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449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3:10
正面片(2)包含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条状的凸条部(13)和凹条部(14)在宽度方向Y上交替地配置而成的凹凸构造的无纺布(1)。正面片(2)在凹条部(14)与邻接的下侧片(6)接合。无纺布(1)至少以高延伸度纤维作为原料。下侧片(6)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纤维的集合体。凸条部(13)具有中空构造。凸条部(13)的侧部区域(14c)的纤维密度比顶部区域(13a)的纤维密度和底部区域(13b)的纤维密度的任一者都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期卫生棉或抛弃式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作为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已知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条状的凸条部和凹条部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而成的凹凸构造的吸收性物品。例如,本申请人提出了使多个褶状部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凹凸形成用片在各褶状部间线状地接合于基材片而成的正面片(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由透液性的纤维无纺布形成且被赋型为波形状的正面片。波形状在正面片的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波形状的顶部与底部在与正面片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波形状的顶部区域与底部区域之间的壁部区域的纤维密度比顶部区域或底部区域的纤维密度低。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具有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且在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上连续的垄状凸部的正面片。在各凸部的两侧,在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右侧邻接位置和左侧邻接位置交替地赋予了点状的凹压纹,该凹压纹整体上呈交错状地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658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11386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3-2442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性物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形成肌肤抵接面的透液性的正面片、背面片和介于该两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片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条状的凸条部和凹条部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而成的凹凸构造的无纺布,在所述凹条部与邻接的下侧片接合,所述无纺布至少以高延伸度纤维为原料,所述下侧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纤维的集合体,所述凸条部在所述无纺布与所述下侧片之间具有中空构造,所述无纺布具有顶部区域、底部区域和位于该两者之间的侧部区域,所述凸条部的顶部由该顶部区域形成,所述凹条部的底部由该底部区域形成,所述侧部区域的纤维密度比所述顶部区域的纤维密度和所述底部区域的纤维密度的任一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17 JP 2014-212403;2014.10.17 JP 2014-21240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形成肌肤抵接面的透液性的正面片、背面片和介于该两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片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条状的凸条部和凹条部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而成的凹凸构造的无纺布,在所述凹条部与邻接的下侧片接合,所述无纺布至少以高延伸度纤维为原料,所述下侧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纤维的集合体,所述凸条部在所述无纺布与所述下侧片之间具有中空构造,所述无纺布具有顶部区域、底部区域和位于该两者之间的侧部区域,所述凸条部的顶部由该顶部区域形成,所述凹条部的底部由该底部区域形成,所述侧部区域的纤维密度比所述顶部区域的纤维密度和所述底部区域的纤维密度的任一者都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具有所述凹凸构造。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吸收性物品从其正面片侧施加4g/cm2的负载的状态下,所述凸部能够维持其中空构造。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片与所述下侧片沿所述凸条部延伸的方向断续地接合。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至少长度方向中央区域,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比所述正面片的宽度和所述下侧片的宽度的任一者都窄,并且,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至少长度方向中央区域,所述吸收体的各侧缘为直线状,且与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凹条部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各侧缘呈组合了曲线而成的形状,所述吸收性物品在其长度方向前方区域和后方区域,各侧缘向宽度方向外侧呈凸状地弯曲,并且在长度方向中央区域,各侧缘向宽度方向内侧呈凸状地弯曲,由此在长度方向中央区域的宽度变得最窄。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周缘部所述正面片与所述背面片被接合,所述正面片在比所述周缘部靠内侧的整个区域具有所述凹凸构造。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吸收性物品从其正面片侧施加20g/cm2的负载的状态下,所述凸部能够维持其中空构造。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包含具有纤维直径彼此不同的大径部和小径部的纤维。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包括多个将其构成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接而形成的熔接部。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区域的纤维密度D13c相对于所述顶部区域的纤维密度D13a的比率D13c/D13a、或所述侧部区域的纤维密度D13c相对于所述底部区域的纤维密度D13b的比率D13c/D13a为0.15以上且0.9以下。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关注所述无纺布的构成纤维中的1根构成纤维时,该构成纤维在相邻的熔接部彼此之间具有被纤维直径较小的2个小径部夹着的纤维直径较大的大径部。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关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绘里香加藤隆弘石黑健司中野康宏牧野绫子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