置的传送组件的连续的侧视图;图5A和图5B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传送组件的包括带凹槽转轴阻挡机构并且被示出位于原始位置和弹起位置的另一种形式的侧视图;图6是能够用在如图2中的传送组件的辊子承载器的一种形式的等距视图;图7是能够用在如图1中的输送机系统的弹起式传送组件的包括马达驱动的枢转转轴的另一种形式的等距视图;图8A和图8B是位于两个输送机之间的双向传送组件的等距视图和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A和图1B示出了体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输送机系统的一部分。输送系统20包括在输送方向26上沿着运载路线24行进的输送带22。突起28从输送带22的外部输送表面30向外延伸。在这个示例中,突起28是沿着导轨32跨骑的推动元件,导轨32跨越输送带22的宽度延伸。在输送带下面的引导件(未示出)接合从推动元件28垂挂的凸轮从动件34,以便当它在输送方向26上行进时引导它们跨越输送带22。代替推动元件,突起可以是从输送带的外部输送表面向上延伸的链板、通道分隔器、或任何其它结构。输送带22在输送带的出口端38处绕着转向元件36(例如驱动链轮或空转链轮)离开运载路线24。循环式输送带22在遵循绕着转向元件的转向路径40后,返回沿着返回路径42的返回路线内。将没有被推动元件28转移走的物品从输送带的出口端38传送至传送组件44上,传送组件44的最上表面46通常是与在承载路线24上的输送带的外部输送表面30共面的。传送组件44是以在输送带的出口端38和传送组件之间的小间隙48悬臂在位于转向元件36上的输送带的上方,以便平稳的传送。传送组件44在图2中被更详细地示出。传送组件具有从枢转部分52向外延伸的悬臂部分50。钻孔54横向地延伸穿过枢转部分52。转轴56延伸穿过钻孔54。转轴56在相反的端部处被支撑在输送框架内。转轴56在图1A和图2被示出为安装在轴承座58内使得转轴56可以转动,但是转轴56也可以在两端被固定使得其不能转动。在这个示例中,钻孔54的内径大于转轴56的外径,使得传送组件44可以绕着由转轴56限定的垂直于输送方向26的枢转轴线60转动。在传送组件44上的阻挡面62、63与固定阻挡件(例如固定板64)配合操作,固定阻挡件延伸进入位于阻挡件之间的间隔66,以限制传送组件绕着枢转轴线的角向枢转范围。如图2中示出的,传送组件44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件72上的两列68、69小直径辊子70,连接部件72呈平行于枢转轴线60的连接销的形式。大辊子74被安装在枢轴转轴56上。钻孔54低于连接销72的水平面,使得大辊子和小辊子具有共同的切面76,如图1B中示出的。切面76大体上是与输送带22的外部输送表面30共面的。从输送带22的出口端38传离的物品跨骑跨越位于传送组件44内的可自由转动的辊子70、74。辊子70的第一列68被定位成接近悬臂部分50的远端尖端78,如图2中示出的。小辊子70的第二列69被定位在第一列68和位于枢轴转轴56上的大辊子74的列之间。辊子70的第一列68被示出为在跨越传送组件44的宽度的预先确定的位置处被间隔80中断。间隔限定在第一列68内的空的辊子位置,当输送带22绕着转向元件36进入转向路径40且输送带的突起28被定位成经过开口时,空的辊子位置为输送带的突起28提供间隙。然而,如果突起28没有在这些位置,突起28碰撞传送组件44的远端尖端78。如图2中示出的,传送组件44包括一组横向隔开的侧轨:窄轨82和宽轨83。连接部件72连接相继的侧轨82、83,使得相继的侧轨绕着枢转轴线60一起枢转。在示出的示例中,连接部件72是小直径辊子70安装在上的连接销。相继的侧轨82、83的对形成用于辊子的托架或承载器84。每个承载器能够在承载器的侧轨之间支撑位于每个连接销72上的一个或多个小辊子70和位于转轴56的一部分上的一个或多个大辊子。承载器84中的一个在图3A和图3B中被详细地示出。这个示例中的承载器84仅具有位于每个销72上的一个小辊子70,并且仅具有用于安装在枢转转轴上的一个大辊子74。悬臂式的指部50从侧轨82的枢转部分52向外延伸。指部终止于弯曲的远端指形尖端78。小辊子70被安装在连接销72上以便绕着销的轴线86自由转动,销的轴线86平行于枢转轴线60。销72的末端有滚花并且被压装到位于侧轨82内的腔88内。小辊子70具有接纳销72的中心钻孔90,大辊子74具有接纳转轴56的中心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弹起式输送机传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物品传离输送机的末端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具有钻孔的第一枢转部分;从所述第一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第一悬臂部分;转轴,所述转轴延伸穿过所述钻孔,所述转轴的直径小于所述钻孔的直径并且所述转轴限定枢转轴线,当所述尖端受到向上的力时,所述第一枢转部分和所述第一悬臂部分能够绕着所述枢转轴线自由地枢转远离原始位置,并且当所述尖端没有受到向上的力时,所述第一枢转部分和所述第一悬臂部分能够靠着重力枢转返回至所述原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25 US 14/496,4621.