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449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穿戴感的恶化且不阻碍肌肤面片的立起就减少侧漏、紧凑地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具有吸收体(30)和肌肤面片(10)。肌肤面片以沿着长度方向的第1折线(F1)为基点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且以位于比第1折线靠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第2折线(F2)为基点从宽度方向的内侧朝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以第1折线为基点折叠起来的肌肤面片彼此借助粘接剂接合起来,吸收性物品的第1折叠线(FL1)和第2折叠线(FL2)不与粘接剂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配置到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肌肤面片折叠而构成了能够立起的折回部的吸收性物品。肌肤面片相对于吸收体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以位于比吸收体的外侧缘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第1折线为基点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宽度方向的内侧折回。另外,以第1折线为基点折回来的肌肤面片以位于比第1折线靠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第2折线为基点从宽度方向的内侧朝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折回。以第1折线为基点折回来的肌肤面片彼此以及以第2折线为基点折回来的肌肤面片彼此例如利用粘接剂接合起来,能够向穿着者侧立起地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971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不过,上述的吸收性物品存在以下问题。一般而言,吸收性物品被紧凑地折叠。若例如肌肤面片彼此的接合部位与吸收性物品的折叠线重叠,则借由折叠线对接合部位施加力,有时粘接剂会渗出。尤其是,对于如专利文献1那样肌肤面片具有透液性的结构,粘接剂有时经由该肌肤面片渗出。其结果,有时产生向肌肤的粘附,穿戴感恶化。另外,若肌肤面片彼此的接合部位与吸收性物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性物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在透液性的肌肤面片与不透液性的非肌肤面片之间具有吸收体,所述肌肤面片以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第1折线为基点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且以位于比所述第1折线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第2折线为基点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其中,以所述第1折线为基点折叠起来的所述肌肤面片彼此借助粘接剂接合起来,吸收性物品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折叠线不与所述粘接剂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31 JP 2014-2233211.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彼此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在透液性的肌肤面片与不透液性的非肌肤面片之间具有吸收体,所述肌肤面片以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第1折线为基点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且以位于比所述第1折线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第2折线为基点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回,其中,以所述第1折线为基点折叠起来的所述肌肤面片彼此借助粘接剂接合起来,吸收性物品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折叠线不与所述粘接剂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折叠线位于比以所述第1折线为基点折叠起来的片彼此接合的第1接合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入户野太朗林俊久植田隆宏盛冈步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