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部中空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贯通孔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尽管得到与注射器所进行的剂的供给同等的性能,但根据不伤害皮肤且疼痛较少的理由,微针(microneedle)所进行的剂的供给备受关注。即使在微针中,特别是中空型的微针可以扩展分配于中空部的剂的选择项。一般而言,微针除了中空型以外,还具有针本身由溶解性的剂形成的自己溶解型和在针表面涂敷有剂的涂敷型。但是,两者中剂的供给量(保持量)均依赖于针的形状。与之相对,中空型具有不依赖于针形状、可供给大量的剂等的优点。上述微针可以通过例如专利文献1或2所公开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造方法中,在弹性体上配置树脂体,一边从弹性体的背面侧加热树脂体一边使微细针贯通至树脂体而制造微细喷嘴,因此,不会使用包含使喷嘴的外侧形状进行了凹凸反转的微细的凹部的模具。因此,可以制造由树脂制作的可一次性的微细喷嘴。另外,专利文献2中,可以使用预先形成的模具来制造中空微针阵列。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方法,其将基材薄片架设于棒状的凸模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是内部中空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具备:使具备加热机构的凸模部从包含热塑性树脂而形成的基材薄片的一个面侧抵接,一边利用热使该基材薄片中的该抵接部分软化一边将该凸模部刺到该基材薄片而形成从该基材薄片的另一个面侧突出的突起部的突起部形成工序;在将所述凸模部刺到所述突起部的内部的状态下冷却该突起部的冷却工序;在所述冷却工序之后,从所述突起部的内部抽出所述凸模部而形成所述微细中空突起物的释放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17 JP 2014-212564;2015.08.17 JP 2015-160721.一种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是内部中空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具备:使具备加热机构的凸模部从包含热塑性树脂而形成的基材薄片的一个面侧抵接,一边利用热使该基材薄片中的该抵接部分软化一边将该凸模部刺到该基材薄片而形成从该基材薄片的另一个面侧突出的突起部的突起部形成工序;在将所述凸模部刺到所述突起部的内部的状态下冷却该突起部的冷却工序;在所述冷却工序之后,从所述突起部的内部抽出所述凸模部而形成所述微细中空突起物的释放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突起部形成工序使用在将所述凸模部刺到所述基材薄片时支承该基材薄片中的形成所述突起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支承部件来进行,所述支承部件配置于所述基材薄片的另一个面侧,使所述凸模部从所述基材薄片中的未由所述支承部件支承的部分的一个面侧抵接而形成所述突起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支承部件,使用具有能够插入所述凸模部中的凸模的开口部的开口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开口板具备多个所述开口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开口板的一个所述开口部插入有一个所述凸模。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控制所述突起部形成工序中的所述凸模部具备的所述加热机构的条件、所述凸模部向所述基材薄片的刺入高度、所述基材薄片的所述抵接部分的软化时间、所述凸模部向所述基材薄片的刺入速度、所述凸模部的形状及冷却工序中的冷却条件的至少一者,从而控制所述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基材薄片,使用带状的基材薄片,在该带状的基材薄片的所述另一个面侧连续地形成所述微细中空突起物。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凸模部的加热而产生的所述基材薄片的加热温度为该基材薄片的玻璃化温度以上且小于熔融温度。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凸模部的加热而产生的基材薄片的加热温度为基材薄片的软化点以上且小于熔融温度。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突起部形成工序中,除了所述凸模部的加热机构以外,未设置加热机构。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凸模部具备的所述加热机构为超声波振动装置,利用该超声波振动装置使该凸模部进行超声波振动,使所述抵接部分产生摩擦所产生的热而使该抵接部分软化。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凸模部具备的所述加热机构为加热器装置,利用该加热器装置加热该凸模部,使所述抵接部分软化。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突起部形成工序使用多个凸模部,形成阵列状地具有多个突起部的微细中空突起物。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细中空突起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津贵利,小林英男,上野智志,真锅良辅,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