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涂敷粘性材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451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涂敷粘性材料的装置(10),包括在第一端部(20)上具有材料进入开口(18)并且在第二端部(26)上具有材料排出开口(24)的、限定涂敷通道(14)的、至少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可弯曲的涂敷管(16),包括接纳涂敷管(16)的、具有至涂敷管(16)的用于粘性材料的材料输送连接部(28)的壳体(12),其中,涂敷管(16)在从材料进入开口(18)出发的开始区域(30)中与壳体(12)连接并且在延伸至材料排出开口(24)的端部区域(32)中与壳体(12)隔开距离地设置,并且其中,端部区域(32)的支承区段(48)靠近材料排出开口(24)在马达驱动的、围绕纵向中轴线(46)可旋转的偏心部(50)中支承。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用于调节支承区段(48)相对于纵向中轴线(46)的距离的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涂敷粘性材料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涂敷粘性材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这样的装置例如由EP0852160B1已知并且在涂敷粘性材料到工件上、例如在涂敷粘合剂到车身件上广泛使用。涂敷管在此靠近其端部支承在偏心部中,所述偏心部在涂敷过程期间置于围绕其纵向中轴线的旋转中并且将圆周运动在其具有材料排出开口的尖端上强加于偏心支承的涂敷管,在所述涂敷管的材料排出开口上,粘性材料涂敷到工件上。以数千转每分钟进行的该圆周运动能够使离心力作用到粘性材料上,所述离心力导致材料射流的螺旋形的运动。这引起圆形的材料涂敷并且导致涂敷的材料条的如下宽度,所述宽度显著大于材料排出开口的直径。涂敷管为此目的必须至少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可弹性弯曲。但作为已知的装置的批评为不利的是,涂敷的材料条的轮廓只限定地通过偏心部的转速的变化或依赖于材料通过体积流量或通过喷嘴相对于工件的距离实现,这此外相当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这样改善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使得涂敷的材料条的轮廓可以更好地变化。该任务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解决。本专利技术有利的进一步构成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的思想,即,通过偏心部的偏心率的变化实现涂敷轮廓的改变,涂敷管支承在所述偏心部中。在偏心部中支承的至少局部弹性可弯曲的涂敷管的区域接着称为支承区段。偏心率的变化按照本专利技术借助调节机构进行,通过所述调节机构,支承区段相对于纵向中轴线的距离可调节。偏心率的变化适宜地能够以如下方式实现,即,偏心部两部分式构成,包括可由马达驱动地旋转的外体和在外体中偏心接纳的内体,所述内体在外体旋转时由其带动。涂敷管的支承区段在内体中借助旋转轴支承,从而其在偏心部旋转时不一起旋转。在此优选地,内体关于外体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可运动,所述端部位置确定支承区段关于纵向中轴线的最小和最大偏心的位置。最小偏心的位置可以在此确定支承区段的零的偏心率,从而材料涂敷没有圆形的材料分配地进行。按照第一实施形式,内体偏心地接纳在外体中并且关于外体可转动,从而转动引起涂敷管的支承区段的偏心率的变化。在此偏心部适宜地具有用于相对于外体转动内体的转动机构,所述外体具有在导向滑槽中引导的、径向伸出的销,其中,导向滑槽基本上具有螺旋区段的形状。在此所述销优选在导向滑槽中在两个端部止挡部之间引导,所述端部止挡部确定内体相对于外体的两个端部位置。销在螺旋区段形的导向滑槽中的强制引导能够实现平移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如果内体沿纵向中轴线的方向相对于外体运动,则强制地发生两个体相对彼此的转动,该转动引起产生的偏心率的变化。这特别在如下情况下有利,即,涂敷管轴向不能移动地在内体中并且在壳体中限定地轴向可移动地支承,从而通过涂敷管沿纵向中轴线的方向的移动,可以进行内体相对于外体的转动。在此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销固定地与内体连接,并且导向滑槽设置在外体中。不仅可能,即,涂敷管平行于纵向中轴线的移动通过导向滑槽的端部止挡部限定,而且涂敷管在壳体中以移动行程可移动,所述移动行程小于导向滑槽的端部止挡部沿轴向方向测量的距离,从而该移动行程确定涂敷管的最大的可移动性。适宜地,内体相对于外体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所述转动轴线相对于纵向中轴线的距离等于其相对于支承区段的中轴线的距离。以这种方式能够调节产生的最小的为零的偏心率。按照第二实施形式,内体沿横向于纵向中轴线的方向相对于外体线性可移动。在此可能的是,外体具有以锐角相对于纵向中轴线倾斜的引导通道,内体接纳在所述引导通道中。内体在引导通道中的移动然后引起偏心率的改变。所述移动又可以如下进行,涂敷管轴向不能移动地在内体中并且在壳体中限定地轴向可移动地支承。按照一种备选的变型,所述偏心部具有用于相对于外体移动内体的移动机构,所述外体具有在导向滑槽中引导的、径向伸出的销,其中,导向滑槽以锐角相对于纵向中轴线倾斜。所述导向滑槽可以在此设置在平行于纵向中轴线可移动的滑动件中,从而其沿轴向方向的移动引起其内体沿径向的方向的移动并且因此引起偏心率的改变。适宜地设置围绕涂敷管环绕的、沿涂敷管的纵向方向延伸一段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入引导至涂敷通道的横向孔并且材料输送连接部通入所述环形槽。这能够实现也在如下情况中可靠地输送材料到壳体中至涂敷通道中,即,涂敷管沿其纵向方向移动。适宜地,环形槽在涂敷管的如下长度上延伸,所述长度大于涂敷管可移动的移动行程,尤其是在移动行程的至少两倍、优选至少三倍那样大的长度上延伸。为了摩擦最小化,旋转轴承适宜地是球轴承。所述旋转轴承优选具有固定地与涂敷管连接的内环和固定地与内体连接的外环,球设置在外环和内环之间。按照一种有利的进一步构成,涂敷管的开始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接纳在不可相对转动地接纳在壳体中的导向套筒中并且与所述导向套筒固定连接。涂敷管的该部分在偏心部旋转时于是不变形。涂敷管或涂敷管的相关的区段与导向套筒形成一个结构单元,从而简化制造。