一种用于将物品传离输送机的末端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具有钻孔的第一枢转部分;从所述第一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第一悬臂部分;转轴,所述转轴延伸穿过所述钻孔,所述转轴的直径小于所述钻孔的直径并且所述转轴限定枢转轴线,当所述尖端受到向上的力时,所述第一枢转部分和所述第一悬臂部分能够绕着所述枢转轴线自由地枢转远离原始位置,并且当所述尖端没有受到向上的力时,所述第一枢转部分和所述第一悬臂部分能够靠着重力枢转返回至所述原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组件,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第一辊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包括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延伸的多个销和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销上的多个第二辊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辊子被布置成邻近于所述第一悬臂部分的所述远端尖端的第一列和位于所述第一列与所述转轴之间的第二列,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二列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被在所述第一悬臂部分的所述远端尖端和所述第二辊子的所述第二列之间形成的一个或多个间隔中断。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组件,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第一辊子,其中,所述第一辊子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辊子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第二辊子具有共同的切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组件,进一步包括限制所述传送组件绕着所述枢转轴线的角向枢转范围的第一阻挡面和第二阻挡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面从所述第一枢转部分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组件,进一步包括:具有钻孔的第二枢转部分;远离所述第一枢转部分从所述第二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第二悬臂部分;其中,所述转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二枢转部分的所述钻孔,使得所述第二枢转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能够绕着所述转轴自由地枢转。10.一种输送机系统,包括:循环式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在输送方向上沿着上部运载路线行进并沿着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口端处的转向路径绕着转向元件进入下部返回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输送带具有外部输送侧,所述外部输送侧具有从所述外部输送侧向外延伸的突起;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所述出口端处以接纳离开所述传送带的物品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具有钻孔的枢转部分;在所述转向元件上方从所述枢转部分延伸至远端尖端的悬臂部分;转轴,所述转轴延伸穿过所述钻孔并且所述转轴限定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的枢转轴线,所述枢转部分和所述悬臂部分能够通过接触位于所述转向路径上的所述突起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枢转远离所述第一输送带,并且不接触时,所述枢转部分和所述悬臂部分能够靠着重力朝着所述第一输送带枢转返回。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第一辊子。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平行于位于所述悬臂部分内的所述枢转轴线延伸的至少一列辊子。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大辊子,所述辊子和所述大辊子具有共同的切面。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限制所述传送组件绕着所述枢转轴线的角向枢转范围的第一阻挡面和第二阻挡面。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机系统,进一步包括固定阻挡件,其中,所述第一阻挡面被形成在从所述枢转部分延伸的第一键形部上,所述第二阻挡面被形成在从所述枢转部分延伸的第二键形部上,所述第一阻挡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面限定所述第一键形部和所述第二键形部之间的接纳所述阻挡件的间隔,使得所述第一阻挡面在所述角向枢转范围的一端接触所述阻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R·李
申请(专利权)人: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