在此优选的是,导向套筒沿端部区域延伸至少一段并且相对于所述端部区域径向隔开距离地设置,从而也在偏心部旋转和涂敷管的与此关联的偏转时没有发生导向套筒和端部区域之间的接触。此外优选的是,导向套筒的内径在开始区域和端部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中连续扩大,以便在该区域中避免通过涂敷管在导向套筒中由于夹紧的切口效应。附图说明接着借助在附图中示意性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示出用于涂敷粘性材料的装置以支承区段的最小偏心位置的纵剖面;图2a,2b示出从两个彼此垂直的观察方向观察的按照图1的装置具有支承区段的最小偏心的位置的细节视图,;图3a,3b示出从两个彼此垂直的观察方向观察的具有支承区段的最大偏心的位置的按照图1的装置的细节视图,;图4至6示出按照第二、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涂敷装置的细节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的装置10用于涂敷粘性材料、例如粘合剂到工件上。其具有壳体12,环形包围用于粘性材料的涂敷通道14的涂敷管16接纳在所述壳体中。涂敷管16多件式地构成并且从具有材料进入开口18的第一端部20延伸至通过包括材料排出开口24的涂敷喷嘴22形成的第二端部26。粘性材料通过壳体12中的材料输送连接部28输送给材料进入开口18。涂敷管16具有从第一端部20出发的开始区域30,所述开始区域与壳体12连接,以及具有延伸至第二端部26的端部区域32,所述端部区域与壳体12隔开距离地设置并且在其长度的最大的部分上由环状间隙34包围。开始区域30部分地通过第一管区段36形成,从壳体12中突出的突出部38连接到所述第一管区段上。弹性可弯曲的钢管40沿另一个方向连接到第一管区段36上,所述钢管在其端部上支承涂敷喷嘴22。钢管40在其属于开始区域30的区段中接纳在不可相对转动地在壳体12中接纳的导向套筒42中。在开始区域30和端部区域32之间设置的过渡区域44中,导向套筒42和钢管40之间的距离连续增大,直至环状间隙34达到其完全的宽度。开始区域30此外确定在中央通过其延伸的纵向中轴线46。涂敷管16在其端部区域32中具有支承区段48,所述支承区段在围绕纵向中轴线46可旋转地在壳体12中设置的并且可由马达驱动的偏心部50中支承。偏心部50具有外体52,内体54偏心地接纳在所述外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涂敷粘性材料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涂敷粘性材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在第一端部(20)上具有材料进入开口(18)并且在第二端部(26)上具有材料排出开口(24)的、限定涂敷通道(14)的、至少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可弯曲的涂敷管(16),所述装置包括接纳涂敷管(16)的壳体(12),该壳体具有至涂敷管(16)的用于粘性材料的材料输送连接部(28),其中,涂敷管(16)在从材料进入开口(18)出发的开始区域(30)中与壳体(12)连接并且在延伸至材料排出开口(24)的端部区域(32)中与壳体(12)隔开距离地设置,并且端部区域(32)的支承区段(48)靠近材料排出开口(24)在被马达驱动的、围绕纵向中轴线(46)可旋转的偏心部(50)中支承,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调节支承区段(48)相对于纵向中轴线(46)的距离的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07 DE 102014014592.11.用于涂敷粘性材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在第一端部(20)上具有材料进入开口(18)并且在第二端部(26)上具有材料排出开口(24)的、限定涂敷通道(14)的、至少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可弯曲的涂敷管(16),所述装置包括接纳涂敷管(16)的壳体(12),该壳体具有至涂敷管(16)的用于粘性材料的材料输送连接部(28),其中,涂敷管(16)在从材料进入开口(18)出发的开始区域(30)中与壳体(12)连接并且在延伸至材料排出开口(24)的端部区域(32)中与壳体(12)隔开距离地设置,并且端部区域(32)的支承区段(48)靠近材料排出开口(24)在被马达驱动的、围绕纵向中轴线(46)可旋转的偏心部(50)中支承,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调节支承区段(48)相对于纵向中轴线(46)的距离的调节机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偏心部(50)具有围绕纵向中轴线(46)可旋转的外体(52)和在外体(52)中接纳的内体(54),支承区段(48)借助旋转轴承(56)支承在所述内体中,并且内体(54)能够相对于外体(52)运动。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体(54)相对于外体(52)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可运动,所述端部位置确定支承区段(48)相对于纵向中轴线(46)的最小和最大偏心的位置。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体(54)偏心地接纳在外体(52)中并且能够相对于外体(52)转动。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偏心部(50)具有用于将内体(54)相对于外体(52)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外体具有在导向滑槽(68)中引导的、径向延伸的销(66),其中,导向滑槽(68)基本上具有螺旋区段的形状。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销(66)固定地与内体(54)连接并且导向滑槽(68)设置在外体(52)中。7.按照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体(54)相对于外体(52)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所述转动轴线相对于纵向中轴线(46)的距离等于其相对于支承区段(48)的中轴线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科勒哈斯
申请(专利权)人:SCA许克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